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唐传奇《聂隐娘》到《刺客聂隐娘》:别睡了,起来看硬核!

上节课从裴铏的唐传奇《聂隐娘》

讲到侯孝贤导演获戛纳大奖的

现代电影

《刺客聂隐娘》



正好和我们从深圳博物馆看

的《煌煌巨唐》巧妙衔接在一起

《刺客聂隐娘》里的主角是魏博节度使

田季安

那个被纸人害死的是他的父亲田承嗣


现在的河北大唐晚期胡化严重

被三个藩镇分割

魏博是其中的一个

找找魏博在哪里



(这是田季安)


田承嗣曾是安禄山手下的一名大将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12月16日

我们上课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5日

中间隔了1263年又一天

好奇妙的巧合




107分钟的片子

放片前老师提醒

可能会困

会想睡觉

因为节奏很慢

台词很少

打斗也不激烈

甚至演员脸上的表情也很平淡



没有讲的小秘密是

老师在备课前

刷第二遍时

中途睡了一下



课堂上
午后昏暗的光线下
几乎半天不动一下的银幕
有风声鸟声驴叫马鸣
看得是真山真水
听得也是真风叫真马鸣


天气不冷不热
桌子那么值得信赖
果不其然
一个接一个昏睡
你方眯罢我接着伏倒
老师和家长推了这个推那个
提醒他们实在困了
可以到后面站着看
不要睡
起来看硬核——


设想如果在电影院看这部片子
估计半个小时以后有人要回家
也有人就地直接睡过去
说实话
《刺客聂隐娘》
真的是睡觉的好背景
舒淇曾总结拍片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等”
等云等风等光影等鸟鸣

失眠的同学不妨一试
亲测有效


电影看(shui xing)
灯光亮起
进入唐传奇《聂隐娘》环节
1700多字的文章
一人读一段
醒醒神——

裴铏写得实在太精彩
故全文实录如下
同好者可顺便一览





《聂隐娘》传奇      唐  裴铏


    聂隐娘者,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年方十岁,有尼乞食于锋舍,见隐娘,悦之,云:“问押衙乞取此女教。”锋大怒,叱尼。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及夜,果失隐娘所向。锋大惊骇,令人搜寻,曾无影响。父母每思之,相对涕泣而已。

  后五年,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尼亦不见。一家悲喜,问其所学。曰:“初但读经念咒,余无他也。”锋不信,恳诘。隐娘曰:“真说又恐不信,如何?”锋曰:“但真说之。”

  曰:“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几里。及明,至大石穴中,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猱极多。尼先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能于峭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尼与我药一粒,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可断。逐令二女教某攀缘,渐觉身轻如风。一年后,刺猿猱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三年后,能使刺鹰隼,无不中。剑之刃渐减五寸,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受以羊角匕,刀广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至瞑,持得其首而归。尼大怒:‘何太晚如是?’某云:‘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尼叱曰:‘已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某拜谢。尼曰:‘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抽之。’曰:‘汝术已成,可归家。’遂送还,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见。’”

  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锋已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

  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数年后,父卒。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

  如此又数年,至元和间,魏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悟不协,使隐娘贼其首。隐娘辞帅之许。

  刘能神算,已知其来。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跨白黑卫至门,遇有鹊前噪,丈夫以弓弹之不中。妻夺夫弹,一丸而毙鹊者,揖之云:吾欲相见,故远相祗迎也。

  衙将受约束,遇之。隐娘夫妻曰:“刘仆射果神人。不然者,何以洞吾也。愿见刘公。”刘劳之,隐娘夫妻拜曰:“合负仆射万死。”刘曰:“不然,各亲其主,人之常事。魏今与许何异。照请留此,勿相疑也。”隐娘谢曰:“仆射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知魏帅不及刘。刘问其所须。曰:“每日只要钱二百文足矣。”乃依所请。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后潜于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后月余,白刘曰:“彼未知止,必使人继至。今宵请剪发系之以红绡,送于魏帅枕前,以表不回。”刘听之,至四更,却返,曰:“送其信矣。后夜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之首。此时亦万计杀之。乞不忧耳。”

  刘豁达大度,亦无畏色。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良久,见一人望空而踣,身首异处。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

  隐娘曰:“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能从空虚而入冥,善无形而灭影,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但以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余无逃避处。”刘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闻项上铿然,声甚厉。隐娘自刘口中跃出,贺曰:“仆射无患矣。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

  自此刘厚礼之。自元和八年,刘自许入觐,隐娘不愿从焉。云:“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但乞一虚给与其夫。”刘如约,后渐不知所之。及刘薨于统军,隐娘亦鞭驴而一至京师柩前,恸哭而去。

