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这是最令人惊叹的野生生物摄影集之一

荒野之歌

荒野之歌

  • 作者:[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Rosamund Kidman Cox)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7 年 8 月
  • 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军。迄今为止,这项比赛已经举办了52届,目的是“为...

    本书简介

    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冠军。迄今为止,这项比赛已经举办了52届,目的是“为了鼓励野生生物摄影师们的工作,加强野生生物摄影的声望”以及“希望通过让大众的人群关心动物,关心自然保护这个重要的话题,最终使这些奖项能够惠及动物本身”。每一章都展示一位自然摄影大师的十张代表作,配有文字讲述他的拍摄手法、灵感来源和拍摄目的。摄影师撰写的图片说明阐释这些照片对摄影师的重要意义,揭露作品背后的故事。

城市

看!这是最令人惊叹的野生生物摄影集之一

曾梦龙昨天

伟大的自然影像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刻骨铭心的。它们可以成为美丽、奇迹和快乐的深厚源泉。这一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国际顶级自然生态摄影赛事,汇集了全球最优秀的野生生物摄影作品——这些影像告诉我们如何感受和对待自然。——英国生物学家大卫·爱登堡爵士

作者简介: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Rosamund Kidman Cox)是一位专注于野生生物和环境问题的编辑和作家。她在《BBC野生动物》杂志担任编辑已有 24 年,从 1981 年以来一直是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评委。

译者简介:

钱卫, 2011 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传播学方向),曾在翻译公司担任策划编辑部主任助理,后成为自由图书翻译,与他人协同翻译《疯狂行为学》《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与不被眷顾的人生握手言和》等书籍。

书籍摘录:

前 言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Rosamund Kidman Cox)

作品收录于本书的摄影师有三个共同点。他们都以荒野和野生物种为终生拍摄对象;都曾获得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冠军;都对他们的艺术事业满怀热忱。其中一些人已成为传奇,另一些则是新生代大师,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非常尊重自己的拍摄对象,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

这十位摄影师各自从自己的作品中亲自挑选了十张作为代表作。也许人们会说,很多同样优秀的自然摄影师也在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获过奖——不过,本书中的十位大师的作品横跨三十年,遍及各个国家,展现了对自然界不同角度的观察。其中有些人经历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杂志纪实摄影的全盛期,那时,有天赋的摄影师可以从《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等杂志获得资助。现在,摄影师必须自给自足。尽管如今的摄影器材远胜于胶片时代,但它们毕竟只是工具。知识与经验,视野与热情,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些摄影师看来,在野外紧张地等待、耐心地观察、了解光线与动物的习性、探索如何把握拍照时机,比任何正规教育带给他们的收获都要多。但他们同样也表示,老一辈摄影家的倾囊相授,以及书刊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摄影家和画家——同样会让他们得到启发。

被光追逐,第十天,1987 年摄于明尼苏达州伊利的“边界水域”;尼康 F3 , 20 毫米镜头,光圈 F8 ,快门速度 1/125 秒,富士负片。摄影师: 吉姆·勃兰登伯格

本书中的照片,有一半是用胶片拍摄的。当时摄影对象的选择范围因胶片感光度和相机技术而受到限制。数码时代对自然摄影的影响比对其他领域的影响都要大。尤其是水下摄影,摄影师再也不必每拍三十六张照片就浮出水面换胶卷了。数码相机的拍摄速度让摄影师可以捕捉到以前的摄影中不曾拍过的动作,数字传感器则使在最昏暗的环境下拍照成为可能。拍摄成果即时可见,也是技术上的一种解放。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许多用胶片拍摄的照片仍是最美也最令人难忘的。

十位大师中有些人可称为是“自然界的街头摄影师”,更专注于表现瞬间的力量;有些人试图将某时某地的情绪凝练于作品中;还有些人寻求作品绘画般的呈现。他们大多用作品来讲故事或传达思想。他们的重要作品是真正的艺术杰作,而非插图。然而在艺术摄影界,关注自然并从自然汲取灵感的摄影师很少能得到应有的认可。

不过,对这些因崇敬自然而产生拍照热情的摄影师来说,真正的奖赏在于,他们的作品凭借美与创造性,比任何其他类型的摄影更能推动这个世界的改变。它们能展示自然界遭到的破坏,挖掘人性的价值,促使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物种。对摄影来说,那才是真正的力量。

来自:亚马逊

吉姆·勃兰登伯格(节选)

吉姆·勃兰登伯格以“用相机描绘自然之美”来形容自己对摄影的热情与追求。他的艺术理念在于将照片凝缩为一段段私密故事,传递某个物种或某个地方充满野性的精神。这种能力让他成为一代摄影师的启发者,而他在欧洲造成的影响,甚至比在他的祖国美国还要大。

他获得过许多官方荣誉,包括 1988 年的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冠军、两次美国国家摄影记者协会(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Association)的年度杂志摄影师奖、世界新闻摄影奖(World Press Photo)、北美自然摄影师协会(North American Nature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的终身成就奖,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世界成就奖。但他不是一个喜欢受到瞩目的摄影师,而是更乐意独自工作,投身于荒野之中。

