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为爱写了十年情书,却在年仅33岁,娶妻2年后不幸病逝
Ring | 日期:2017-03-02  来源:阅读时间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朱生豪是谁,但是看到这些,他用尽所有爱写下的情书,我想你会喜欢他,这个十年如一日,给自己爱人写情书的诗人兼翻译家。

  1  

1912年2月2日是个好日子,因为朱生豪出生了。他的家不过一个普通商人之家,但很幸福,家教甚好,从小朱生豪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但可怜的是,他10岁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了,他在世上唯一的母亲去世。然而这还不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噩耗,因为两年后,他的父亲也离世,徒留他们兄妹几人孤零零在这世间。

孤儿这个词,来得太快太突然,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但是生活依然要继续,自此,他们兄妹几人唯有寄养在姑姑家。

家庭的悲剧没有浇灭朱生豪的求学之火,他继续在学业上奋发向上。

1929年,朱生豪中学毕业,拿着丰厚的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辅修英文。

大学时候,朱生豪继续发挥他的学霸精神,在学校里绽放才华。他还进入了学校诗歌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之江诗社”,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才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欣赏。

尘埃始终无法掩盖才华的光芒,朱生豪的才子之路走的很顺畅。

而也是这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爱了一辈子的人,宋清如。

宋清如乃民国一代奇女子,虽前有孟小冬林微因,后有张爱玲,但一点遮蔽不了她作为新一代民国才女的光芒。

对朱生豪来说,1911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这年把宋清如带到了这个世界。

宋清如出生于地主之家,现在有块地的人过的都不会太差,那年更是如此。

她是正宗的白富美,自幼在学习上就比别人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从小就被家里人送入私塾读书,这对当时仍处于封建保守时期的中国来说,实属不易,到了青年时期则进入了苏州女子师范中学。

她酷爱文学,在学校里除了《三字经》《古文观止》等传统书籍,宋清如还主动阅读如《聊斋志异》一类的课外书。也是这时候,逐渐养成了她骨子里的读书情结。

她中学毕业,家里人就已准备好嫁妆,让她嫁入早为她定好的人家。但这可是受学校“新思潮”影响的宋清如,怎么会接受包办婚姻。她向家里人抗议,她说,她宁可不要嫁妆,也要继续读书。

这才是宋清如的魅力所在,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什么。传统教育女子应该相夫教子,告诉她读书对她而言就是一种浪费。但她不服,她有自己的理想,即使不被世俗所理解,她也会坚持下去。

最后家人妥协,让她寻找更高的学业,也是更广阔的天空。

宋清如就是这样一个潇洒不羁的女子。正因为她的不妥协,才得以摆脱包办婚约的束缚,实现继续学习的愿望。

不得不说,朱生豪和宋清如是绝配,一样的面对生活的各种障碍,但他们都一样的不屈服,如果有一人在某一时刻妥协了,也许他们最终无法相遇,更无法相知相爱。

爱情,有时候由天决定,但更多时候,由自己决定。

  2  

终于获得自由的宋清如,进入了之江大学。因为出色的才华,顺理成章进入了之江诗社。那时候,朱生豪早已是他们诗社出名的才子,而宋清如也以她不拘一格的新诗体在社里独树一帜。

诗社里,同学大都比较擅长作古诗词,但宋清如偏偏喜欢作新体诗,她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宝塔诗”作为参加诗社活动的见面礼。最终,这首诗传到了朱生豪手里,但他只微微一笑,没有其他表示。

作为新人入社,自己的新体诗被社里的大才子观摩,宋清如只觉得掌心冒汗。然而没想到,3天之后,这位大才子竟写了3首新体诗,请宋清如指教。

宋清如自然回礼,才子佳人相互切磋,你来我往,逐渐萌生了感情,自此开启了他们10年的爱情长跑。

我们不讲门当户对的时候,也还是讲才华登对的,才子佳人,才会惺惺相惜,你应当不会听到浪子泼妇惺惺相惜的。

1933年朱生豪毕业,去了上海就职,而宋清如则继续在杭州完成学业。离别时候,朱生豪将自己耗时1年才完成的3首《鹧鸪天》送给宋清如,一切情义尽在诗词中。

他们分别的9年,正是从朱生豪毕业开始。因为宋清如毕业后,并没有到上海,而是辗转各地任教,开始她一生的教师生涯。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微信,长年异地的两人,恋情只能靠飘摇的书信维持着。

