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kanshu」看书有道」

「本期推荐书籍」

张爱玲《倾城之恋》

「推荐理由」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作,也是张爱玲最为倾心的作品之一,一对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在其笔下却独有一种韵味和情致。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书评分享」

「张爱玲小说名著《倾城之恋》」by春秋文子的新浪博客

在决定做这本书的分享推荐时,看了很多很多的书评,但是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直到看到这篇。但原文篇幅太长,考虑到大家的时间和阅读耐心,所以只精选了其中一段来做分享,如果想看全文的可以发送消息“张爱玲小说名著《倾城之恋》”,就可以收到全篇阅读咯。

作为一个女性,张爱玲是不幸的。胡兰成给了她爱情,赖雅给了她婚姻,最终爱情背叛,婚姻被带进了坟墓。张爱玲将自我人生的凄惨爱情移植给她笔下的都市男女,十里洋场的光怪陆离中尽是一幕幕爱情的悲剧。《倾城之恋》似乎是个例外,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白流苏,一个离了婚死了丈夫风韵犹存的遗老千金,一个风流倜傥视女人为脚下泥的海归阔少,一场战战兢兢费尽心机苦心经营的恋爱,最终一切都被战争的流弹炸断了故事的尾巴,香港的沦陷成全了他们——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在张爱玲的眼中,这绝非安徒生童话里所讲的“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哪怕已经千疮百孔的安宁。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一座繁华都市的陷落只为成全一段若隐若现的爱情,这爱情负载了太多的人道主义灾难,更可悲的是,张爱玲从这不能承受其重的爱情中看到的是一种不确定,而非永恒。“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爱情里的诺言像谎言一样可怕,张爱玲是深受其害的。对于胡兰成,她曾经得到千万人之中遇见唯一的人的欢悦,她曾经得到千万年之中守住恋爱一刻的永恒,但欢悦无永恒,永恒无欢悦。因此在她的小说中,哪怕是虚浮的完美结合她亦要毫不留情地揭开爱情虚伪的面纱,以苍凉犀利的笔锋划破谎言的喉管。白流苏的故事也许刚刚开始。

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张爱玲的女性主义写作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身心的压迫和精神的禁锢依然潜伏;另一方面,现代文明的进程推动了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和女权运动的兴盛,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社会存在的矛盾导致了张爱玲性格的双重性。她不惜一切代价极力摆脱世俗的束缚争取女性尊严和自由人格,却又不得不在男权至上的威逼中承认现实直面女性悲剧式的人生处境。在17岁的豆蔻年华里,她曾义愤填膺地痛诉:“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人突然结婚。”但在她的小说中,女性无论老、少、美、丑、贫、富,都是情欲和物欲的奴隶,逃不过苍凉的命运。最终张爱玲在抗争与妥协的矛盾中煎熬,成就了她悲壮独特的艺术风格。

白流苏是张爱玲性格冲突的统一体,是女性主义矛盾斗争的载体。“一个女人在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白流苏面对家族的唾弃而生发如此的感慨,反映了女性将个人尊严和命运转折寄予男性的无奈的命运选择——女性只有作为男性的附庸才能体现其价值存在。与张爱玲同时代亦声名鹊噪的女作家苏青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篡改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戏讽之中容藏无尽的凄凉与悲哀。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折射了人性的残酷,是对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控诉,。

在一场类似战争的恋爱中,白流苏最终胜利了,张爱玲却以冷酷的笔锋扼杀了胜利的喜悦——“他爱她,这毒辣的人,他爱她,然而他对她也不过如此。”范柳原在婚姻前退缩,在对平淡的恐惧中打颤,将白流苏的悲剧命运从家族的背弃中拯救出来又轻易抛入了婚姻爱情的黑暗中。“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给旁的女人听。”一纸婚书仅仅是作为他的妻子的身份的象征,是依附价值的外在证据,幸与不幸、爱与不爱已经无关紧要了,白流苏的悲剧命运一直在延续。

女性在悲剧中煎熬,女性主义将在煎熬中挣扎反抗。白流苏作为女性主义的化身亦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她在精神上寻求一种独立和解脱。非露骨的表情示爱,非妓女式的投怀送抱,张爱玲塑造的白流苏有着贵族的气质和淑女的风范——冰清玉洁,谨慎敏感。她虽为得范柳原的爱而煞费苦心,却在僵持等待中做着无声的反抗,追求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希冀“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白流苏寄托了张爱玲美好的人生愿望,是女性主义的一种理想的归属。

「更多书摘」

①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么贱。

②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③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④他爱她,可是他对她也不过如此。

⑤柳原叹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怆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柳原笑道:“你打算替我守节么?”他们两人都有点神经失常,无缘无故,齐声大笑。而且一笑便止不住。笑完了,浑身只打颤。

⑥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⑦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

⑧你年轻么,没关系,过几年就老了。在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

⑨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了也怪难为情的。

⑩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堵墙根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