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仑:逝者的坟,活人的「魂」

冯仑风马牛

以冯仑为核心的自媒体品牌1小时前

封面图|《英雄》

文|冯仑(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对逝者的态度,从「有形」的方面来看,其实最重要的是坟墓。坟墓往往反映逝者生前的地位和身份。比如历代的帝王,大部分都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墓,其中不少陵墓历经数千年,保存至今,比如秦始皇陵、乾陵,等等。从西周到隋唐,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这十三朝的皇帝们在关中地区兴建了一座座高耸的陵墓。相形之下,老百姓的坟墓就简单得多,几乎就是一堆土,一个小坟包,野地里的一个荒塚。

但无论小到一个土包,大到由一座山建成的陵墓,表达的都是生者对逝者的一个态度,坟墓的规制、大小明确约定了现实社会中的尊卑贵贱。比如在帝王陵里,不仅陪葬着各种珍奇异宝,早期的帝王陵里甚至有活人殉葬。这些活人常常是宫女和修建陵墓的人。陪葬的宫女可能会被预先赐死,给毒药或者三尺白绫,逼迫她们集体自尽。死亡之后,遗体被运往陪葬的地方。修建陵墓的人,尤其是工匠,则因为朝廷要保密,防止盗墓,常常被闷死在墓道里。

秦献公废止人殉制度后,墓葬里开始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始皇陵陪葬坑里的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

在秦始皇陵里面,除了陪葬的人、动物、珍奇异宝、兵马俑之外,根据《史记》的记载,地宫里还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水银从哪里来呢?历史学家们根据当时的史料推测,巴寡妇清可能是当时唯一一个有能力提供这么多水银的商人。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帝王修建陵墓的需求,才滋养出这样特别的女老板和民营企业。

那么,秦始皇陵想表达的是什么?「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中央帝国,被臣子称赞为「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所以建造一个巨大的陵墓,就是为了让人仰望和俯首称臣,不仅在他生前仰望,他死后仍然要仰望。

其实国外也一样,我们去看埃及金字塔,它要传递的也是这样一个信息——帝王是高于臣民的,而且不是高一点。虽然通过墓道进到金字塔里边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埃及法老的棺椁非常小,比普通人的棺椁大不了多少。但是,当人们在金字塔附近去看它时,仍然需要抬头仰视,被它的雄伟高大所震撼。

埃及胡夫金字塔

陵墓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生者给死者的一个定位,同时也是在强化一种社会秩序。通过墓葬的等级来告诉生者,帝王、天潢贵胄、封疆大吏、普通人之间的差别是分明的,等级是森严的。即使死了,统治者依然统治着你。

乾陵

和专制的古代通过墓葬表达统治方式不同,近现代的一些墓葬表达的是另外一些内容。

记得有一次我去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到了巴西的「总统纪念堂」。「总统纪念堂」位于新城的一个轴线上,走上去坡也不是很高,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方形建筑。没人把守,任何人都可以进去转一转,像是个博物馆。

进去之后,也没有肃穆和压抑的感觉,非常的自然、亲和。大厅里陈列着一些文物,背板用文字讲述开国者的生平,中间摆放他们用过的物品,循环播放一些影像资料,还有缅怀逝者的音乐。

我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绳子围着的方形区域,昏暗的灯光映照着一个棺木。让人觉得并不突兀,非常和谐,就像是博物馆、纪念馆里面的一件普通展品。只不过这时人们在这可能会多停留两分钟,仔细地看一下。就这样,我走了半个多小时后的体会是仿佛参观了一个博物馆。

原来这也可以是陵墓。这种「陵墓」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东西呢?我想,它通过给你一种相对平等和自然亲近的感觉,想要传达的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

巴西「库比契克总统纪念馆」

有一次我在台湾参观林语堂故居。这个院子完全是按照他生前的格局陈列,卧室、书房、餐厅,等等,所有的这些全部都保留了他生前的样子,没有动过。

从书房出来,我走到二层小楼的阳台上,看到院子里有一个小小的土包,还有一个碑,这就是林语堂的墓。原来他葬在了生前居室的后院里。如果这是他家属的安排,可能表达了亲人之间始终在一起的情感和愿望。生,陪伴在一起,即使去世了,依然陪伴在一起,互相守望。这样的墓葬,传递的是生者和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生命和爱的价值观。

