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爱霸王龙?
Brian Switek 发表于  昨天11:02

(李子李子短信/译,Ent/校)很少有人会质疑霸王龙在恐龙界的地位,我们不分年龄、不分年代地喜爱着它。它出现在学术期刊、古生物画廊、《侏罗纪》系列电影,几乎是恐龙形象的终极代言。

用内华达大学科学历史学家简·戴维森(Jane Davidson)的话来说:“如果你提起‘恐龙’二字,我敢打赌,大部分人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就是霸王龙的形象。”就连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标本“霸王苏”(Sue the T. rex)在推特上都有4万多个粉丝。

Sue the T. rex。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从血盆大口到尾巴尖,霸王龙全身都称得上是动物界的极致。它生活在6800-6600万年前的北美西部,现今从加拿大南部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宽广地带。以及,它真的非常大:它是它的科里最大的动物,成年龙的体型能达到12米长,足足9吨重。它有力的下颌一口下去足以让别的恐龙骨头碎裂。以及,基于骨骼解剖学和肌肉量的推算,霸王龙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27km/h,可能还能更快,尽管对于这一点学者们还有争议。

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为什么霸王龙从一开始就让我们如此着迷,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回到霸王龙被发现的20世纪初期去一探究竟。霸王龙虽然以王之名,但实际上是我们将它选作了王。

早在古生物学家们真正认识霸王龙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它留下的踪迹。 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探险队们就不断带回孤立的牙齿和骨头,而这些后来被证明是霸王龙的遗骸。那时候,人们对于恐龙的探索还只是初级阶段,人们所知的只有几种恐龙,每一个新发现不仅能揭示一个新物种,还有发现一整个科的潜力;从这些散乱的牙齿和骨头里,仿佛能依稀看到凶猛动物的痕迹。

真正的爆发终于到来了——1900年、1902年,著名的化石猎人巴纳姆·布朗(Barnum Brown)挖掘出霸王龙的两具化石骨骼,终于揭示出了这一庞然大物真正的风采。随后,古生物学家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paleontologist 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05年给予了它们正式描述。

最初,人们是有点困惑的。 奥斯本给第一个头骨起了一个拉风的名,叫“帝王动力龙”(Dynamosaurus imperiosus),甚至他想象中的霸王龙的样子还不小心带上了甲龙的甲;而给了第二个保存更好的骨骼后来霸王龙的名字(Tyrannosaurus rex)。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后续的一篇报告中称,这两种骨骼应该都是霸王龙的。

第一具不太完整的骨架后来被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得到,你今天仍然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它。而更好的那一具骨架,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恐龙大厅里重新组装,标本名称“AMNH 5027”。几十年之后,名恐龙“苏”(Sue),“斯坦”(Stan),“简”(Jane),“霸龙汪克尔”(the Wankel Rex)等相继被发现,但那时候,AMNH 5027成了当时的恐龙中最有名的,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复制品。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AMNH 5027。图片来源:Wikipedia

为什么? 霸王龙发现的时候,比已发现的任何其他肉食性恐龙都要大得多(它现在是否仍然是白垩纪的霸主,还有很多争议)。此外,与其他掠食性恐龙以及其它大多数恐龙出土的骨骼相比,头两个霸王龙的骨骼保留得相对完整。关键是,在这两个优势之上,奥斯本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推销高手,将霸王龙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亨利·奥斯本是一位出色的宣传家,”戴维森说。这位古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在想着搞一票大的;有一次他甚至考虑过,在一个场景中同时安装两个霸王龙原装骨骼,正前面再放一具尸体。 这个想法后来没有采用,最后的方案是只放了那一个更完好的霸王龙骨架。本地的媒体立即投来了关注的目光,纽约时报声称这个恐龙是“古代的角斗士”,而那时候,人们才刚把霸王龙的臀部和腿部安装好。

奥斯本手里有化石,有设施,有资金,以及来自新闻界的关注,把霸王龙打造成了一个明星。马里兰大学古生物学家、霸王龙专家托马斯·霍尔茨是这么认为的。霸王龙甚至作为反派,出现在了1918年的电影《沉睡山的幽灵》(The Ghost of Slumber Mountain)里,这也是最早的恐龙电影之一。霸王龙这个名字,无疑也是它魅力的一部分,特别是署名 Tyrannosaurus 来自 Tyrant(暴君),而 rex 则是君主的意思,“暴君蜥蜴之王,这个命名简直是天才之举。”戴维森说。简单、直接又形象,你眼前那副骨架立刻就丰满而凶猛起来。

