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情之丛林,抵达爱之故乡

穿越情之丛林,抵达爱之故乡——三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

(2012-10-11 18:55:46)
标签:

简爱

情爱

soulmate

情感

分类: 我看文字

穿越情之丛林,抵达爱之故乡

——三读夏洛蒂·勃朗特之《简·爱》

 

 

   我们习惯于用快乐、幸福、无忧无虑一类的词来概括童年。我的童年却没有如此幸运的单纯,它是混沌的复调,一股恐惧与忧伤的暗流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声部,偶尔还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和声被噪音撕裂,一阵剧烈的、绝望的咳嗽——因直视世界的残缺和自己的不完美而产生毁灭的冲动。

   但,我终究是有惊无险地长大了,并且瞒过了所有长者和同辈人的耳目。在这一点上,我做得近乎完美。

   这结果,盖因我有一个自我拯救的秘密武器——对爱情的大胆幻想。

   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无比深刻的记忆,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已经开始靠爱情幻想支撑自己的生命意志。直到少女时代,这幻想一直保持着混沌而强大的力量,在我多次产生自杀冲动的时候,最终把我拉回来,使自杀只在想象中疏解我的焦虑。

   关于爱情的种种具象的、形而下的内容,我并不关注。爱情在我的意识中类似形而上的信仰,一旦靠近它、拥有它或曾经拥有它,我的生命就可获得终极的拯救,我就可以无所畏惧地前行了。

   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幻想的源头到底是什么,在那么闭塞落后、信息贫乏的成长环境中,何来这种“早熟”与敏感。也许只能用天性来解释,用前世因缘来解释。

   这是我长期的秘密,我不知道它有多大的普遍性。我曾经委婉地探问过几个好友,发现她们也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心灵历程,程度没有我这么严重。

   绕了这么大的弯子,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这种又贪婪、又脆弱的灵长类,是否都曾经将生命热情寄托于爱情——期待彻底的沉醉与满足,不管是欲,还是情。

   有人期待纵欲,有人期待纵情,而其实纵情也不过是纵欲的变种,本质无分别。

   十七岁,我遭遇了琼瑶。一个貌似眼花缭乱的爱情的具象世界,赚取了我滔滔的痛快的眼泪。但警觉的我很快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单调与残酷:在这个具象的世界,美貌是爱情的通行证,即使是爱情悲剧,也是对美貌的一种特殊馈赠。

   我偷偷地照镜子,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宣判:你,并不具备琼瑶世界中的美貌。

   于是我怀着嫉妒与蔑视,坚定地抛弃了琼瑶。

 

   (一)《简·爱》之所以流行

   抛弃琼瑶之后不久,《简·爱》走进了我的视野,彻底扫荡了琼瑶制造的庸俗的爱情之具象世界,给我带来了高亢的爱情天籁。《简·爱》使我确信,美貌、财富、身份、地位,这些物的层面的因素,爱情可以全部超越。我在其中获得了形而上的支撑。

   这是我当年,十七八岁的少女时代对《简·爱》的全盘接受与认知。

   按照我今天的眼光看,《简·爱》的盛名与它的文学成就并不很相配,它之所以成为如此流行、如此深入人心的爱情名著,我猜想,与它抓住了大多数人的软肋有一定关系——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美貌、财富、身份和地位。

   在我少女时代的意识中,财富、地位、身份这些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切实感,所以它们也难以对我构成具体的精神束缚。但唯有美貌这一项,于我这天生对美敏感的人来说,就成了最大的精神障碍——没有美貌的人,还有活着的必要吗?这是我少女时代的一个“终极”思考。

   关于美与人生的关系,我处于少女时期的妹妹曾经有过一个更为形而下的表达,她说:如果有一天我在这个世界上买不到我穿着好看的衣服了,我就不想活了。

今天看来,这种对人生撒娇式的认知何其幼稚可笑,活着的意义仅在于美貌和穿好看的衣服?美仅体现于美貌和好看的衣服?

   但这种对于美的终极崇拜,于我而言却变得更加彻底,区别在于对美的认识与那时候已经完全不同。我理解的美,已远远不是美貌和美丽的衣服所能概括,而是一个广阔、深邃得多的具象与抽象交融的世界——那么,没有审美的人生,值得过吗?

