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学 2021-06-27

2021-06-28 18:23

华人号:华人国学

文明家庭·孝道精神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文儒微课堂,与好学人共读圣贤书,携良善者同行万里路,让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每天五分钟,经典伴我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明家庭从学习孔孟孝道开始。

文明家庭就是不断彰显中华文化光明德行,以至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家庭,也就是《大学》所说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社会经历几千年的变革,善于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传承,勇于牺牲的精神。创新、反省,这一些的中华民族的特质,致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得以绵延五千年,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间断的民族,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的社会,需要学习大家都认同的文化,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愿景,也是所有家庭的梦想,光宗耀祖,就是光明祖先之德,并且代代相传。家是心安的地方,让父母安心,让自己心安,就是孝子。故谚有之曰: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道德范畴,大孝可安邦治国,小孝可治家,中国人历来以孝为荣,以不孝为耻,不孝难以安身立命于社会,不孝就会被世人所唾弃,看不起。孝,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尔雅说,善待父母曰孝。对父母要怡吾色,柔吾声。孝顺,孝在顺上,不违背礼,不违背父母的良好意愿、习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和颜悦色是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悦的尺度。孔孟之道,倡导孝,反对愚孝。父母有过错,子女可谏言,父母有诤子,就不至于陷父母于不义之中,所以当面对父母不义时,是子女不可以不谏父母,如果父母三诤而不听,则子女就可以号泣随,挞无怨。要极力的劝谏父母,改正错误。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孝是子女善事父母,作为子女凡是所言、所行,都要使父母安心,使自己心安,善于结交益友,博学好礼,敬业友善,夫妻和乐,关爱子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凡此种种皆能使父母安心,故身为子女当力行之。《礼记》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也就是说作为孝子是要父母亲起居的时候,充分表达对父母最大的敬意,饮食时要让父母心情愉悦,当父母生病时要怀着最忧愁、焦虑的情感,办理父母的丧事要悲痛,祭祀时要崇敬。

孝是子女敬养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yàng),至于犬马皆能有养(yàng),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如今的孝只是说能养(yǎng)父母就好了,就是家里的宠物也养(yǎng)好好的,孝顺父母关键在于崇敬父母,如果失去了崇敬,那养父母与养宠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孝是传德于子孙,家德对家族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富贵能传几代,就看家德。有孔母才有孔子,有孟母才有孟子。纵观历史,凡是家德、家教、家风好的,就会代代相传,子孙兴旺,还会不同程度的为社会做出贡献,如孔子,到现在传了八十几代。曾国藩因家训严格,其家风绵延不断。钱家,因钱氏家训,出现一个若贝尔获得者,钱永健,两个外交家,三个科学家,四个国学大师,5个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个两院的院士。

孝,因人而异,感受迥然。《礼记·祭义》曾子月:“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yàng)。”也就是说孝有三等,一等的孝是自己尊重父母,使得人人也尊敬和爱戴父母,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其次是弗辱,不亏身体,不辱自身,使自己父母不蒙羞。再其次是养亲而已,即养父母之口体,供应衣食住行,照顾疾病,顺其意,乐其心,重其丧。

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中都讲到了孝,儒家认为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道家认为绝人弃义,民富孝慈。法家认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自汉朝以后孝道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心理,历久常新的沉淀至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也是当今社会的稳定因素。有家庭的和谐,就会有社会的和谐。文明家庭是书香门第,是道德之家,是利益天下之家,今天的经典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一句话把它记住: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孝顺是孝而不顺
孝道培养 绝不能丢(观点)
懂得养父母之心,这才能尽一点孝道
怎样孝敬父母(之二)
传统道教中的孝道思想
老年文化:孝道 是用爱与责任培植的福田——“感动青岛”道德模范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杨乃发院长和他可爱的老人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