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大山人画中鱼虫鸟兽为何爱“翻白眼”?

朱耷,字号 " 八大山人 ",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朱权的九世孙,清初画坛 " 四僧 " 之一。他的画作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点,而最引人注目的,非 " 白眼 " 莫属。他画中的鱼虫鸟兽,全部在翻白眼,而且还翻得各有特色,有的抻着脖子半闭眼睛,有的低头鄙视,有的侧头瞟眼,有的傲视,有的漠视 ……

在八大山人的画作中,鱼虫鸟兽等小动物为何都这般高冷?频繁 " 翻白眼 " 的背后又有何深意?4 月 15 日,记者就此与 " 介冈八大山人研究会 "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饶国平,进行了深度对话。

抒发国破家亡的心境

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其笔下的鱼和鸟也是艺术史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对后世绘画影响甚为深远。令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笔下的鱼虫鸟兽皆是一幅 " 白眼向天 " 的倔犟神态,似乎意有所指,由此引起了后人数百年无休无止的讨论和分析。

例如,《孔雀竹石图》中,两只孔雀丝毫没有寻常画家笔下的美丽典雅与雍容华贵,而是正瞪着惊恐的眼睛窥视上方,仿佛致命的危险正要袭来,随时准备落荒而逃。《孤禽图》中的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表现出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

在八大山人的画作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么,为何他的画作里面,总是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白眼呢?很多观点认为,这需要从 1644 年说起。1644 年,是大明朝的耻辱之年。这一年,崇祯皇帝上吊而死,明朝彻底亡了;这一年,也是八大山人悲苦一生的开端。

八大山人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朱权的九世孙,其祖父朱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在当时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擅画山水花鸟,也曾名震画坛。生长在这样的书画之家,朱耷从小耳濡目染,八岁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山水。作为皇室宗亲,如果没有明朝没有灭亡,朱耷的一生也许会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安稳度日。

但 1644 年的那场山河之变,让一切都终止了。年仅 19 岁的八大山人相继迎来山河改姓、父亲病逝、妻子去世的变故。顺治五年,八大山人出家为僧。此后大半生,朱耷隐姓更名,在寺庙道院里藏身,将内心完全寄托在书画上。然而,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他画家那样直抒胸臆。

于是,在他缘物抒情的画作中,频繁出现 " 翻白眼 " 的鱼虫鸟兽,以此抒发对命运的不满,表达对清王朝的不屑,反映自己坚毅的个性。

隐藏 " 从哪来 "" 到哪去 " 的秘密

" 创作,本身就是作者自我的内心情绪情感的表现。" 饶国平研究分析认为,惨遭家国之变的八大山人,在作品透露出愤世嫉俗与遗民之情不足为怪了。但是," 白眼向天 " 并不止是王子的倔强,还有多重深意。

鱼虫鸟兽 " 翻白眼 ",隐藏了八大山人 " 从哪里来 " 和 " 到哪里去 " 的深意。饶国平告诉记者,八大山人朱氏江西宁藩宗谱就是《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宁藩子孙世居南昌府,祖籍盱眙。据史料记载," 朱氏盱眙始祖明太祖元璋 " ,其祖根在江苏盱眙。盱,本义 " 睁大眼睛、睁开眼睛向上看 ";眙,本义 " 直视、瞪 "。

鱼虫鸟兽 " 翻白眼 ",表明八大山人在出家、佯疯、还俗、颠沛流离中,始终不忘祖根,以及对朱氏明王朝的怀念。关于这一点,还有佐证。上海博物馆藏八大山人《花果册》里面的其中一幅《芋头》,看起来有点像一条向左下方游动的鱼。日本金冈酉三藏《杂画册》之三《鱼》,看上去,像鱼,又像芋头。芋——鱼——盱,取谐音之意,八大山人是有所指的。在《个山杂画册》也有其《题画芋》诗一首:欧阜明月湖,鬼载盈仓箱。仓箱似蹲鸱,读易休为王。蹲鸱,即芋头的别称,即画中所绘之物。

颠沛流离中的八大山人,曾多次在抚河附近居住,如南昌县介冈灯社鹤林寺、南昌潮王洲 " 寤歌草堂 "(抚河最北端)。值得注意的是,抚河上游被广昌人称为 " 旴江 ",广昌县城所在地就是 " 旴江镇 "。而南丰以下称为 " 盱江 ",盱水过南城在临川南与汝水交汇,再经过临川汇合宜黄水(临水)向北而去,通常以 " 旴 / 盱水 " 代指整条抚河。