   这种美,落实到爱情上,就是以生物场共鸣为基础而又超越生物场共鸣的那种灵魂的共振与颤动。当年,《简·爱》让我眼前一亮的时候,这种认识其实还是模糊的,我模糊地确信,有那样一个美的世界,可以不赖于先天的美貌而存在,而靠后天的努力去准备、去相遇。

   推己及人,我想,很多人从《简·爱》中同样获得了与我类似的积极力量——爱情可超越财富、身份、地位,而具有人性的平等特性,即使你是农夫农妇,也可能并不比王子公主拥有美好爱情的可能性更少。这可真是激荡人心的大发现!

   当然,我也不揣冒昧地猜想,有一部分人(女性读者)之所以热爱《简·爱》,是因为将其庸俗化为“灰姑娘”的励志故事。

   “灰姑娘”的故事内在结构由来已久,成为爱情作品的一个大类型。今天,我们在韩剧中可以最频繁地看到它的复活——出身、财富、学识等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的“灰姑娘”,连美貌也不具备的傻呵呵的“灰姑娘”,在与“白富美”的竞争中,却总是可以不战而胜,赢得“王子”的青睐与痴情。

   韩剧之流行,“灰姑娘”之爱情类型功不可没。这种貌似纯情的言情剧,细察简直近乎猥琐——就因为你是个女性,就因为你一无所有,你的爱情大运就好得不分青红皂白?此类型的广受爱戴,也正好说明我们这个年代,“女屌丝”心态是多么的普遍。

   (插播:像陆琪那样的情感专家,就是专门为“女屌丝”们提供意淫勇气的,只可惜他不负责给“女屌丝”批发“王子”,害得她们只是空怀着灼热的幻想熬过漫漫长夜。)

   将《简·爱》当做“灰姑娘”的励志故事,当然是对《简·爱》的误读。《简·爱》没有这么浅薄,它的明智、纯真之处,正在于它认真地去寻求爱情之所以发生与生长的另一种平等基础——如果你认定爱情的发生与生长可以超越美貌、财富、出身、地位这样一些因素,那么请为读者出示一种更为可信的因素!《简·爱》用整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灵魂的共振、眷恋与拯救。究其实,这是灵魂层面的“门当户对”,是一种本质上的平等。

   而我们时下所见“灰姑娘”的故事,不过是用所谓的善良、运气、好人好报之类的廉价的粘液进行投机,涂抹、掩盖掉他们既不相信、也没有能力追问的东西。

 

   (二)《简·爱》之所以被鄙薄

   然而,当时光流转,世俗人生的纷扰纷至沓来之时,我们似乎难免对灵魂这种东西发生一些怀疑。

   怀疑、否定、虚无,这是当我们的思想不够深刻却想假装深刻之时最合身的外套。换句话,一旦披上睥睨一切、怀疑和解构一切的虚无主义的外套,我们就立马显得深刻起来。俗语说,这是人情练达,这是聪明,还有人说这就是智慧。

   少女时代离我远去,多年之后,婚姻中的我再次遭遇《简·爱》,心中已是五味俱陈。我哗哗翻着书页,没有耐心认真看进去,而浮躁的轻蔑之情却此起彼伏。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不,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看到这一段,这被人广为引用的、铿锵有力的一段,我忽然感到难堪。“要是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没有美貌和财富的女屌丝的呐喊,说白了还是把美貌和财富当做自己的死敌。“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就仿佛看到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还是没有能力超越习俗和常规,所以才假想死后的平等。

   发现了这呐喊之后的虚弱,心中不由冷笑。

   而《简·爱》后半部分的结构取向,则越看越像是这种虚弱之下无法隐藏的声声咳嗽。

   简·爱没有美貌,这没办法,那时候还没有整容术,那么作者就努力地让她优雅,以弥补无美貌的缺憾。简·爱没有财富,这个好办,作者拐弯抹角地运用各种巧合,终于让她继承了大笔遗产,使她终于拥有了可驾驭人生、可给予爱的物质资本。

   当然,简·爱不看重钱,她慷慨地将本可独自继承的遗产与几个表兄妹平分。简·爱也没有因为有了钱转而去攀权富贵,而是更加关切着罗切斯特的命运。但是,有了钱,确实使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彻底完成了转换——由一种不平衡转向另一种不平衡,而简·爱终于彻底占了上风。

   原来,《简·爱》竟是一部“女屌丝”逆袭的预言之作?

