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实说话,采用算法排序的社交产品价值更大

@阑夕:

Instagram应该是最后一个在信息流里抛弃时间排序、采用算法排序的社交产品,不过那也是2016年的事情了。

尽管几乎所有用户——无论是在哪个平台——都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打乱时间线的做法,认为这样会让自己遗漏好友的内容、或是发出的内容更难被人看到,但是数据证明恰好相反。

在Instagram启用算法排序之前,用户会错过超过50%的关注内容,因为他们在线的时间并不能和内容生产的频率达到对称,如果按照时间排序,那些距离它使用App的时间相对较远的内容,很难得到曝光,而下拉刷新——而非无限往下浏览——又成为信息流产品的主流交互模式。

所以在采取算法排序两年之后,Instagram公布了它的改善成果:新的机制让用户错过的内容降低到了10%以内。

当然,这种数据的变化和收益,普通用户仍然无法直观的感知,所以现在批评Instagram「被Facebook带坏」的声音还是广受认同。

同时公布的还有Instagram对算法排序的因素考虑,用户是否会优先看到一条内容,取决于他和内容之间的兴趣匹配、和发布时间的接近程度、和生产作者的互动关系以及使用App的时长等等。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用户是沉默的——没有向平台输送太多的点赞、评论等数据——且每天使用Instagram的时间只有短短5分钟,那么其实他就基本上很难体验到时间排序的作用,系统拉取到前面的内容呈现,一定是他关注列表里互动数据最好的那一批,因为平台判断不了他的喜好,只能依赖热门指向,也就是优先给你看其他人都喜欢的内容。

换句话说,沉默——或者说静态——类型的用户是被社交媒体讨厌的对象,而他们的使用体验也是最差的,你如果拒绝通过产生数据(点赞、转发、评论)告诉平台你喜欢什么,那么平台就无法照顾你的偏好,如果你认为自己错过了重要的内容,不是应该抱怨平台怎么乱改时间线,而是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让平台知道你喜欢哪个博主。

上面一段,是事实判断,不是价值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博文章
社交媒体新趋势:人工编辑精选好内容
深访160多位Marketers:2019网红营销的11大挑战
微信,全面“今日头条化”?
UGC与算法| 2017行业产品FEED流产品设计,我如何落地UGC信息流?
上市一年的Twitter 还在挣扎止损,微博模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