据饶国平分析,鱼虫鸟兽 " 翻白眼 ",或还与八大山人曾在永丰睦冈寓居三年有关。睦字拆开为 " 目 " 和 " 坴 "。其中," 目 " 指目光、视线。此外,与 " 睦 " 还与 " 目 " 谐音。《永丰县志》卷三十九记载,八大山人者,明季室室也,后隐姓名自署八大山人,寓永丰睦冈下程秀才礽馆于其家三年,使其子直方受业。

八大山人为何会在永丰睦冈程家寓居?据饶国平考证,永丰程家和八大山人家族有深厚的渊源。据《永丰县志》记载,明宗室弋阳王女曾嫁到永丰程家,为邑庠生程沆之妻。

暗表对茅麓山壮士们的敬仰

采访中,饶国平还告诉记者,对于八大山人画中鱼虫鸟兽 " 翻白眼 ",他还有一个新的发现。" 睦 " 的本意有和好、亲近、相互高看对方、彼此敬仰等意思。八大山人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其画中鱼虫鸟兽 " 翻白眼 ",原来被认为充满倔强之气的理解是片面的,它还有敬仰的意思。

" 睦 " 既然有 " 敬仰 " 的意思,那么,八大山人的 " 白眼 " 到底敬仰谁呢?饶国平告诉记者,这就不得不提到 " 睦州 "(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东)。古睦州北面的兴山县西北,有一个叫 " 茅麓山 " 地方,曾是明末农民军夔东十三家和清军的最后决战所。茅麓山战役被许多专家视为南明史的结束。

康熙三年,清政府集中川、楚、秦三省清军和满洲八旗兵,共十万大军围攻。最后时刻,茅麓山主将李来亨事先妥善安排了老母的生路,与妻、子等全家人扑向熊熊烈火,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千秋正气歌。茅麓山战役之后,大陆上最后一块抗清基地被摧毁,只剩下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余部。至此,清初以来,坚持 20 年的农民军抗清斗争基本结束。

隐身于永丰 " 睦冈 " 的八大山人,是否会触名生情想起睦州?内心深处是否对茅麓山壮士们无比的敬仰?有人说八大山人离权力中心很远了,不能附加太多的政治在他身上,可是,不管他愿意与否,都打上了朱氏没落皇族的烙印。

饶国平也认为,作为大明朱氏后裔,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不可能不关注。在《个山小像》上饶宇朴跋文上那个鲜红的 " 西江弋阳王孙 " 印便是明证。

" 白眼 " 还有 " 敬天 " 之意

" 睦 " 与 " 穆 " 同音。" 昭穆制度 " 是宗庙制度之一,八大山人曾在西山父亲坟前守孝,对这套制度肯定也是熟悉的。在饶国平看来,八大山人以 " 睦 "(目)朝天,有 " 敬天 " 意思,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大明的思念。

" 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很多人可能走进了一个误区,即神化八大山人,而轻视了对八大山人 " 人性 " 的研究。" 饶国平告诉记者,八大山人喜欢画 " 白眼向天 ",很多人认为这是表达他孤独寂寞。而事实上。八大山人一点都不寂寞,从《个山小像》中的众多跋文作者就能得知,他的朋友五湖四海,释道儒皆有,是那个时候的 " 交际达人 "。

从八大山人的人性出发,不难发现他爱画 " 白眼 " 的本意并不是怼人,而是 " 敬天 "。纵览八大山人的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蹲下来观察,扑伏在地面仰头望的视角。几乎找不到他站高俯视的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对此,饶国平认为,因为八大山人把自己比作毛芋、蹲鸱,姿态低得不能再低了。这就是他 " 人性 " 的一面,也是他粉丝众多的原因。

采访最后,饶国平也坦言,即便是八大山人亲近的朋友,也只能获得他少量的作品。所以,很难参破八大山人留在心底的密码。而 300 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八大山人的作品不断被发现、被拍卖、被研究,人们反而有机会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使破译成为可能。他相信,随着文化交流和更多资料的发现,理解和欣赏八大山人艺术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文 /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 实习生杨雯青

编辑:吴雅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用一个白眼翻出了八千万
那幅价值6000多万的“翻白眼”的鸟 到底长啥样?
明画家八大山人:不愿委身清朝,只好让笔下鸟兽一起翻白眼
【鱼虫鸟兽】
八大山人传世作品惊现大大的白眼
慧·见(第32期):一头翻白眼的“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