   爱情,真的可以超越美貌、财富、出身、地位而成为灵魂的结合吗?《简·爱》的内在结构难道不具有自我解构的因素吗?

   自此,我对《简·爱》的轻蔑一直顽固地存在着,并使我一度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人情练达而深刻。

 

   (三)灵魂的相互眷恋,勇者的相互致敬

   今年夏天,因为打算借《简·爱》说爱情话题,慎重起见,重新认真阅读。意想不到的是,它竟然重新打动了我。我曾经的轻蔑情绪转为更加客观的认识与理解,而与此同时,我从中看到了更多可爱的东西,令我心生莞尔。

   二读《简·爱》时,我对罗切斯特与简·爱之爱情的怀疑,三读的时候已经完全解除。换句话说,对于罗切斯特无法爱上英格拉姆小姐,而是深深爱上简·爱而不能自拔,我如今是完全、彻底地相信。

   中年的罗切斯特,人生已经过沧海桑田。青年时代囿于心智的青涩以及家庭与环境的压迫,罗切斯特误入迷途。而为了从迷途回返,他采取了放纵的方式。人要拯救自己的时候,会比较倾向于选择一种轻逸的放纵的方式,企图收到类似以毒攻毒的效果。然而,手段的不正义,几乎就已注定了结果的不理想。所以,罗切斯特的自我拯救并不成功,他的内心期待着一个强大他者的出现。

   当简·爱这样一个没有美貌与财富的少女出现在罗切斯特的视线中的时候,他几乎直觉地洞察到,她就是那个可以拉他一把、助他完成拯救的强大他者。因为简·爱身上有一种睥睨世俗的公正与勇气,有一种不妥协、不纵容的理性精神,而这也意味着她拥有丰富的灵魂生活。

   罗切斯特其实也是一个强者。在充斥着各种世俗观念的现实世界,他之所以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浮华之后又总是陷入焦虑,浑身不得劲儿,盖因为他有着与世俗不合拍的灵魂追求。他的自我拯救虽然没有完成,但他从未打算放弃。

   当这样一个强者,蓦然瞥见另一个强者的时候,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惊喜激起了什么样的波澜。他用一种不乏乖戾的态度,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波澜,而对简·爱进行一步步的细心考察,直到确信自己的直觉没有偏差。

   强者也有自己的软弱与孤独,作为强者的罗切斯特,需要一个同道和支持者,他确信这个人就是简·爱。而与简·爱结合的本身,又是他与世俗决裂、完成彻底自我拯救的最好确证。

   “强者”这个说法,容易引起歧义,其实我不如换个说法,叫他们“勇者”也许更为恰当,勇于冲破世俗力量的束缚而努力寻找生命终极价值的人。

   美貌与财富本身,当然都是好的。但对于罗切斯特来说,如果美貌与财富没有附着于一个高贵、丰富的灵魂,那么后者就会让前者黯然失色。所以,在罗切斯特的内心中,简·爱与英格拉姆小姐的价值衡量最终是没有悬念的,罗切斯特所要突破的不是自己的内心,而是世俗的习惯势力。最终,这一点也不在话下,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爱情,似乎已经无所阻碍。

   但就在此时,罗切斯特拥有一个疯人妻子的惊天秘密被揭晓。于是,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结合,遭到最强大的世俗力量的痛击。

   此时的他们如何选择?对我来说,这是这本书最值得咀嚼的地方了。

   有人说,这不就是已婚老男爱上小三的故事吗?如果我们局限于“出轨”和“小三”这样概念化的思维牢笼,并以此进行千篇一律的道德审判,我们就无法更深入地逼近一个具体“案例”的本质。

   罗切斯特当然是有错的,错在他的隐瞒。这证明他确实还不足够强大,因为隐瞒就意味着纵容和恐惧。但罗切斯特的苦衷难道不是很值得同情吗?多年来他已经深受这个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婚姻的折磨,然而他没有任何完善的解脱之道。难道他就应该彻底接受欺骗与死亡婚姻的打击,死守着完全疯掉的妻子而让真爱的人从身边错过吗?如果这就是道德的话,那么这样的道德又何其残酷与血腥?

