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派出国前,公司问我“你怎么看待生离死别”

领英LinkedIn · 3小时前

选择去驻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海外经历也许不只是职业生涯的一笔,它还有可能影响整个职业发展路径。

本文来自LinkedIn(领英),作者 Wenjing Yang。

这是Louis到墨西哥的第四个月,去年12月,他作为滴滴外卖业务部门派到海外开城的员工之一,来到了这个陌生却又给他许多惊喜的国度。

回想起刚来墨西哥的时候,因为英语基础欠佳,每次因为听不懂、道不出而跟自己生闷气的时候,他都会回忆起决定接受外派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将外卖这项业务在海外从0-1、1-10、10-100完整走一遍。想到这里,他又燃起了士气。

本科毕业后,Louis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做外卖业务的运营工作,在国内也和团队一起开过新城市,但这一次,他想挑战的是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和陌生的环境下,从零开始去试错、去打磨一个业务模式,最终将这一业务模式走通并做出规模。

(📷:Louis拍摄于滴滴墨西哥办公室楼顶。Louis说:“墨西哥没有特别多的高楼大厦,累的时候站在楼顶上,俯瞰整个墨西哥城,不好的心情一下就调整过来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选择“出海”,海外岗位不再是外企独有,像Louis所在这类海外岗位正进入职场人的视野。根据领英最新发布的《2019年顶尖公司排行榜》,在上榜的10家本土互联网公司中,几乎每一家在海外都有布局,有的甚至将“出海”放在了战略位置上。

以榜单上最具代表性的“出海”企业华为为例,根据该公司最新发布的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7年底,其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本地聘用的员工总数超过3.5万人,按照平均本地化率约70%计算,华为外派海外的员工数量约为1.5万人。

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经历的人才也是众多企业追捧的对象。根据领英中国总编辑Nolan Chen顶尖公司榜单制作过程中的人才流向观察,早一批从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毕业”的资深员工,正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争抢。如今,本土公司出海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岗位,虽然项目运营机制相比跨国企业还有待进一步打磨,但它也日渐成为了职场人的选项之一。

外派在外人看来是一项“肥差”。考虑到员工要放弃国内稳定的生活、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打拼,设有海外岗位的公司一般会给出大大高于国内和当地平均水平的薪资福利,以吸引优秀人才驻外。

但海外岗位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如果把企业“出海”看做一场开疆拓土的战役,被派出去的多半都是精兵悍将,在前线先安营扎寨,再因地制宜、制定策略,打好头阵。这也意味着,无论你以前战功如何显赫,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在这里更像是在从头开始创业。”

“在这里更像是在从头开始创业”,Louis这样形容他在墨西哥的工作。“进入新市场你不一定很了解它,比如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发展空间、市场规模等等,你要了解当地人怎么想的,应该从什么角度去接近他们,之前在这上面大概出现过哪些坑,你要避免再次遇到,这都需要你对业务有深入的理解。”

在Louis面试这一岗位时,对业务模型的理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面试官的考察重点。除此之外还包括语言能力、未来规划等。

京东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领英编辑采访时也表示,该公司派去驻外的人员以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层及以上干部居多。绩效好、个人有意向的员工是重点考虑对象,因为外派不仅时间长,一般以年为单位,在当地往往还会面临各类难以预料的挑战,如果外派者不能适应近乎于创业的节奏和环境,会很难坚持下去。

“当你不了解这个文化的时候,没有人抓着你来给你介绍。”

除业务能力外,海外岗位对沟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海外市场开拓者,工作的重点就是协调同步两边工作进展:如何确保总公司充分了解当地的不同策略和打法,如何在地方上获得总公司各方面的支持,这一切都需要外派员工来发挥“中间人”作用。

小米印度分公司工作的Tony将这一特殊位置的职责总结为“bridging the gap”,负责市场工作的他对接过当地客户,做过campaign,也协调过产品发布,跨文化沟通的工作无处不在。在与本地员工合作或带领本地团队时,如何在尊重对方文化的同时找到高效合作的舒适区,是这一岗位普遍面临的挑战。

Tony提到印度当地工作方式带来的冲突。印度很崇尚的一种工作理念——JUGGAAD。大意是在完全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情况下,作出的替代性解决方法,印度人将它看做是意外创新的源泉。但这种“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心态让他们对“意外”的容忍度较高,前期工作比较随性,这一点曾让Tony身边不少中国同事感到“抓狂”,一些人甚至因此离职。

“当你不了解这个文化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抓住你来给介绍,需要你自己去问,去交朋友,了解这边工作方式和业务模式,”Tony说。

Tony将这段经历称为在“磨练心性”。他说,在不同文化碰撞时,很多时候需要改变看事情的角度,在决定接受外派岗位前,要清楚自己包容的“底线”在哪里,充分考虑和一个国家文化的契合度和匹配度,包括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工作方式等。

“当你选择去外派时,一些很原始的东西很重要,好奇心就是其中一个。”

对文化的包容和适应还体现在生活上。远离家人和朋友,寂寞孤独的感受在异国他乡总是会被无限放大。人们常常用“好山好水好无聊”来戏称海外生活,如果不能随意而安,很难乐在其中。

“当你选择去外派时,一些很原始的东西很重要,好奇心就是其中一个”,曾在宝洁拥有10年外派工龄的Jun Dong这样总结道。在被外派新加坡、瑞士、日本等5个国家或地区时,她总是让自己尽情去探索,去到一个地方就去学习当地语言,结交当地朋友,体验当地活动,比如在瑞士滑雪,在日本探索美食等。为自己安排的生活如此丰富,让她在结束外派后发出了“外派生活不要太好”的感叹。

