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年曾国祥,和他的成名史

撰文:阿蒙

不出所料,《少年的你》越战越勇。以质量论,确实有底气挺直腰板,接下赞誉。
 
周冬雨、易烊千玺、校园霸凌、高考等话题热火朝天,不少观众也不忘夸导演曾国祥,但立场出奇一致:原来他就是曾国祥啊。

 
此时,他好像才首次成名,才让人想起他是将周冬雨和马思纯推上影后宝座的《七月与安生》导演,想起他是《志明与春娇》里余春娇的弟弟,或者《前度》里阿娇的前男友的兄弟……
 
然而入行至今,40岁的曾国祥已在电影圈奋斗近二十个年头了。
 
曾国祥出身,毋需赘言,只消一句:父亲曾志伟,姐姐曾宝仪。进演艺圈,怎么看都是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可偏偏事与愿违,挫败,才是曾国祥找到未来的“垫脚石”。
 
01
老爸
  
1979年11月8日,曾志伟的第二任妻子生下曾国祥。
 
身为家中长子,理应备受呵护,但为养妻活儿,曾志伟跟麦嘉、石天、黄百鸣、施南生、徐克和泰迪罗宾结为“新艺城七怪”,开始没日没夜拍电影、想剧本、运营公司的日子。

“新艺城七怪”施南生、黄百鸣、曾志伟、麦嘉、石天、徐克、泰迪罗宾(从左至右)

 
曾志伟通常晚上11点去公司开会,第二天早8点才回家睡觉。
 
幼年时,曾国祥对父亲的感受竟来自床:父亲开工后,他就到父亲床上去睡;等父亲回来,母亲只能把曾国祥抱回自己房间睡。
 
亲生父子,寥寥交集。

珍贵的稀有合照
 
再长大点,父亲仍晚出早归,好在有了弟弟曾国犹。可两兄弟一见父亲回来,就沉默回房。

因为当时曾志伟导演、编剧、演员和主持都做,出门忙着“说话”,到家就寡言严肃起来。

曾国祥与弟弟曾国犹
 
有意无意,等做导演,曾国祥才通过电影表达他的感受,简称“压抑”。
 
虽然年少面对父亲,总显得“不自然”,但曾国祥仍把父亲视作偶像。到什么程度?读小学就被请家长,还是校长出马。等以为要被学校开除的曾志伟火急火燎赶来,校长却说了句让他不知生气还是欣慰的话:
 
我知道您儿子很喜欢您,但能不能请您提醒他,早上唱校歌时不要带同学唱《小生怕怕》?
 
《小生怕怕》是曾志伟力邀金马影帝谭咏麟合作的恐怖片,票房高达1393万港币,位居1982年香港票房榜第五名。
 
剧情十分少儿不宜:女主角先后克死三个老公,但前夫们变鬼后,竟主动戴绿帽子,给前妻物色命硬的老公,最后来个“一妻多夫”的美满结局。

 
曾志伟还请了特效化妆师汤姆·萨维尼(《活死人黎明》《弯刀》)操刀,拍出眼珠子掉落起火、嘴巴被拉得很大、矮子变身成巨型妖怪等画面,傲视华语影坛。

 
或许《小生怕怕》就这么扎根在年少的曾国祥心里,他也构思,甚至主演过不少重口味,又有现实主义隐喻的作品。

其中一个取名为《冥通银行大劫案》,俩警察跑到地府,调查“冥通银行”抢劫案,怀疑劫匪来自人间,甚至在地府“泡女鬼”。

 
“超现实主义黑色喜剧”,到现在还没拍,但挡不了曾国祥追求“重口味”,2015年,他主演了一部从头反转到尾的《老笠》。
 
走投无路的吊丝被一群鬼缠上,不惜做了场戏要上他的身,最后却对他集体嫌弃,反而让他在“绝望”里找到“希望”。


悲哀的小人物命运,以及头破血流也要“走出来”的渴望,多少延伸到了《少年的你》上。
 
《少年的你》呈现的残酷悲观,也跟曾国祥在《老笠》里听到的这段台词遥相呼应:
你印象中最红最有代表性的明星是谁?没错,是刘华。你小孩时称呼刘德华为华仔,到你已经是叔叔了,还是称呼华仔,华仔仍然是华仔,到今时今日仍然是电影里俊俏的主角,而你已从小孩变成了大人。