   当简·爱拒绝跟他结婚之后,他请求简·爱留在他身边不要离去,我并不觉得这要求非常丑陋和自私。如果两人真爱,那个欺骗的、死亡的婚姻也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存在,何以就能扼杀真爱?不就是不能结婚、不能有世俗认可的名分吗?何况,罗切斯特的这一要求,不但是为自己,更是为简·爱。

   这时候,简·爱的取舍非常耐人寻味。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相爱,本来就是对世俗的挑战,但面对婚姻这个世俗框架,简·爱却完全臣服了,并举起了“不当情妇”这一道德盾牌,因为这关乎到她的尊严。道德、世俗、尊严都照顾到了,在此处,简·爱的选择完全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

   但是,不能不令人质疑的是,这样的选择,是对真爱的最好阐释吗?

   在我看来,当然不是。

   但,假如简·爱选择留下来呢?——呃,天哪,罗切斯特的自我拯救如何完成?

   至此,简·爱选择离去的最大的合理性显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罗切斯特完成彻底的自我拯救。

   正是简·爱的个性中那种不妥协、不纵容的理性精神,使她在面对两难选择时,可以狠心对待自己、对待爱人。这样,也才给了罗切斯特继续进行自我拯救的机会——你必须勇于面对最不堪的现实,你必须被剥夺一切,用沉重的方式(而不是轻逸的方式)赎罪,以换得灵魂的根本拯救。机会很快就来了,疯人妻子纵火烧毁桑菲尔德庄园,罗切斯特不但失去了一切物质财富,而且在救人、救火的过程中失去了健壮、健全的体魄。当然,疯人妻子也死了,罗切斯特变成了彻底的自由身,任何的世俗障碍都已消除。

   继承了遗产之后随魂魄之指引而归来的简·爱,对于已经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毫无嫌弃之情。一番沧海桑田之后,两个灵魂的相互眷恋依旧完好无损。

   《简·爱》的结尾之处,啰嗦了不少他们的幸福生活,但我只关心一件事情:这一对儿soulmate终于可以相伴了。

 

   (四)soulmate何处可寻

   Soulmate,现在是个时尚的词儿,但它其实并不新鲜。综观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对于soulmate的最好阐释,大概就是中有《红楼梦》,外有《简·爱》了。

   如果不懂得soulmate的内涵,就不可能读懂《红楼梦》;如果不相信soulmate的可能,就只能把《简·爱》当做童话。

   Soulmate当然不是谁都有可能遇到的。因为所谓遇到,靠的不是天上掉馅饼的运气,不是祈祷老天爷派个好男人空降到你身边。所谓遇到,不过是“成为”的另一种表述而已,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才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想遇到soulmate,你自己首先要是有soul的人,有深刻的、丰富的soul生活的人。只要你“成为”了这样的人,与你共振的另一个soul就会循着吸引原则,于冥冥之中与你靠近,然后两个soul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而屌丝只配遇到屌丝,永远与soulmate无缘。

   在一个生存如此物化的年代,追求soul生活是一种另类的奢华,但是真正领略过其中美妙的人,从不会后悔自己的追求和努力。

   童年和少女时期,对于爱情的大胆幻想,曾是我的生命意志的支撑。而沧海桑田之后,我已经看透纵情即纵欲的本质。但看透之后,不是睥睨一切、怀疑和解构一切的虚无主义,却是无可摧毁的纯真。

   努力做一个强者和勇者,在追寻生命之真谛的路途上,遇到同行者,相知相伴,穿越情的丛林,抵达爱的故乡——这是何等无可替代的美妙。

 

分享:

4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翔的小乌龟: 转:《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说:“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
《简爱》,我的爱本身不贫穷,我仍然有爱人的权利
何红侠 | 尊严不可无
简爱主要内容及常见考题
我对你深爱,你对我喜欢
你要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的活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