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金之路”开拓亚洲西段古代贸易

历史唯物主义者3小时前

历史学家认为,人类和青金石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 6,500 多年以前。 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时期,青金石被视为珍宝。 青金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生动细腻的颜色。青金石和其他蓝色宝石(例如蓝宝石和土耳其石)一样受到珍爱。

青金石在阿富汗巴达克山省Koksha Valley的开采历史悠久。在阿富汗的巴达克山的青金石产地已有6000年的开发历史。 从公元6世纪末到7世纪就开始被作为蓝色颜料。另外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维苏威火山、缅甸、加拿大以及美国亦有产出。

化学式为(Na,Ca)8[(S,Cl,SO4,OH)2|(Al6Si6O24)],颜色呈现深蓝色到蓝绿色。

  早王朝时期(约前2900—前2350年)是苏美尔城邦分裂与争霸的阶段,这些政治因素影响了青金之路的走向。早王朝前期(约公元前2900—前2750年),两河流域与阿富汗的青金石贸易暂时中断,仅有这一时期的基什遗址出土了少量青金石念珠。

  大概在早王朝中期(约公元前2750—前2600年)即乌鲁克第一王朝时期,青金石贸易才得以恢复。据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描述,该王朝第二位国王恩美卡与伊朗的阿拉塔国王达成协议,阿拉塔作为青金之路中转站,重新将阿富汗的青金石运抵两河流域。到早王朝晚期(约前2600—前2350年),青金石贸易遍及乌尔、基什、迪亚拉河流域以及叙利亚的马瑞等地。1922—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Leonard Woolley)主持发掘了乌尔王陵,出土大量青金石物件,例如,“扶树公羊”高约45厘米,黄金制成的两只前脚扶在一棵生命树,公羊的角、背上的毛都用青金石制成,眼睛里面镶嵌青金石珠子;“乌尔军标”是一块长方形石板,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正反两面分别刻画了“战争”与“和平”场景,以镶嵌的青金石作为蓝色背景;“牛头竖琴”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著名的乐器,牛的眼睛里镶嵌着青金石,牛的头毛和胡须也用青金石制成。此外,乌尔王陵还出土了大量青金石滚印、念珠和各种镶嵌着青金石的首饰珠宝。

  可见,早王朝时期尤其是晚期,青金石贸易颇为繁荣,两河流域对青金石的需求日益增长,说明当地显贵对这种来自异域的宝石情有独钟,体现了青金石在两河流域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海上“青金之路”由兴转衰

  公元前2334年,萨尔贡建立阿卡德王朝,定都阿卡德城,两河流域的政治中心由南部转向中部和北部,青金石贸易也随之从南部转向北部,尤其集中在阿卡德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这一时期,南部乌尔遗址出土的青金石物件明显减少。但是,随着乌尔第三王朝(约前2112—前2004年)的建立,两河流域南部的青金石贸易再次繁荣,出土的乌尔第三王朝经济文献记载了大量相关术语。

  大概自早王朝晚期起,青金之路除途经伊朗高原的陆路贸易外,还开通了从印度河流域经印度洋、波斯湾到两河流域南部的海上国际贸易。在公元前3千纪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文献中,经常出现三个外国地名:狄勒蒙(今巴林岛境内)、马干(今阿曼境内)和麦鲁哈(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或印度古吉拉特邦境内)。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首先被运到印度河流域的麦鲁哈,然后经马干、狄勒蒙,最终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可见,公元前3千纪,青金之路总体可分为两大商路:一是北路(陆路),从阿富汗经伊朗高原到达两河流域;二是南路(水路),从阿富汗先到印度河流域,然后经印度洋到波斯湾,最终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然而,随着公元前18世纪中叶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突然衰亡,南路的海上贸易告以中止。青金之路仅余北路(陆路)一线,一直延续至新巴比伦王朝时期(前626—前539年)。

  玉石文化与青金文化共辉映

  在加喜特巴比伦王朝时期(前1595—前1155年),青金石是重要的王室礼物,国王或将其赐给大臣,或作为国礼赠送给埃及法老。比如,公元前14世纪埃及的阿马尔那书信有青金石从两河流域运抵埃及的大量记载。米坦尼(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国王图什拉塔曾经把大量镶嵌着青金石的黄金珠宝赠送给埃及法老,有时甚至赠送青金石原料。此外,据赫梯王室书信记载,巴比伦当时是重要的青金石贸易中心。

  富有阶层对青金石的垂爱使得青金石贸易利润惊人,不过,开采、加工和运输青金石十分艰难,费时费力。公元前2千纪下半叶,出现了人工仿制青金石,俗称“蓝玻璃”。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文献将天然的青金石称为“来自山上的青金石”, 人工仿制的青金石则被称为“来自窑炉(烧炼)的青金石”。人造玻璃虽然在品质与色泽等方面不如天然青金石,但成本小、价格低,可以满足中下层人的需求。阿富汗距离两河流域有3000多公里路程,在古代进行长途运输十分危险,且成本很高。因此,两河流域的许多青金石不是通过商业贸易得来,而是来自于战利品和外邦进贡。据新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萨尔三世和阿萨尔哈东的王铭记载,伊朗中西部的米底部落曾经向亚述进贡青金石,米底的青金石则来自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

  波斯帝国时期(前550—前330年),波斯成为青金石贸易中心,青金之路与著名的波斯王路(波斯御道)重合。波斯帝国将之前的国际贸易变为帝国内部的地区贸易,通过青金之路加强了各地区的贸易文化交流。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沟通古老东方文明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西段路线与之前的波斯王路及青金之路相重合,东段则对应于更早的玉石之路。古代中华文明的玉石文化与两河流域的青金文化一道,成为古代东亚与西亚文化交流的灿烂花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河流域的艺术
古老商路沟通中亚与西亚
欧阳晓莉评《从“上海”到下海》︱从周边贸易看两河流域
上古时期东地中海世界的商路分布与贸易活动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1-5集)解说词
丝绸之路艺术(35)阿富汗佛教遗址及雕像(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