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不贴膘,吃货修炼指南

高老庄朱刚烈

多读书,少7小时前

文章来源丨商务印书馆

年关将近

北方的小伙伴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再 月半点 穿得厚一点

可能是这样的

不少人在冬季都会 贴上几斤膘 穿得多,看起来胖了点

可是又控制不了吃货的本性

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适宜冬季食用的特色果子

好吃不怕月半

美味的同时涨知识

山里红:我真的不是山楂

美味指数:★★★★

山里红

品相好的红果儿跟小乒乓球似的,

而且核小、籽少、果肉厚,外皮薄而光溜,

皮上金黄的斑点稀疏可见。

山里红上市是在冬天。堆放在冬日暖阳底下的果子摊上,透着耀眼的红色,让人立马想到一串串珠光宝气的冰糖葫芦,越想越馋人。或许还有人能联想起浪漫的山楂树吧?

山楂

个头儿小,核大,籽多,肉少,皮厚。

表皮上还有许多麻点儿,看上去也不觉得光滑

论真了说,山里红和山楂不是一回事。一般说的山楂个头儿小,核大,籽多,肉少,皮厚。表皮上还有许多麻点儿,看上去也不觉得光滑。这种果子酸得能让人倒牙,通常并不直接吃,主要用来入药。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吃过的山楂丸,再比如中药饮片中的焦三仙。山楂原本很便宜,所以也可以加工成零食给孩子吃着玩儿。最常见的是绛红色手指头粗的果丹皮,包在玻璃纸里,裹着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还有拇指盖大小的山楂片,粉红的,卖得很便宜。金贵的要数朱红的山楂糕,一块块状如凝脂,算得上是山楂食品家族里的上品。

蘸上冰糖后“咔嚓”一咬,微微的酸里裹着杀口的甜。

穿糖葫芦用的果子并不是通常说的山楂,而是比山楂大一圈的山里红。它是山楂和沙果嫁接的产物,北京人也叫它红果儿。品相好的红果儿跟小乒乓球似的,而且核小、籽少、果肉厚,外皮薄而光溜,皮上金黄的斑点稀疏可见。红果儿生吃起来口感比山楂味儿正,蘸上冰糖后“咔嚓”一咬,微微的酸里裹着杀口的甜。

糖葫芦,广受人们的喜爱

红果儿不仅能做糖葫芦,还能做炒红果儿,那可是地道的京味儿甜品。选用肉质发艮的果子洗净,加上冰糖放进清水里熬。掌握好火候慢慢地焅(读音 ku),让红果儿润味儿可又不至于崩裂,直焅得水分将尽,留下少量红亮的汤汁包裹着殷红的果子,像是一颗颗艳丽诱人的玛瑙。晾凉之后吃那裹着浆汁的果子,酸甜满口,怎不叫人舌底生津,神清气顺?顺便说一下,这熬红果为什么叫 “炒”呢?因为在满语里把吃食熬出浓汁叫作“炒”,而非过油翻炒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很多人不得其解的北京小吃“炒肝儿”,也是这么个来由。

海棠果:你以为我只是颜值高吗

美味指数:★★★

海棠花

春天的海棠赏花。含苞时点点深红,花开后颜色淡红,即便是要谢了,也如“隔宿粉妆”,依然有韵味。秋后的海棠看果。时光让满树圆溜溜的小果子由青变黄,又渐渐染上了一抹红晕。天凉了,果子也成了通红的小灯笼,一串一串地垂挂在枝杈间。仔细观察,小红灯笼上还真有八条淡淡的棱子,透着骨力劲儿。

小果子由青变黄,又渐渐染上了一抹红晕。

海棠果好看,但若真打下几颗尝尝,却未见得好吃,咬起来艮硬,酸里还带些苦涩。所以海棠熟了通常并不急着摘,而是索性等它完全熟得发紫,噼里啪啦掉在地面上,落得一片海棠红,再捡起来装进藤筐放在院犄角儿存着。

冻海棠

紫红的里皮上就会挂了一层淡淡的白霜,

果子里面已经变成了瓷瓷实实的冰疙瘩。

海棠耐放,一直等到天入了九,西北风一呲晾,紫红的里皮上就会挂了一层淡淡的白霜,果子里面已经变成了瓷瓷实实的冰疙瘩。这就是著名的冻海棠。经过这么一冻,海棠的苦涩全无,还凝练出了独特的果香。老北京的干果铺里一到冬天就少不了冻海棠,而且还把它和炒得焦香的半空儿花生,冻得邦邦硬的大柿子一起趣称为“岁寒三友”。

海棠果

要想吃冻海棠,自然不能直接上嘴啃,那弄不好会把门牙给锛了。冻海棠是要先放进清水里解冻才能吃的,这个过程叫作“拔”。捧上一捧带把儿的冰疙瘩哗啦啦放进凉水盆,用不了多会儿,果子里的凉气就被拔了出来,冻出一个大冰坨儿,把那十几个海棠球粘连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红珊瑚。纤细的果把儿挓(读音 zha)挲开,纵横交错,像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继续再泡,冰渐渐融化,红珊瑚散落成颗颗晶莹璀璨的玛瑙垂珠儿,满盆红艳。