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娱乐圈,在第一线的人几十年都是第一线,而在十三四线的临时演员什么时候才能上位?到现在,你已经有小孩变成叔叔,不用多久,你就变成我这样绝望的无助老人。
如果陈念和小北不反抗,能确保他们不是这样的结局吗?所以,曾国祥已预先“演”过两人的另一面,但会有这样的共鸣,却又是因为父亲。
 
他说过,小时甚至抗拒看父亲主演的电影。
 
早在1982年,曾志伟执导的《最佳拍档》以2600万港币,创下最高卖座纪录,过半数香港人进戏院看了这部电影。若按通货膨胀,《最佳拍档》迄今仍是香港中外影片里观影人次最高的一部,连《阿凡达》《复仇者联盟4》都打破不了它的战绩。

 
按理说,曾志伟应该成为大导演,但他偏偏继续做喜剧演员,而且角色不是被欺负的小男人,就是有些猥琐的丑男人,怎能让儿子喜欢看他演戏?
 
物极必反。

7、8岁的曾国祥对父亲角色不满,逐渐倾心“型男电影”,最喜欢周润发或梁朝伟的电影,对他来说,这样的相貌、身高和气质,才能让他暂时忘记父亲的滑稽。
 
或许发现了这点,曾志伟干脆把周润发梁朝伟都“毁”了一遍。
 
1987年曾志伟担任策划的《小生梦惊魂》里,居然找发哥演大反派,一个知法犯法,还杀人灭口的邪恶警察,一改“小马哥”的潇洒豪爽。

 
1993年曾志伟担任老板的“UFO(电影人)制作公司”开拍《风尘三侠》,要梁朝伟扮光头。
 
这并非普通的秃子,而是梁朝伟在扮演自己的小弟弟……

 
或许梦想被“摧毁”的同时,曾国祥也明白了何为“形象颠覆”。

《少年的你》,“养成系流量明星”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不就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青春的伤痛,不就是把最渴望的东西都在自己眼前撕碎、毁掉么?
 
但还是姐姐想得更远。年少时,曾宝仪就写信给父亲,建议她演些“不一样”的角色,别都只是搞笑了。
 
曾志伟也记在心里,后来也果然有改变戏路的作品。只是没想到,有个人不仅有份改变他的戏路,更成为曾国祥在电影领域的启蒙老师。
 
02
启蒙
 
1987年,一部阵容放现在凑不齐,放当年脑洞奇大的港片诞生。

编剧是“墨镜王”王家卫,导演是被称为他“师父”的谭家明,男一曾志伟,女演员除了彼时青春逼人的李丽珍,还有大师导演李涵的女儿李殿朗,男二则是徐克。
 
徐克的角色本是曾志伟的老大,但老大入狱后,小弟居然“抢”了老大的女友,连片名都充满反讽,叫《最后胜利》....

 
何等“神片”暂且不论,但曾国祥肯定记得,它让父亲首次挑战了搞笑之外的小人物,还首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随着年龄增长,他更读懂王家卫在片中表达的主题,以及运用的元素。

《少年的你》人物关系的拉近或疏远,都别出心裁地透过监狱的“隔窗相望”传递情绪,当年王家卫已在《最后胜利》里实践过。

 
王家卫还凭《最后胜利》提名金像奖“最佳编剧”,他写出了人物之间最细致的情感关系。

曾志伟明知李丽珍是老大的女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跟她在一起,并拼尽全力保护她。就像陈念吻了小北,小北在路旁或身后保护陈念。
 
