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夫俗子注定看不懂现代艺术?

文化产业评论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及综合服务平台14小时前

第3148期文化产业评论

不久前,小米花200万改logo的新闻闹得人尽皆知,“alive”的设计理念在网友看来不过是把方切成了圆,但知名品牌花大价钱设计logo却换了个寂寞的笑话,并非小米限定。大师“敷衍”的设计方案与当代艺术家们的“小儿涂鸦”如出一辙,内行说得头头是道,门外汉却看得怀疑自己的审美能力,小米的新logo是一场营销,还是真的暗藏玄机?现代艺术为什么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到底该如何欣赏现代艺术?

作者 | 圆圆摇了摇头(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杨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049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3月30日,小米发布会上,小米公布了自己的新logo设计图,这个由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操刀设计的logo历经了3年时间才得以呈现。

 

然而,看到这两个图形的前后对比,网友纷纷表示“淘宝200块都嫌有点贵”。

 

能让“卑微本微”的网友们生发出“我上我也行”这一盲目自信的场景并不多见,大师玄之又玄的logo发布会算一个,而另一个则是在现代艺术作品面前。

 

△艺术家JonOne作品,价值高达50万美元(折合约328万元人民币)

 

方形的“mi”被切掉了边边角角就可以赋予“科技”以“生命感”,艺术家把油漆随意地泼在画布上就展现了生命的张力,现代艺术的好坏或许就在于谁讲的故事更好?

 

品牌换logo:花钱改了个寂寞

品牌砸下重金更换一个新logo,却只修剪了一下细节的笑话,其实屡见不鲜。每个成熟的品牌logo都经历过一次次的更新换代,每次升级的背后都是百万级的设计费用,改动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更换字形、调整颜色、扁平化风格以及微调。

更换字形

在网友嘲笑小米换logo的一片喧闹声中,淘宝应该陷入了一种既庆幸又悔恨的情绪之中,庆幸的是它躲过了被发现是“傻白甜”的可能,悔恨的是它明明花了300万换标,比小米的设计费还高了100万,却错过了一次营销的机会。

 

2021年1月4日,淘宝就公布了它的“皇帝的新衣”,重新设计的淘宝logo在字形上作出了改变,变得“更开放、更通透、更活泼”了。

调整主色

阿里系小伙伴们在淘宝换logo的微博评论中落实“会说话就多说点”的观点,毫不吝啬地建言献策。

 

其中笑得最大声的支付宝完全忘记了自己换标的事情,是从浅蓝到深蓝的改变给了它脸,还是变细了一点的“支”字让它感到骄傲?

 

除此之外,饿了么,vivo也深入贯彻奥林匹克精神,在“浅蓝、蓝、更蓝”的路上奋进。

 

扁平化风格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公司的logo开始向扁平化风格靠拢。

2018年,奥迪新logo是一个经过扁平化设计的四环。

 

而宝马系列也陆续将logo换成了扁平化的风格。

 

这一趋势在优酷的logo发展史中表现得更加明确,现在的优酷品牌标识看起来确实更加简约化,具备科技感了。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一直以经典渐变尾部扩散的天鹅为主形象的施华洛世奇将logo换成了一个充满少女感的天鹅剪影,优雅感尽失,廉价地摊味扑面而来。

 

 微调

这类改动完全可以直接成为“找不同”的素材,“Ctrl+c”“Ctrl+v”的设计产物能让人找得眼花,又硬是找不出变动的logo仿佛在说“还是我,不满意?”

 

△这真的不是一模一样吗?

 

代艺术展:花钱看了个寂寞

如果说品牌logo的改变是“花钱改了个寂寞”,那么观看现代艺术作品则是“花钱看了个寂寞”。

每个参观现代艺术馆的游客几乎都会露出看到品牌新logo时的同款疑惑,“这是什么?”“是我的审美有问题,还是它不对劲?”,然后在知晓它百万级的身价后,人们都会忍不住感慨“这根本不值!”

事实上,观看者没有问题,艺术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现代艺术本身

实验艺术先锋马塞尔·杜尚在1917年将一个真实的小便池倒置,并在上面画上签名“R. MUTT 1917”,将其取名为《泉》,送到纽约艺术展,此举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从此打开了现代艺术荒诞、污秽的潘多拉魔盒。

 

相比古传统艺术的具象写实、端庄大气,这类现代艺术作品看起来匪夷所思且毫无美感,不禁让人疑问:艺术缘何“沦落”至此?