本以为,这段恋情,会在轻飘飘的信纸里越来越轻,但朱生豪,愣是把情书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让这段,即使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相隔千里的感情,也变得那么的可爱。

他喜欢写直接的情书给宋清如,一点没有掩饰地表达自己对她的爱。

“我实在喜欢你那一身的诗劲儿,我爱你像爱一首诗一样。”

“风和日暖,令人永远活下去。世上一切算得什么,只要有你。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有时候的他,还特别的孩子气。

“要是你真比我大,那么我从今后每年长两岁,总会追及你。”

还有时候,宋清如的信没有及时送来,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今天中午气得吃了三碗,肚子胀得很,放了工还要去狠狠吃东西,谁教宋清如不给我信。”

“你的来信如同续命汤一样,今天算是活转过来了。 ”

“我卜了一下,明天后天都仍然无信,顶早星期四,顶迟要下个星期五才会有信,这不要把我急死吗? ”

他尤为喜欢用各种各样不同的称呼唤宋清如。例如,阿姊、傻丫头、青女、无比的好人、宝贝、小弟弟、小鬼头儿、昨夜的梦、宋神经、小妹妹、哥儿、清如我儿、女皇陛下。

估计宋清如看到这些称呼,想哭的心都有了。但看到朱生豪的落款,她又会把哭心收回。

因为,朱生豪这么给自己署名:你脚下的蚂蚁、伤心的保罗、快乐的亨利、丑小鸭、吃笔者、阿弥陀佛、综合牛津字典、和尚、绝望者、蚯蚓、老鼠、堂吉诃德、罗马教皇、魔鬼的叔父、哺乳类脊椎动物之一、臭灰鸭蛋、牛魔王。

恋爱中的人纯真的像个孩子,用这句话形容朱生豪一点不过分。

异地从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时间溜走的时候,也带走了彼此的激情。而朱生豪,却用540多封情书,来给他的爱情保鲜,也映证了那句,异地不可怕,可怕的是异地没文化。情书,可是异地恋最好的助攻,朱生豪早已掌握了这个真理。

  3  

爱情长跑终于结束在1942年,在家人和朋友的催促之下,朱生豪和宋清如在上海结婚了。

婚后,朱生豪继续完成莎士比亚的翻译工作,而宋清如则回归当全职主妇,操持家务,顺带协助朱生豪的翻译工作。

本来以为才子佳人的婚后生活依然浪漫,但没有,宋清如说他们的日子是“他译莎,我做饭”,再平凡不过的夫妻生活。但对他们而言,过得依然有滋有味。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儿子朱尚刚出生了。然而这时,朱生豪常年疲劳病倒了。因为长时间超负荷进行翻译工作,加上饮食缺乏营养,朱生豪身体日渐虚弱,被诊断出肺结核。

这个突来的病,对这对成婚不过1年的年轻的夫妻,是个巨大的噩耗。我们都希望最终朱生豪的病治好,将他们美丽的爱情延续下去。然而,世界对他们太残忍。

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病逝。那年,宋清如33岁,他们不过成婚2年,他们的儿子刚满周岁。

宋清如心如刀割,但生活并没有同情她这个,遭受丧夫之痛的寡妇。她往后的日子,唯有依靠丈夫没有译完的莎士比亚剧集,以及他们年幼的儿子撑下去。

她花了5年多的时间翻译朱生豪未来得及完成的莎士比亚,只想圆了爱人的梦想。可惜,最终翻译稿没能出版,就被战火烧的一干二净。这终究是一个遗憾。

但对朱生豪和宋清如来说,他们的爱情,已经圆满了。虽没有相守一生,但在他们生的日子里,他们珍惜着每时每刻。

爱情最怕的是终有一天变得无味,变得不再像初遇时那么有趣,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尚不懂得为爱情保鲜。

但朱生豪懂,所以他以奇奇怪怪的爱称呼唤宋清如,他用心底的句子不同的形式对宋清如表达自己的爱,他愿意用各类专有的署名展现不同的自己。他活着的每一天,他们的爱情永远都像初恋一样。

这大概是我所能理解的,最可爱的爱情。(微信公众号/围炉夜读,ID/weiluyedu_,文/炉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深情才子之朱生豪:和你,我有做不完的梦,写不完的诗
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生性木讷,给老婆写十年情诗却肉麻到让人脸红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和宋清如的苦恋
朱生豪与宋清如:他用这种特殊方式战胜九年异地恋,最终却败给它
《情书》③|一生只做两件事:翻译莎士比亚和爱一个人
她的爱情都在308封情书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