得知被带了绿帽子的徐克,出狱本来要杀掉曾志伟,却不忍心下手,也如黄觉和尹昉被陈念和小北的打动,最后都是“情”超越了一切。

 
当年,曾志伟并没怎么带曾国祥到片场玩,也没引导他往电影圈走,更别说给他介绍电影的“启蒙老师”,但冥冥之中,有电影在传递。
 
曾国祥说:“我最喜爱王家卫的电影,那时是王家卫在电影圈最活跃的年代,一直把我影响至今。”
 
“我看《春光乍泄》,知道原来华人导演也有一天能走进戛纳,得到最佳导演奖;我看P.T. Anderson的《Magnolia》,知道即使是一个才27岁的年轻导演,也能刻画人性如此么心么肺。不是说我也一定能行,而是这两个人告诉我,可以去做。”
 
年少之时,曾国祥未必想到自己会靠执导文艺片闯出一片天。
 
但到了《少年的你》,能感受到“文艺片大师”王家卫对他的影响:

用近景将焦点集中在演员的表情上,捕捉他们不同的情绪与周边的氛围;即使拍摄对话,也多通过特写,让演员对镜头“独白”,将性格和情感层层递进,更营造演员跟观众“对话”的效果;甚至延长演员的“独角戏”状态,让他们跟角色更加融合,加上不时蹦出的“金句”,就像跟观众讲一个让他们毕生难忘的故事。
 
王家卫讲的是爱情,曾国祥讲的是社会。

但可以说,如果父亲带给年少的曾国祥带来一种情感上的“若即若离”,王家卫就影响曾国祥将“若即若离”演变为电影主题。
 
03
师父
 
但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曾国祥10岁出头,随母亲与外婆到加拿大居住。
 
这时在香港,他的父亲曾志伟正在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而这个人后来又改变了他的命运。
 
1985年,曾志伟担任《龙兄虎弟》导演,开拍没多久,主演成龙意外重伤,曾志伟唯有先拍南斯拉夫的其他戏份。
 
当时以制片人身份,负责协调当地各种事宜的,是23岁的年轻人陈可辛。

 
曾志伟对陈可辛非常赏识,后来自己成立电影公司,就邀陈可辛加盟。对此,陈可辛也提出他的愿望:我想做导演。
 
曾志伟:先帮我做两年公司行政,我就让你做导演。
 
两年后,曾志伟让陈可辛开始从监制做起。到1991年,29岁的陈可辛终于得到机会,拍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
 
曾志伟担任主演,一改搞笑戏路,饰演一个对友情和爱情都很忠诚的小人物——“我这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爱上了大海,它让我不能脚踏实地。”尤其这句经典台词,很难想象出自这样一个谐星。

图源水印

 
1992年,远在加拿大的曾国祥得知,父亲凭《双城故事》拿到人生中第一个香港金像奖影帝,开始对父亲“改观”。还有导演陈可辛,也成为他记忆里一个重要的名字。
 
多年后,陈可辛担任《七月与安生》的监制。
 
这位过来人形容:我在他(曾国祥)旁边看他做导演,就像当年他爸在旁边看我第一天做导演一样。

 
有意无意,曾国祥也把《七月与安生》拍成“女性版”的《双城故事》。当年片中谭咏麟与曾志伟的深厚友情,再到张曼玉走入两人的世界,正是那个年代的七月、安生和家明。
 
而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曾国祥理解了何谓“灵魂伴侣”与“保护者”。陈可辛通过三个主角的关系,把彼此都刻画成世上的“孤独者”,继而找到互相依靠和支持的人,就此打破情感界限,上升到“共生”的意义,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七月与安生,陈念与小北,都是互相扶持,渴望“一起走出去”。正如《双城故事》占卜师对谭咏麟、曾志伟和张曼玉的感情描绘:
 
我看见你们三个和谐共处、相爱、永不分离,三个互相托付的灵魂。

 
1996年,又是陈可辛。

他执导的《甜蜜蜜》让曾志伟得到第一座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导演的魔力,真能改变一个连子女印象都曾“根深蒂固”的演员。

 
那年在加拿大,已经17岁,准备升大学的曾国祥喝大了,在一帮亲友面前大呼“我要做导演!”
 