吉姆在明尼苏达州的高草草原上长大,把草原无边的旷野视作自己真正的课堂。他十五岁时拍下第一张野生生物的照片—— 一只草原狐的肖像,用的虽然只是价值三美元的塑料相机,但他接近拍摄对象的技巧已相当纯熟。

他发现了“用相机捕捉野生动物的姿态带来的魔力与神秘感”,将其视为一种启示。作为一个腼腆的男孩,他还发现摄影提供了“一种用来表达自我的视觉语言”。

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没有专攻摄影,而是主修艺术和艺术史(后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吸收从法国印象派画家到日本大师的绘画风格。他为当地一家报纸担任摄影记者,同时一直为自己而拍照。“我不断设想一个未遭人类侵犯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口还没有这么多,人类的破坏力也没有这么强。我试图在每张照片中都展现这个世界。”他卖给《国家地理》的第一批照片,拍的是他心爱的大草原。这些照片让他在 1978 年被该刊聘用。

吉姆·勃兰登伯格

在明尼苏达州童话般的“北方森林”里度过的暑假,是对吉姆的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另一段童年经历。他在这段时期萌生了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在有狼群和其他野生生命栖居的野外,以小木屋为家。后来他在雷文伍德实现了这个梦想,过去三十年间他以此地为家,在此拍摄了无数照片。他被狼深深吸引住了。“如果一块土地原始到足以容纳狼群,那么它也能够容纳人类的精神。”但在早年,他只拍下七张野生灰狼的照片,其中只有一张令他满意。

对高纬度北极地区冬季冰原上的白狼的拍摄,使他成了著名摄影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埃尔斯米尔岛上耗时六个月,历经三个季节,为《国家地理》拍出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后来在其获奖摄影集《白狼》(White Wolf )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吉姆称为他“最重要的报道”。这些照片不但空前精彩,且很难被复制。他还参与制作了《国家地理》与英国广播公司合拍的影片《白狼》, 1995 年于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

后来出版的另一本畅销书《狼兄弟》(Brother Wolf ),对灰狼,尤其是他在北方森林的居所附近的狼群进行了有力的报道。但是,名誉与声望的负累,以及多年来《国家地理》的繁重任务,燃尽了他对新闻摄影的热情。他厌倦了周游世界的摄影生活,于 1994 年隐退到雷文伍德的避难所——明尼苏达州森林里那梦想中的小木屋。这次隐退开启了一趟新的艺术之旅。

来自:亚马逊

相机赋予了他一种沉浸于自然之中的手段。为了找回作品中的灵魂,他决定每天只拍一张照片,不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在秋分到冬至的九十天里,只为自己拍照。在这段过程中,“有种东西让我得到了净化,”他说,“那是一种非常、非常有力的东西。”这些照片一直躺在抽屉里,直到一位《国家地理》的编辑来拜访他,试图交给他一份任务时发现它们,并将其带回华盛顿。结果造就了该刊创刊以来篇幅最长的报道,并出版成《被光追逐》(Chased by the Light )一书。他决定再次改变生活——继续通过摄影寻求更富哲学意味与更单纯的快乐,探索自然的乐趣与奥妙。他的下一本摄影集《寻找夏天》(Looking for the Summer )也得以出版。

吉姆的摄影生涯已超过半个世纪,他仍在自己的环境中创造与革新,渴望“传递自己的见闻”。高草草原的故事,他始终在讲述——讲述它的美好、丰饶和退化。1999年,他和妻子朱迪共同创办了勃兰登堡草原基金会,围造出上千英亩的“连天草原”(Touchthe Sky Prairie),拓展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领域。他在家乡美术馆出售照片获得的收入均被用来教育人们认识草原,以及促进草原的恢复。“命运待我不薄”,他说。现在,看到他的艺术能够回馈自然对他的赠予,着实令人欣慰。

如今,他在欧洲的工作越来越多。他在通过新的拍摄对象和新的文化遗产保持新鲜感,继续寻找用相机描绘自然的新方式。

来自:亚马逊

神奇沼泽上的燕鸥

那天北达科他州的草原上刮着大风,让人心神不宁。当时还是中午,我知道光线不适合拍照,就留在车上吃三明治。我望向沼泽,看着乌燕鸥在摇摆的芦苇上方盘旋,心想要是有台电影摄影机就好了。我把镜头探出车窗随意拍了几张,就继续上路了,没再多想。看到成片时,我喜出望外。这样的状况不太常见,照片呈现出来的样子与我记忆中的并不相符。当时我的摄影生涯刚刚起步,我把这张照片和其他一些在草原上拍摄的照片拿到《国家地理》,告诉他们我的故事。他们的反应相当平淡:“知道了,我们会联系你的。”于是我前往纽约,向《奥杜邦》(Audubon )展示了这张照片。他们将其刊登在杂志封面上。后来我接到《国家地理》的电话,他们想在报道中留用这张照片。这是我第一次与美国最大的两份杂志打交道,境地有些尴尬。这张照片虽然已在《奥杜邦》上刊登,但《国家地理》仍然令人感激地给了我第一次与之合作的机会。