“你决定接受外派,你就要be open-minded去接受挑战,出去之后就要放松心态,get the best out of it!”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去到经济较发达、文化生活较丰富的国家。根据海外派遣管理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CA国际亚洲地区总监Lee Quane介绍,海外生存环境差和社会安全问题是外派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职场人在考虑外派机会时,到达地区的宜居程度、长短期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成本差异是需重点考虑的因素。

“选择出去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你对于去非洲怎么看?你对于生离死别怎么看?”曾在华为南太平洋大区驻扎三年的Alex回想起当年面试官问他的这两个问题仍心有余悸。当他完整地将这些告诉家人时,家人并不支持。

在华为,海外岗位被视为最拼命岗位。员工在接受海外岗offer时必须要勾选的两个选项是“服从全球分配”和“放弃带薪年休假”,后者又被称为“奋斗者协议”。由于假期少,外派人员可能会在家庭需要时无法抽身,或面临跟自己的伴侣和孩子长期分开的情况。虽然华为鼓励家属“随军”,但如果是外派去艰苦地区,或是子弹横飞的战乱地区,员工也不能不考虑把家人留在国内。

(📷:华为驻东南亚员工Paul拍摄于一次出差途中。本科毕业后直接入职海外岗位的他三年内仅回过四次家,也基本跟国内朋友断了联系。他说:“总体来说不后悔,但代价确实有点大。”)

当然,为了鼓励员工接受海外岗位,不少公司,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公司会给出优渥的家属补助条件,除每月经济补贴外,还包括让员工子女入读当地国际学校等。但举家搬迁的风险也不可忽视,由于在海外工作强度大、稳定性差,如果外派人员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职,就会面临夫妻两人都失业的情况。

归属感和安全感缺失也是外派人员常需面对的情况。在得知公司希望将自己外派到更偏远的一个国家后,已经漂泊三年的Alex毅然决然裸辞回国,回国后他选择加入腾讯在家乡武汉的分公司,回到家人身边。

“当你的经历和视野被极大地丰富的时候,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都会被扩大,可能这是你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尽管在海外吃了不少苦,但在回国后,Alex仍然很感激在海外的那三年。华为的海外销售岗位的经历,让他更像一名具有企业家思维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领导者,知道如何将一家公司盘活运营起来,能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

Jun Dong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宝洁外派的十年时间里,她从亚太市场做到欧美市场,做过快消品牌市场,也尝试过奢侈品品牌营销。这段跨越两大洲、五个地区的经历使她迅速成长为日渐国际化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争抢的对象。结束十年海外工作后,她入职阿里巴巴,成为天猫国际大客户总经理,主要负责世界500强公司生意在天猫国际的落地和加速。

海外岗位也是创业者的学校。纪源资本(GGV Capital)管理合伙人Hans Tung曾在该公司播客“996”中提到,从华为和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海外岗位中,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他们对于当地市场的深入认知和本地化运营经验,以及在这一岗位上思维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当你的经历和视野被极大地丰富的时候,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都会被扩大,可能这是你之前完全没想到的”,Jun Dong如是说。

“很多人担心外派后在国内的曝光度不够,会影响晋升速度,短期内可能确实存在这个问题”,Jun Dong说。“但我的建议是,不要在意眼前一点点的得失,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从9-10年的视角去看,你仍然在最快的晋升通道上。”

“人生需要运作,决定驻外前要做好人生长远规划。”

外派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可能错过的机会成本有哪些?这是考虑外派机会时常常被忽略的问题。

因为外派错失其他机会的人不在少数,但不同的人有不同解读。曾在宝洁大中华区任职的Jennifer Tang,在外派新加坡亚洲总部的第二年,被告知如果立即回到大中华区就可以提前升职,这比原计划快了两年。在权衡之后,她仍然选择留在新加坡继续锻炼自己,并在外派快结束前在当地得到晋升,并最终转为本地员工。

“关键是你要想清楚pros and cons,你要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是在自己的国家积累更多经验,还是去海外挑战不同市场”,Jennifer Tang说。“如果你长远打算就是要迅速晋升,那么留在国内可能更快。”

“从个人成长来说,如果你不确定未来要在哪里发展,出来走一走总比在国内待着强,你见识得越多,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Louis说,在国内纷纷裁员,竞争越来越激烈之际,不妨看一看海外的机会。“只要你有能力,价值还是可以匹配的。”这正是即将去阿根廷驻外的王帅选择驻外的重要原因。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几年,她发现自己并不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带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她辞去国企工作,辗转国内几个城市,最终在29岁这年决定接受在阿根廷的海外岗位。

“现在中国的企业往外走的多,不太流行去外企,我也想抓住这个机会,给自己职业生涯添一笔。”

当然,海外经历也许不只是职业生涯的一笔,它还有可能影响整个职业发展路径。这或许意味着未来你可能会不断被要求驻外,或从事的岗位都和跨文化有关,从更实际的角度来看,如果驻外后回国,极有可能面临显著的薪水落差……

外派之后下一站在哪里?在我们采访的人中,有的选择继续去另一国家驻外,有的跳槽去外派国家的其他公司,有人开始创业,大部分回国入职互联网公司,还有的正等待下一个机会……

LinkedIn(领英)是拥有超5亿用户的全球职场社交平台,致力于连接全球职场人士,并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欢迎到领英获取知识洞察、打造个人品牌、拓展人脉网络、寻找职场新机遇。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升职的人就是你
我,在华为的工厂工作8年,透露能够享受怎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很多人走不上领导岗位,就是不知道这四个潜规则!
职场上:公司逼迫员工离职,并且不赔偿的四大阴招,不可不防!
任庆为聊:领导如果想赶你走的话,会发出这3种信号,混职场尽量早知道
这些工作经验,市场是不大认可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