林语堂墓

当然,现在又有不同。普通人现在会在公墓里花十万二十万,买一块只有20年使用权的一米见方的小地方,安葬骨灰,立一个碑,做个纪念,以便祭扫。

这种商业化的流水线式的安葬过程磨平了人们的情感,把一切浓烈的爱、恨、怨……种种情感,都用商业给抹平了。

我又想起在俄罗斯看过的一个墓园,叫「新圣母公墓」。新圣母公墓是一个东正教的墓园。记得那次是和王石一起去的,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每一个墓前面的碑,特别是墓碑上的雕刻,感觉每一个墓碑都是一件艺术作品。比如说赫鲁晓夫的墓碑,用七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成一个长方框形,左边为白色大理石,右边为黑色大理石,中间是他的头像。墓碑一半黑一半白,反差很大,表明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这就很有意思。

赫鲁晓夫墓

还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就按照他小说中所描绘的战士形象,做了个雕塑,放在墓的前面。

奥斯特洛夫斯基墓

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墓,也是把她跳舞的身姿做成了一个雕塑,放在墓前。

乌兰诺娃墓

所以,在这个墓园里头走一圈,似乎是在看一个雕塑博物馆。当然,也是在看一个历史博物馆,因为每一个人,都通过雕塑透露出生前的职业,以及他所做的伟业,后人对他的评价。

在这墓园走一遍等于是把整个俄罗斯一百多年来的许多重要人物的经历都了解了,据说每一个雕塑,都是由逝者的家人,或者是和逝者有密切关系的社团、组织来安排的,并不强求一致。所以,整个墓园表达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对逝者的尊重。

俄罗斯新圣母公墓一角

早些年,因为这经历的触动,我想过将来我死了,我的墓应该怎么做呢?我做过很多建筑,跟很多建筑师讨论。我发现我们做的建筑都是给活人做的,而大家在给死人做墓葬的时候,除了给最伟大的人修坟墓会精心设计,给普通人修的坟墓,从来没有建筑师愿意花时间去设计,下功夫把它做好。好像都是一个土堆,前面立一个碑,就完事了。

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找过一个建筑师,跟他讨论。我说,「给你几亩地,你帮我设计一个墓园。」

他说,「这个墓园有什么要求?」

我说,「你们只会给活人做东西,今天我让你挑战一下自己,你给死人做一个墓园,要像给活人做的东西一样,视觉上很舒服,氛围上有亲近感。活人愿意来,来了以后愿意停在这,走一走,看一看,感觉这个墓里边的死人仍然活着一样,跟他在亲近,愿意跟他说说话,大家在墓园里不会恐惧,要很舒服。」

实际上在我内心里,我想象的墓园应该是林语堂墓和巴西「总统纪念堂」的结合,我把这个想法也跟建筑师讲了。

过了些日子,建筑师画了个图。看了图之后,我说,「这个不好。」因为他的设计中,把放骨灰盒地方设计得很突出。

他说,「不这样的话,外人不知道这是个墓。」

我说,「骨灰盒平时应该不露出来。主要的大厅应该像博物馆或书房,所有的人进来以后可以在这坐着,想象已经死去的这个人曾经是什么样的情况,还能怎么样地和他对话?就像是来看一个老朋友,喝杯茶,吃点东西,这种时候把骨灰盒放这么突出,时不时看一眼会破坏这种心绪。

他说,「那怎么安放呢?」

我说,「你弄个机械装置,大家都散场以后,晚上没人的时候,你让骨灰盒升上来,白天时候就把它降下来。如果有人想看骨灰盒的时候,摁一个电钮,它就出来一下。绝对不能把它天天放在这,让大家感觉到这是个墓,应该让人感觉到这是个客厅,是个图书馆,是个活动场所,是个私家庭院。」

后来建筑师又画了几张图,还盯着我要去建。我说,「暂时还不能建。但是你先把设计图画好,以后肯定有用。」

其实我只是用这样一个方式,进行一些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物理的形态或墓葬形式来界定我们跟死者之间的精神关系、道义关系,乃至于法律关系,或者说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死者的态度,同时也传达出死者的精神对生者的关照与激励?我觉得,这才是我们面对生命终结的时候,必须明白和回答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坟、墓、冢、陵”分别埋葬什么人?有何不同?
坟,墓,冢,陵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坟、墓、冢、陵,同样都是坟墓但不能乱叫,它们的区别在于这里。
世界文明古国神话的天堂希腊游记(之八)
南京发现朱元璋女儿坟墓,里面竟有“活人”居住,到底怎么回事?
神秘的藏王墓,活守墓人制度延续200年,不能见活人、只能吃贡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