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健康的我们,才能免受疫情乌云的笼罩!
发布时间:2020-03-11 

摘要:冠状病毒带来的远不止身体上的感染,还有心理上的焦虑恐惧!

 

自从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举国上下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上到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及政府工作人员,下到受疫情管控宅在家中的普通民众,都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直到今天,中国的疫情爆发已经逐步受到控制,但焦虑恐惧的乌云开始笼罩在全球其他国家民众的头上。

 

早在新冠病毒出现之前,焦虑症已经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根据牛津大学的研究,焦虑症是最普遍的精神健康疾病,在2017年,全世界大约有2.84亿人饱受焦虑症的影响。据美国焦虑与抑郁协会估计,仅在美国,就有4,000万成年人受到焦虑症的影响。

 

关于焦虑症的形成因素,包括了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环境因素包括了童年时的创伤及生活经历。而在2015年发表在《精神病学与临床神经科学》(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中,将30%至50%的焦虑障碍归因于遗传可能性。

 

而恐惧的神经解剖学涉及了大脑的许多区域,包括杏仁核、海马体等等。杏仁核是调节情绪学习和行为的神经网络,在调解恐惧焦虑等情绪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焦虑症对儿童和成人都有很大影响,可能的疾病表现为过度恐惧及回避。根据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焦虑症包括恐慌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特定物质或药物引发的焦虑障碍,分离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

 

而常见的焦虑的症状包括睡眠问题,对特定物品或话题的思考困难并伴随紧张、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肠胃问题,和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过度恐慌等。

 

对于正常范围内的焦虑,人们有很多应对措施,比如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和锻炼等,同样可以通过娱乐和放松来缓解焦虑,从而调整思维并让身体平静下来。

 

而相对于上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到触发焦虑恐惧的原因,并为此制定计划

 

回到本文的主题,如果新冠病毒让你感到恐惧焦虑,那么你在保持冷静的同时,需要制定对应的计划。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洗手;避免用手触摸脸颊,尤其是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生病时免疫力下降,最好在家隔离等等。

 

计划还应该包括物资的储备(食品、药品、卫生用品等);推迟非必要的行程;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学习办公;拒绝参加聚会等等。

 

在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也包括了许多的精神卫生的从业人员,如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等,他们心系一线,身体力行,为身处湖北的感染者、医护人员及民众提供心理援助,在此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你发现,自己似乎有焦虑症的倾向,同样可以寻求身边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帮助。焦虑症是可以治疗的,根据其程度,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时不时地经历焦虑恐惧等情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面对压力、不确定性或极端挑战时,暂时感到焦虑恐惧是很正常的。在面对真正的威胁时,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也是生存本能的一部分。

 

而当焦虑变得旷日持久,或者已经损害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表现、理性决策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时,它就成为了你的困扰。在这些情况下,寻求专业帮助并不是一种耻辱。我们要记住,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翻译:脑斧、唐诗
责任编辑:殷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疫情反复,如何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这份“心理处方”请转需
医学心理学概述
征集提问 | 疫情期间师生遇到哪些心理问题?专家帮您解答
面对疫情,我们可以从心理健康角度为自己和家人做些什么
市安定医院院长支招:面对疫情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