首先,时间要倒退回一百年前,一战的血雨腥风将世界从安逸的摇篮中推向失序的坟墓,二战中理性的崩溃和疯狂情绪的胜利,无一不证明“人类千年的文明脆如蝉翼”,战争摧毁了昨日的世界,也击碎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现世安稳”,具象的画面再难传递人类撕裂的情感,在时代的废墟之上,艺术完成了一次彻底的基因突变

以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为例,他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用单调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压抑、悲剧性的氛围,表现出强烈的痛苦情绪,控诉法西斯纳粹的兽性,抽象的艺术语言比传统艺术的具象画面更具冲击力。

 

其次,现代艺术所处的历史位置决定了它区别于传统的先锋色彩。18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以“现在”为完美,而18世纪末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则“贵古薄今”,不断再现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作品

 

前人抢占了“现今”这个时间点,现代艺术只能将完美寄托于未来遥不可及的时间点,企图描绘一个未来世界的乌托邦。

现代艺术馆中常出现的城市景观大型实物模型往往充满超现实主义的建筑特性和颠覆性环境元素,在它身上展现的是艺术家的“白日梦”。

 

最后,现代艺术越来越“不接地气”的现象还得归因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过去,手艺与艺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画技精湛的装潢工人可以是画家,技术高超的木匠也可以成为雕塑家。然而,机械复制时代下,艺术作品的具象化失去意义,照片与画作可以完全没有差别,技艺再也不能展现艺术家的能力,再现论和模仿论在当代社会中遭受挑战,于是作品本身消失不见,概念成为作品的关键。

当杜尚将小便池送去艺术展,皮耶罗·曼佐尼用自己的大便制作罐头,艺术的概念就已经被颠覆了,“所有人都是艺术家!所有作品都是艺术品”,艺术的内容压倒形式,精神溢出物质,于是空白的艺术作品开始呐喊出艺术家纯粹的思想。

 

△1961年,意大利前卫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把自己的排泄物塞进了90个锡罐

 

现代艺术的意义:超越现实,建立世界

著名平面设计师Michael Bierut曾说过,Logo包含了更多的含义,不仅仅是其本身,它还提醒着什么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从原研哉老师的设计解读来看,小米此次的logo设计体现了“科技越进化就越会贴近生命的形态”这一观念。

无数的实践证明,艺术的价值要在时间中得以显现,现在我们所认为荒诞不经的篇章,或许会在未来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艺术的意义就在于超越当下的现实,建立未来的世界。

超越现实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著名的“床喻”理论,他认为“床”的概念(Idea)是至上的,模仿床这个概念造出“实用床”位居其次,而模仿实用床所绘制的供消遣的“艺术床”为最次。

尽管现代艺术无限追求概念的态度遭到诟病,但它却呈现出艺术家一种独立于客体和创作方式的艺术“愿望”,将思想、感情更加纯粹地展现了出来。

艺术家菲利克斯·冈萨雷兹-托里斯的一件作品是堆铺在地上的糖果,观众不但可以去触摸而且还可以捡走它们。

 

托里斯用这些糖果来象征自己死去爱人的身体,无论展览时造型怎么变化,它们的重量却永远不变,永远都是他逝去爱人的体重。

他没有摹写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爱人形象,而是跳脱了线条与色彩的束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态度与情感,糖果的形状不像爱人又如何呢,那甜蜜的味道、变化了的形态和永值不变的重量恰恰反映了艺术家的价值观念。

建立世界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艺术作品存在的两个本质特征是“建立世界”与“制造大地”,古希腊时期的建筑作品——希腊神庙就建立了一个包含神的世界,而所谓的大地指的是存在本身,艺术根植于大地并开创出一个世界。

 

△希腊神庙帕特农

毕加索开创的立体主义影响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和时尚圈的风格,比如美国建筑师Frank Gehry的作品中渗透了毕加索画作中的直线和尖角,使建筑更具科技感,贴合人们的审美体验。

 

△Frank Gehry作品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名声显赫却又备受争议的美国现代艺术家安迪沃霍成功预言出了今天这个消费主导、名人驱动的世界。

 

在美国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年代,他看到社会运转背后的逻辑,运用可乐瓶子或是罐头,将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的本质表现了出来。

 

在许多场域特定艺术项目中,艺术家常常建立一个不同于既存世界的空间,引导人们与场景互动,让人们与特定的情境相逢,从而获得另一种观察世界和社会的视角。

 

△Tomás Saraceno的作品《Stillness in Motion — Cloud Cities》,像在云端,又像童年吹的泡泡

 

结语

品牌花重金修改logo的边边角角,并不是新鲜事,小米换新logo能获得一场营销宣传离不开大师的名人效应,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关照现实,服务未来,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位置和机械技术的发展让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也让它变得晦涩、难懂,但它的本意并非远离我们,而是密切地关注着这个世界,然而这一宝贵价值的展现需要时间的洗礼。

宇宙的无垠与人类的愚蠢,是世间唯一确定的事情,因此,重要的不是看懂现代艺术,而是有一颗包容、尊重的心去接受现代艺术。

免责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艺术家天澜参展《当代中国·巴黎艺术展》作品欣赏
李华琪人体艺术写实绘画,好美!
李剑油画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美术1978~2018 (九)
李陈辰 | 他画出了当代社会孤独的人性
经典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