21岁那年,曾国祥从多伦多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总括来说,这是一个“以社会变迁为背景,研究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十分冷门。
 
但就是这样一个专业,培养了曾国祥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少年的你》将教育、霸凌、执法者通通纳入表达,而不显失重。
 
但曾国祥进入电影业并不顺利。读书期间,父亲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说想做电影,父亲听罢,没有反应。曾国祥以为父亲不想自己入行。
 
毕业前一年,父亲又问,曾国祥的答案,还是电影。这次曾志伟的回答变了,“好,我会为你安排。”
 
回到香港,就把曾国祥介绍到陈可辛的电影公司工作。
 
对此,曾国祥一直颇有感触:“当时我有两个反应,一,原来他不反对我做电影,二,事隔这么多年,爸爸一直放在心中,因为他知道我真的喜欢电影,私下已经帮我与陈可辛沟通过了,又帮我安排了日后如何入行。”
 
但入行可不容易,刚进陈可辛公司,曾国祥从“阿四”做起,也就是打杂,吃住都在公司,工作是给其他职员跑腿、倒茶、送水、叫外卖、找资料。电影拍完,乖乖去等胶片冲印,然后跑遍香港,挨家影院送拷贝。
 
整整做了两年,陈可辛才开始让曾国祥接触电影,先让他做MV剪辑,2002年执导《三更之回家》,才第一次让曾国祥做场记。

《三更之回家》曾志伟、黎明
 
“我比别人幸运在,带我入行的是陈可辛。”
 
不知道曾国祥是否想起,当年陈可辛为了“导演梦”,也是用了两年时间,才得到父亲曾志伟给的机会。
 
作为华语影坛的一线导演,陈可辛是最好的榜样之一。
 
“我觉得陈可辛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和拍档许月珍的认真,制作电影每个细节每一关都亲力亲为。而拍戏现场,陈可辛最了不起的是特别会跟演员沟通,就在《回家》片场,我看着他在原丽淇耳边讲戏,说到哪一句希望有泪花,说到哪一句眼泪要滴下来。那3年里学到的,我至今受用。

那3年里我从不觉得辛苦、不觉得没有尽头,反而觉得要学的太多,时间不够用。”

到了《少年的你》,他差不多将一切所学融会贯通,依然有王家卫的影子,但更有自己凌厉逼人的视听风格。

拍摄内陆故事,延续了陈可辛超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但绝对是独立创作。 

父亲和姐姐的家族光环,似乎也在他的光芒万丈中稍稍褪色。


2004年,25岁的曾国祥第一次在父亲主持的《继续无敌奖门人》节目做嘉宾,算是首次公开跟大众见面。
 
当时在影圈资历还是“少年”的曾国祥,在某个背嘉宾走凹凸路的环节里,提出个“意外”的要求:
 
可不可以让爸爸背我?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被他背过。
 
结果,曾志伟真的将他背了起来走过一段。那个曾经只能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父亲形象,这时才真正鲜活起来。曾国祥还是幸运的,先明白了父亲,才明白了电影。

 
“入行这些年,不管去哪总会遇到有人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跟我说,想当年受到爸爸的恩惠或者帮助。”
 
少年的曾国祥,就这样开始,逐渐走到了今天。

幸运的是,此时面对《少年的你》这般佳绩,他的第一标签,终于不再是“曾志伟的儿子”。

10天后,曾国祥正式迈入人生的40岁。

或许,他不会再疑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祥,我不想拼爹
《少年的你》破13亿,导演封神:所有人生奇迹,都是苦行僧般的坚守
让周冬雨拿下影后的男人,从没拍过烂片,也不用拼爹是曾志伟了
《少年》导演曾国祥,正在掩盖老爹的光芒
“影二代”执导 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少年的你》火了 最大赢家不是易烊千玺而是他|少年的你|易烊千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