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纯美民间小调】于淑珍-青海民歌《四季歌》王洛宾改编


《四季歌》曲调改编自苏州民歌《哭七七》,改编贺绿汀。《四季歌》已经传唱了70年,它是中国近代歌曲的经典。金嗓子周璇原唱。

点击下面的音频欣赏:

若歌曲出现断续或停顿,请点击音频关闭,再点击音频播放即正常。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45 青海民歌《四季歌》 来自老歌回放

《四季歌》王洛宾 改编


春季里么就到了(这)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

年轻轻个女儿家呀踩里么踩青来呀

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呀

托一把手过来。

夏季里么就到了(这)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

石榴花个子儿结的赛过了玛瑙呀

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呀

亲手么摘一颗。


秋季里么就到了(这)丹桂花儿香,丹桂花儿香

女儿家个心儿上啊起了个波浪呀

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呀

扯不断情丝长。


冬季里么就到了(这)雪花漫天飞,雪花漫天飞

女儿家个心上是啊赛过那雪花白呀

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小呀啊哥哥呀

认清了你再来

王洛宾和青海民歌《四季歌》


194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西北王”马步芳令其下属各师、旅、团自筹资金编排节目,前往西宁参加演出,取名“军民同庆抗战胜利”文艺会演。

作为青海省最高军政长官的马步芳,当时兴致大发,他也要组织自己的卫戍部队参加演出,并且指示在马家军中担任音乐教官的王洛宾,为他编排节目。

马步芳将自己儿时在甘肃河州老家学会的一首“花儿”给王洛宾哼唱,请他将这首“花儿”加工改编成歌舞节目,然后挑选他的卫队士兵参加排练,登台表演。以彰显自己对民间艺术的通晓。

在西北,特别是在甘、青两省的山野乡村“花儿”是一种行人走路时随口哼唱的曲调,内容唱的大都是爱情生活。“花儿”的寓意是女性,多代表姑娘,当地人统称这种“花儿”调,为“漫少年”,因此在歌中经常出现“花儿”和“青春少年”一类的歌曲语汇。

王洛宾在动手改编这首在民间口头传唱的“花儿”时,的确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要想把一支节奏散慢,乐句悠扬的“花儿”,改编成一个闪亮登场,并要由集体演唱的节目,的确是一个非常费事的工作。

首先,他要听从马步芳的旨意,还要巧妙的“剔除”马长官哼唱的那些粗俗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段子,重新编写出四段优美上口的歌词。

既要去掉 “花儿”曲调中许多过度音和地域性的口语装饰音,使旋律更加优美,也要考虑到节目内容必须适合马家军士兵的表演技能,让他们扮男扮女在舞台上群唱群舞,个表演出理想的艺术效果。

经王洛宾改编的这个歌舞节目,恰好选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情调,与百姓生活十分贴切,故而取名为《四季歌》。

《四季歌》在排练时,由王洛宾亲自导演,十几名士兵操着浓重的河州口音在舞台上边歌边舞,表演的非常精彩。马步芳观后非常满意,并击掌叫好。当场为之取名叫《四季歌舞》。

正式会演那天,八位清一色的英俊青年和八位“妙龄少女”粉墨登场,男人们身穿黑衣黑裤,云底皂靴,头戴黑色帽子,手持折扇,大踏步扭着秧歌,边扭边唱。“女人们”则身穿花袄花裤,头披彩色绸巾,撑着花阳伞,踩着小碎步边舞边唱,故作扭捏,十分搞笑。

马步芳的军队里没有女兵,台上表演的那八个“妙龄少女”只能让八个生得秀气的男娃扮演。后来被老百姓戏称为“八大光棍”。

这是一场马步芳式的演出。会演的总指挥自然是音乐教官王洛宾。

《四季歌舞》在西宁的首场演出,就博得了台下观众一遍喝彩,因为是马步芳亲自点名的节目,因此独领风骚,还拿了个头奖。

后来,王洛宾说:“是马步芳授意我将他家乡的民歌进行改编,在那次会演的节目单上,《四季歌舞》自然是要署名由马步芳作词,由我编曲了。”

《四季歌》在西宁演出之后,因其词曲优美上口,又利于传唱,很快就在青海各地的军队、校园及民间流行。

1949年秋天,马步芳逃往了台湾,王洛宾作为国民党军的留用人员,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0月,他随王震进入新疆,曾经是“西北王”马步芳座上客的王洛宾,很快就成了王震将军的文艺科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王洛宾被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大帽子,投入监狱长达十五年之久。他的音乐作品连同他的名字一起,也在世间消失了。

当年,马步芳与王洛宾合作的那个《四季歌》(四季歌舞),自然也就变成没有作者的“民歌”,流传在青海民间。

五十年代初期,一支由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西北民歌采风团”来到青海省搜集民歌,他们在民间走访时,将王洛宾当年改编的《四季歌》当作原始民歌进行纪录整理,改编成歌舞剧《花儿与少年》。

点击下面的音频欣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花儿与少年 谭晶 - 花儿这样红


《花儿与少年》采用的音乐素材就是采用王洛宾当年在青海改编《四季歌》的旋律。后来的改编者在编配过程中,将《四季歌》的旋律前后舒展变奏的十分成功,因此,可以说是王洛宾的《四季歌舞》为后来的《花儿与少年》提供了优美而又完整的音乐素材。

关于王洛宾改编《四季歌》的传唱过程,原青海省黄南州政协委员马少轩老先生于曾经于1995年发表的《回忆王洛宾老师》一文中这样描述:“1946年夏天我在西宁乐家湾国民党第四十集团军的军官训练团受训。

一天,一位精神抖擞,身板笔挺的年轻音乐教官来给我们四个大队三百多名学员教唱歌曲,这位老师就是我们敬重的王洛宾老师。”

“我的哥哥马麟是军官训练团的武术教官和王洛宾老师是好朋友,王洛宾老师对人非常和蔼,他的嗓音非常洪亮。当时就在一个叫阁公堂的大礼堂里,为我们教唱他自己创作和编写的《老乡上战场》《爱子孙,更爱中华》《青海是个好地方》《青海情》《送郎出征》一大批抗战歌曲。
为我们教唱的也有他创作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白云深处是我家》《四季歌》《康定情歌》等民歌。此后,我非常欣赏也非常爱唱洛宾老师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四季歌》。


-*-*-*-*-*-*- 老歌大家听 点歌送祝福 -*-*-*-*-*-*-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我们一起品味经典老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儿与少年》这支歌谁是原创?
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1945年,抗战胜利。秋季,“西北王”马...
十首歌唱西北“花儿”——高昂粗犷、奔放悠扬的“花儿”
纽 约 闻 笛
眼泪的花儿飘远了-张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