就这么捞一颗艳红透亮的果子, 提拉着果把儿带着冰碴儿放进嘴里含着,感觉就是一颗砂糖做成的冰珠儿。略一使劲押出果把儿,只剩下脆生的果肉,轻轻一抿,酸甜的凉汁直冲喉咙。再嘬嘬那颗滴溜圆的小果核,似乎蕴藏着不尽的滋味,嚼两三颗这样的果子,立马觉得透心儿凉,脑子也清醒。

酸枣:一种可以解锁N种吃法神奇果子

美味指数:★★★★

酸枣

酸枣的果肉极单薄,一层皮里包着个大核,说起来其实没什么吃头,只能尝到些酸溜溜的味儿而已。不过,把鲜酸枣晒上几天,见那果皮已经干燥皱巴了,再洗净拍碎,用砂锅加上冰糖慢慢熬上个把钟头,过滤出棕红透亮的汁液,就是一杯酸枣汁。酸枣汁喝起来并不很酸,反倒有种独到的甘。这味道来自枣核里的那颗微扁的枣仁,那可是酸枣的精华,中医说它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酸枣另有一种有趣的吃法,,就是做成酸枣面儿。冬天在屋外把干透的酸枣连皮带核轧碎,用箩筛出细面盛在簸箩上搬回屋里,放在窗户下的太阳里晒着,等到晒出糖分,就凝成了又潮又黏的大坨,看上去像黄土坷垃。吃的时候掰下一块用开水冲,搅拌成稀糊,徐徐咽下,甜酸的枣香中带着股焦煳气。悬浊的细小颗粒在嗓子眼儿跳跃着,非但不涩,反倒觉得水滑软糯。一碗下肚,浑身通泰。

酸枣面儿

果子中或许唯有酸枣有这么个吃法吧?零落成泥碾作尘,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晾干之后用清水煮,什么也不加,就那么慢慢地煮着。煮上一会儿,水上会出现一层雪白的浮沫。用勺子撇干净,继续再煮。直到水将要熬干,绛红色的枣子像是裹了层透亮的蜜液。只有吃上一颗这样的枣子,才能知道枣儿可以甜得令人如醉如痴。

酸枣

还有一种复杂的吃法叫“呱啦枣儿”,就是用冲子把枣核穿出去,中间留下一个窟窿,然后烘烤得干酥甜脆,带着一种特有的焦香。这大概就是《本草纲目》上说的“以干枣去核,缓火逼燥”吧?呱啦枣儿一般都是买了来吃,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买上一小袋子。摇一摇,“呱啦呱啦”的响,那是甜蜜的声音。

嚼起来无核无渣,最招小孩子喜欢。有那爱美的小妞子,用红线绳顺呱啦枣儿中间的窟窿串成项链套在脖子上,欢蹦乱跳走在胡同里,小风一吹“呱啦呱啦”响着,心里美不滋儿的。若是把枣去皮去核,和上香油冰糖熬成枣泥,那就是许多北京点心和小吃的原料。无论是有钱人吃的酥皮点心还是最普通的清真小吃切糕,都离不了它。枣树伴随着北京城的成长,枣香融在了北京人的日子里,千丝万缕,割舍不得。

菇蔫儿:你认识“gū niān ér”吗?

美味指数:★★★★

菇蔫儿又名酸浆、姑娘儿、洛神珠

一家很有名气的饭店邀请我和饮食文学作家欧阳应霁先生品尝新菜,开餐前先上水果,提子、草莓、火龙果、哈密瓜等,水灵灵的盛满一大盘子。我忽然看见其中散落着十来颗久违的小果子一一葡萄粒大小,鹅黄色珠粒, 比小金橘更加光亮细润。这难道不是菇蔫儿吗?我颇感意外捏起一颗含进嘴里,用牙齿撕摩它柔软的果囊。一股稠浆从果子底下的小孔溢了出来,清甜间带着酸奶油味儿,果浆里夹杂的细小的籽粒在齿缝间滑来绕去。没错儿,,就是菇蔫儿!

菇蔫儿

葡萄粒大小,鹅黄色珠粒, 比小金橘更加光亮细润。

欧阳先生是香港人,想必没尝过这种北方郊野里的果子,一边津津有味品尝着,一边询问这是什么。“哈哈,这叫菇蔫儿,也可以写成小姑娘的 “姑娘儿”。这在东北是非常普通的果子,小孩子把它含在嘴里当泡泡糖嚼玩儿。现在北京的早市上也见有卖的。只不过进了大酒店剥了外表那层天然包装纸似的护皮,看起来和市场上不太一样了。”这么给欧阳先生介绍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个三棱形的土白色小灯笼。

(本文摘自崔岱远《果儿小典》,文中照片均来自网络,所配插画为李杨桦所绘)

果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无论是生津止渴的水果,还是风味香醇的干果。

草木用生命把天地精华凝练成一颗颗包裹着新生的果子。它们是人类最初的口粮,伴随着人类走出原始森林,进入农业文明,一直来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那一颗小小的果子里蕴藏着支撑生命的强大力量。

果子是自由的,它的生命历程,就是一场有意或无意的漂泊,之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葫芦为什么偏爱山楂?
饾饤琐忆--旧京的吃食--金云臻(电脑藏书)
这是野果,再问就看这篇文章
山楂,你认对了吗?
幸福美食:大山带来的健康美食纯天然的酸枣茶饮
打枣谱-元-柳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