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数字化,是有关未来,我唯一忧虑的事”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今天的文稿来自36氪音频节目《十分好读》,十分钟精准拆解,带你读懂一本好书。这次要推荐的这本书,是来自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科幻小说集——《人之彼岸》。

《人之彼岸》这本科幻小说集里,收录了郝景芳的六篇短篇作品,这六篇故事的主角都是人与AI,在故事的外衣下,这些看似荒诞的文字还是会见缝插针的戳中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引起我们更深远的思考,那就是,在和AI隔岸而望咫尺相隔的如今,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接纳AI,而在智能产品一统天下的未来,人类又该怎么看待自己?那么,就让我们一边摘取书中的一个故事,一边思考自己的答案吧。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叫做《永生医院》,故事的主人公叫钱睿,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他也被繁忙的工作牵绊,并且自认为问心无愧地忽略了对父母的陪伴,直到有一天,母亲毫无预兆的病危,钱睿明白时间不等人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不过因为小说的背景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还有的选,那就是把母亲送到一家据说可以治疗绝症的“妙手医院”去。

对病人家属来说,如果知道有一家医院可以治疗自己的亲人,那么放弃这个机会不亚于亲手用刀子捅死了病人,于是钱睿的母亲理所当然也入院接受了治疗,不过让突然孝心爆棚的钱睿不能接受的是,这家医院不允许任何探视,监管非常严密。只能和心事重重的父亲坐在家里干等消息,让钱睿十分沮丧,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情况下,他盯上了医院的无人送货车,于是偷偷藏在车底下,终于进入了医院内部,见到了形容枯槁毫无生气的母亲。

看到母亲惨白的脸时,钱睿其实心里多少已经有了点数,那就是这次,自己真的要失去她了。钱睿不敢告诉父亲自己经常潜入医院看望母亲的事,独自承受着煎熬,这话该怎么告诉父亲呢?毕竟父亲坚信着妙手医院会还他一个健康的妻子,最近已经在积极做着欢迎妻子病愈出院的准备。但是纸包不住火,眼看着母亲奄奄一息,再一次从医院回来的钱睿想,也许真的是时候要和父亲谈谈母亲的后事了。然而回到家,他却看到了不该出现在家里的人——一个健康的母亲。

这不可能,毕竟一个小时前,他还在医院里陪着病床上毫无生气的母亲忏悔自己的疏忽,如果医院里躺着的是真正的母亲的话,现在面色红润,言谈举止都一般无二的人又是谁?钱睿虽然不敢贸然揭穿,但是心里却疑云密布。

不愿被蒙在鼓里的钱睿找到了私家侦探白鹤,要求白鹤彻查这件事,而白鹤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披着神秘外衣的妙手医院,居然在私底下做培育克隆人的勾当,而自己真正的母亲,早就被推进了焚化炉。现在的母亲,只是一个有着母亲记忆的人造人。

在调查中,医院终于坦白了真相,那就是他们会对原本病人的大脑进行复制粘贴,再将原本的神经元连接模式转化为程序,连接到新躯体的大脑上,这样,新的大脑不仅存在以前的记忆,还能继续按照原来的大脑模式生长,相当于一个人的基因和大脑全部被保留下来,只是换了新的健康躯体,这就是他们能够起死回生的秘密。

钱睿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伦理问题:这具身体的每一个分子都不是原来的母亲,那这个人还是自己的母亲吗?但这个人又拥有和母亲完全一样的基因,记忆和大脑,这个人难道就不是自己的母亲了吗?

这是个艰难的诘问,然而故事还没有完,因为接下来,医院还告诉了钱睿更让他难以接受的真相,那就是,自己在七岁的时候遭遇了事故,在垂危之际也被送到了妙手医院,他自己本身,也是妙手医院的克隆人。现在他要么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怎么接受自己的母亲了,他要面对的问题还有,怎么接受自己,在培养皿中诞生的“钱睿”,还是“钱睿”吗?

这其实是很多科学家担心过的危机,那就是在不远的未来,AI 会逐渐变得人类化,而人类也会逐渐数字化,智能化,人工化,那么到时候,我们该怎么看待自己呢,我们到底是大自然造的人,还是人类造的产品呢?这其中的道德伦理,公序良俗,又都该何去何从呢?于是,在书本的最后,郝景芳附上了两篇“非科幻思考”,从一个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解答了疑惑:

对于未来,我并不太担心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全面对抗,也不担心人类文明受到根本威胁,但是我担心人类越来越不重视自身的情感化特征,将自己的一切都划归到数字世界,将自己彻底数字化。

人类彻底数字化是指用数字生活代表一切。彻底数字化的一个特征是认为人的一切可以用他的数据记录代表,认为人心只不过就是数字世界中的点赞和购买记录。如果是那样将不是人工智能像人,而是人像人工智能。我们不是数据分析工具,我们是具有血肉躯体的人。具身认知和身体疗愈是这些年在心理学领域兴起的概念,身体对大脑的意义越来越被重视。

大脑是一座城堡,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不仅有“思考”的屋顶,还有从身体感受到情感系统的整个坚实的建筑。彻底数字化往往让我们忽略面对面相处,忽略眼神沟通,忽略泪水、忽略身体的拥抱、忽略失败的痛苦。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智能系统的一部分,最珍贵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再能通过眼神交流,不再懂得数据之外的感情,不认为人生有比利益优化更重要的意义,不再感受得到伟大艺术家给人传递的震撼,那我们也就称不上是万物之灵,而是把这个位置拱手让人了。没有任何物种能毁灭我们的精神世界,除非我们自己放弃。

这是有关未来我唯一忧虑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院对联(三)
人类被支配的恐惧越来越近了?人工智能“读心术”又有新突破
人类大脑的智慧可能都来自于一个基本演算法
人工智能界的“最强大脑”畅谈AI未来之路
靠着这三个原则,洛克菲勒捡回了一条命,然后建立了一个帝国!
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