《沉睡山的幽灵》电影海报。图片来源:MovieArt

但人们对霸王龙过于熟悉,可能会掩盖它真实的一面。“如果霸王龙在过去的20年左右被发现的话,我们(古生物学家)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奇怪或特殊的恐龙。”霍尔兹说。与霸王龙头骨的尺寸相比,它的牙齿又大又很厚,头骨又长又宽,眼睛周围的波状起伏比亲缘物种更加突出。尽管霸王龙是代表整个恐龙家族的旗手,但霸王龙本身却是同类中最特殊的。

尽管如此,霸王龙堪称恐龙界的大使,人们发掘出了超过50套骨骼(尽管并不完整),了解了它的方方面面,发表的论文摞起来比霸王龙本龙还要高。“但名气是有代价的,”霍尔兹说。关于霸王龙有着大量的文献记载,这给我们了一个并不准确的印象:我们好像已经很了解它了。但实际上,这还根本只是皮毛。换句话说,用霍尔兹的说法,“霸王龙已经成为脊椎古生物学的果蝇”——几乎任何你能想到的关于白垩纪的问题,都能拿它做衡量标准——但是它本身是否是最好的研究对象呢?

霸王龙也容易引起争议。上世纪90年代初,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Jack Horner)提出,霸王龙只食腐,而不真的捕猎。此言一出,其他专家和公众的强烈抗议,比恐龙大片上映的阵仗还要大。(有证据表明,霸王龙像大多数现生的食肉动物一样,既有捕猎、也有食腐,真正的问题是,霸王龙的饮食里,食腐到底占多大份额。)

一份2016年的学术会议报告认为,包括霸王龙等恐龙长着丰满的嘴唇,覆盖了它们的牙齿,这个消息激发了霸王龙粉丝之间的争论。托马斯·卡尔(Thomas Carr)和他的同事对同属的另一种暴龙的描述中显示,它们长着类似于鳄鱼一样的面孔,牙齿暴露在外面。此后不久,201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霸王龙长了一身鳞片,而之前则有人认为霸王龙的身体至少有一部分是被一种原始羽毛状的东西覆盖,这两拨人又吵了起来。更不用提一场激烈而旷日持久的争论了:同一个栖息地的一副较小的标本是不是应该被重新命名为“小霸王龙”(Nanotyrannus)。(剧透:不应该。)

对某一种事物的超高关注,也并不是古生物学领域特有的。任何流行的、成为文化标志的东西,都会有这种趋势,遵循80/20规则——也就是说,大约80%的效果由20%的原因引发。在戴维森的另一个领域艺术史里,她这么说:“如果你找到一幅新的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作品,或者声称是新的达芬奇作品,会比你发现又一幅大卫·特尼尔斯二世的作品更受关注。”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霸王龙。人们会更多地关注霸王龙,哪怕是关于霸王龙知识的微小修正,而不太关心类似圆顶龙(Camarasaurus)或其它没有文化意义的恐龙。

《侏罗纪世界2》电影剧照。图片来源:Universal Pictures

自奥斯本将霸王龙推向公众以来,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人们认识中的霸王龙一直在不断改变着。关于这个物种(以及恐龙整体)的新观点,构建出了一整套关于霸王龙的不同描述,从拖沓着尾巴的懒惰生物,到覆盖着绒毛、精力旺盛的超级捕食者。刚上映的《侏罗纪世界2》里面的霸王龙,按照1993年的标准来看是准确的,但依旧需要一些更新升级——这也说明,我们对这些古老化石的看法,也随着时代不断更新升级。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研究霸王龙的人们依然难以抗拒霸王龙的吸引力。“从三岁开始,霸王龙就是我最喜欢的恐龙,一直到现在也没变。”霍尔兹说,“一开始,我喜欢它只是因为很酷炫,字面意义上的。但渐渐地,我开始更多地了解到解剖学、生物学,以及科学的本质,让我以新的方式欣赏这个物种。”霸王龙吸引着我们追求智慧和知识的大脑,也吸引着我们内心原初的灵魂,以及,用霍尔兹自己的话说,这个物种像一首隽永的诗歌一般,从始至终地让他着迷。

想想看吧,“在壮丽生态中的巨大捕猎者,在大火与黑暗中湮灭——谁会不喜欢呢?”(编辑:Ent)

编译来源

Smithsonian, How We Elected T. rex to Be Our Tyrant Lizard Ki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仰天咆啸!关于暴龙的身世又是如何?
科学家发现恐龙的骨骼处于终身生长状态
没有验孕棒,我们也能知道暴龙妈妈怀孕了!
最古老侏罗纪恐龙化石找到:霸王龙祖先
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5000万只霸王龙,人类将会遭遇什么灾难?
食物链主宰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