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有一位“呆”诗人,3年才写出2句诗,却成了名作流传至今

2021-01-13 10:00 

华人号:中国文化

爱因斯坦曾说:“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唐朝是诗歌最繁荣的时代,也是天才辈出的时代,尤其是诗歌方面天才辈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撼动整个文坛,在这个天才横行的时代里,普通人在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是哪个时代没有资质不够却依旧想在某个领域有一番建树的人呢?唐朝自然也有这样的人,并且他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一样,是个毫不犹豫选择勤奋的人。

唐朝就有一位诗人很“呆”,并不是说他蠢,而是他这个人很死板,还将“咬文嚼字”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他写诗不像李白一样,酒后诗性大发,一挥笔就是好诗,之后就不管了,也不想杜甫一样,喜欢有感而发。他写诗喜欢反复推敲,再细细斟酌,将一个个字替换,直到写出自己感觉最好的句子。他就是唐朝被称作“诗奴”的贾岛。

公元779年,贾岛出生,因为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间,没有好的学习条件,不过在唐朝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也勤学苦练,只为有一天能够写出好诗,能够有朝一日,自己的诗被大众看到,被人们歌颂。

798年,19岁的他终于迎来了小小的转机,当时他和孟郊等人交好,两个人都是喜欢诗词的人,并且在诗词方面很多看法都一样,从此成为诗词上的好友。据《唐才子传》记载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喜爱诗,想写出好诗,但是他这一生的朋友都很少,因为他不怎么喜欢于人来往,就算有人交往,他所结识的也都是一些官外之人,且这些让你身上有一个基本的特点,那就是喜爱诗词。

贾岛这一生出了诗奴二字相伴,还有一句话跟他很亲近,那就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所以这样说,和他写诗太认真了有关,他的《李凝幽居》就很的体现了他写诗的风格,其诗曰: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是他写的出色诗歌中的一首,但是,当年创作者首诗时,贾岛可是花了大功夫,也花了许多时间,尤其是第二句,他怎么改都不满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不知道到底该用“推”还是“敲”,并且还常常跑到门口,比划这推和敲是手势,但是依旧得不到答案。

为了琢磨出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他还请教了其他的诗人,甚至拉到门前问他们,让他们看看,是“敲”好,还是“推”好,就算别人给出了建议,他还是不满意,后来别人说他发神经。长安城的百姓们听闻了他的事情之后,还纷纷笑他太痴迷了,对这么一个字琢磨得也太过于仔细了,其实没啥必要。

811年,贾岛遇见了韩愈,韩愈的诗词也很了不起,于是有问到了这个问题,韩愈对他说:“用敲好,这首诗写的是夜晚,夜晚安静,敲门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更能打破夜晚的宁静。”贾岛一听,感觉说的好,非常有理,于是就采用了“敲”。从此以后,文坛上又多出了一个新的词语“推敲”,专门用来指那些高文学的人,仔细斟酌哪句话好,哪个字好,哪些又不好。

结语

贾岛无论如何都无法和李白齐名,虽然努力不能突破天花板,但是努力也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有了一项乐趣,也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在贾岛的身上,能看到他的勤奋,以及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个人有一股“匠人精神”,而他的诗最后也得以流传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文化】古人写诗,并不是信手拈来,都是反复“推敲”的结果
唐朝写得最“久”的诗,2句诗写了3年,终成为千古名篇
李白真不是诗人
写诗才华重要还是勤奋重要
一个农民眼中的中国诗词简史
鱼乐||​诗说心语——天才与苦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