1975 年摄于美国北达科他州;尼康 F2 , 640 毫米路华仕镜头,光圈 F11 ,快门速度 1/250 秒,柯达克罗姆 64 反转片

狼兄弟

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改变了我职业生涯的两张照片之一。但那只是一次非常短暂的相遇。我离自己的小屋不远,静悄悄地走在雪松林中。我完全不晓得这头狼盯了我多久,只知道刚看见它,它就消失了。我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是否拍下了那个瞬间,因为我只瞥到它一眼。看到成片后我心想,有意思,然后就把它放回了黄箱子里。但不知不觉中,我越来越喜欢它了。这张照片道出了狼的神秘莫测和不可思议,让人回味无穷。它引领我拍摄了向狼致敬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还促使我回到了北方的森林。雷文伍德是我的家,也是我的避难所,了解其周围荒野上的狼群,对我来说是长达三十年的个人挑战。这些狼难以捉摸,时常无影无踪,但它们总能接纳我的存在。所以猎狼在明尼苏达州重新合法化之后,我心烦意乱。如今它们会被射杀,恰恰是由于它们接纳人类的品质,这令我心碎。

1986 年摄于明尼苏达州雷文伍德;尼康 F3 , 300 毫米镜头,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250 秒,柯达克罗姆 64 反转片

沙丘剑羚

这次拍摄花了我三个星期。那是摄影师接受委托任务的黄金年代。我在去纳米比亚之前就设想过这张照片的样子。这些剑羚行踪不定,我期待有一只能在戏剧性的光线中站立于它们的舞台上,也就是巨大的沙丘上面。我为了这张照片可算煞费苦心。我事先找好了一个理想的地点——在我的拍摄生涯中,这种办法通常不会奏效。我很少能拍出符合自己事先想象的照片。不是光线不对,就是动物提前离开,或是时间不够用。我最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在来回奔波的路上拍摄的。这次《国家地理》交给我的任务,是我鲜少参与的与自然无关的报道。我被送往纳米比亚拍摄那里的独立战争。但我实在不能无视当地的奇观。一天下午,一切条件都具备了——光线、拍摄主体及构图。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

1987 年摄于纳米比亚纳米布沙漠;尼康 F3 , 80-

200 毫米镜头,光圈 F8 ,快门速度 1/125 秒,柯达克

罗姆 64 反转片

雪狼

晚冬清冷的阳光洒在结冰的海面上,勾勒出白狼的身影,令冰山的大部分处于暗蓝色的阴影中。这可能是自然向我展示过的最别致的构图。连冰面的纹路都是那么完美:大地如龟裂一般的图案,先是由夏天的风吹日晒雕凿,继而在冬日覆满冰雪。当时是三月,太阳升起仅一周时间。我使用的长焦镜头需要充足的光线,但太阳的位置过低,阳光太弱,我只好冒险在狂风中降低快门速度。当时还特别冷,我拍照时胶卷在相机里裂开了。更换相机与胶卷的过程中,我设法让一些底片变得模糊些。有时我回过头来看这张照片,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真把它拍下来了。

1986 年摄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尼康 F3 ,300 毫

米镜头,光圈 F8 ,快门速度 1/125 秒,柯达克罗姆

 64 反转片

白狼之跃

这些北极狼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天堂般的地方。这是我的代表作。我和这些狼在一起度过了三个夏天。这次报道过后,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更好的作品了——它从神秘感、个人体验、摄影成就的高度和开创性的角度来讲均是不可企及的。自那以后我确实没再拍过更棒的作品。那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是完美的。当时天寒地冻,干燥的雪在脚下吱吱作响。但出于热爱,这都不算什么。我跟随着在海滩觅食的狼群,时间大概在凌晨两三点钟,不过极昼的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上。狼群的雄性领袖巴斯特(Buster)——我以自己父亲的名字为它命名——像往常一样率领着狼群,在水边游荡。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拍到了。它在眨眼之间就从一块冰跳到了另一块冰上面。不过,正是这张照片打动了《国家地理》的摄影编辑,让我得以讲述这些狼的故事(我原本接受的任务是拍摄一次北极探险)。这是第二张改变了我职业生涯的照片。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我在拍到《狼兄弟》后一个月之内拍摄的。我在看片台上看到成片时,简直难以相信。每当重看这张照片,我都有些伤感。我和这些狼共同生活过,它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可如今,它们都已不在世了。

1986 年摄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尼康 F3 ,光圈 F8 ,快门速度 1/500 秒,柯达克罗姆 64 反转片


题图和文内摄影图均由出版社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测试题
、 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 - 龙之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摄影知识等级测试第二季【子曰无风摄影学院出品】
自然微距摄影: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
☆2015剧情冒险片 《狼图腾》抢先首发
曝光三剑客:光圈、快门、ISO,到底要先招呼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