    开成年,昌裔(此处作刘“昌裔”而不作刘悟)子纵除陵州刺史,至蜀栈道,遇隐娘,貌若当时。甚喜相见,依前跨白卫如故。语纵曰:“郎君大灾,不合适此。”出药一粒,令纵吞之。云:“来年火急抛官归洛,方脱此祸。吾药力只保一年患耳。”纵亦不甚信。遗其缯彩,隐娘一无所受,但沉醉而去。后一年,纵不休官,果卒于陵州。自此无复有人见隐娘矣。


从原著到电影剧本

十年磨一剑

三年写剧本

中间发生了什么




1700字的《聂隐娘》
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传奇故事
如果导演依葫芦画瓢
当然也是佳作
但是导演拍电影就跟大家写文章一样
都是胸中有话
不吐不快
这部《刺客聂隐娘》分明是
借别人的壳
浇自己的胸中块垒
翻开一块跟拍的
谢海盟的《行云纪》
才发现只剧本就写了三年
场外的谢海盟明明跟剧本中的聂隐娘同为23岁
写完剧本海盟已经26


看完书中一改再改的剧本

再对照电影

才发现电影只是浮出水面十分之一的冰山

十分之九的储备统统被隐藏在冰山之下

导演蛮狠心

下得了手




侯导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拍聂隐娘
为什么讲唐藩镇割据的背景
大有深意
深入侯导十年前动念拍片的台湾
寻找答案
2004年台湾大选
离奇枪案
局势瞬间扭转
年尾的立法委选举
蓝营扳回一局
台湾整个族群被蓝绿两营撕裂
侯导面对此情此境
发起了族群平等行动联盟
试图跨越政党层面
上升到族群同盟
弥合台湾社会的裂痕
不承想
他被蓝绿两党同时批判
陈文莤愤然不平代为声援



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

侯导拍这部影片跟他的这段经历有直接关系

但台湾孤悬海外

历史的年轮转了千年

面对的争端仍一如从前

没有谁能躲得过

也没有谁能真的不思量



电影就跟任何文学作品一样
一旦完成面世
就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
BUT
不管什么样的解读
都要基于对创作者的尊重
你可能看不懂
可以不喜欢
可以批评
但不要谩骂

影评不是情节和故事的复述
而是要意见和观点
言之有据
有理有节
不要贪大求全
可以小角度入手
从自己最感兴趣的环节落笔
然后连缀成文

影评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新题材
不过所有的文体都是一个筐
说到底
影评也是要你的体验观感意见
陶睿的作业有着独特的眼光
她走过的路
看过的书
喜欢的东西
统统在她的这篇影评里
写作从来不单是技艺的事儿——


《刺客聂隐娘》:一个人,没有同类       作者:陶睿



      「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在阅览器里搜了一下“一个人,没有同类”。才发现原来有同名推广曲。还是龚琳娜唱的。


一个人没有同类 龚琳娜 - 一个人没有同类

       昨天重新看了一遍《刺客聂隐娘》。唯一记住的两句台词就是“一个人,没有同类”和“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

        算了一下,应该已经是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也不出所料的第三次睡着。看的很困难,但是打起精神看每一个镜头,都美到极致。一个半小时,说的台词两只手数的过来。除了片尾有一段类似唢呐又不是唢呐的曲子之外,连首配乐都没有。我也是个算闲的,看的好莱坞电影也不算少,要不就是翻出好多年前的悬疑电影来看,前者当然是三分钟一个小高潮,五分钟一个大高潮的,后者基本也是剧情翻转翻转又翻转。

       突然再看一遍这部片子,就像读海明威的小说一样,连描述都没有几句,得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一句台词的琢磨,才能看懂下边的故事。

看了一遍台湾版的预告片,镜头还都是彩色的,山水像上了色的,不像正片里大片的黑白。



      之前在中国美术馆的时候,看了一个展厅又一个展厅的各种色彩缤纷的插画,好像在听摇滚乐一样,突然走到山水画的展厅,黑白,或者一点点的青绿色,脑子里的音乐就被暂停了,换成了水流声,鸟叫声还有青蛙哇哇的叫声。

电影前面一大段都是纯黑白的,三年前我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还思考为什么2015还会有人拍黑白电影。后面有了颜色,也是对比度调低了很多,山就是黑色的,天就是白色的,稻草是暗暗的土黄色。

       我喜欢各种色彩鲜艳的东西,彩虹,糖果,花,调色盘,黑白会让我感觉很压抑,除了国画里的黑白,我总觉得画纸外还有更多宽广的东西。


       

         这部电影也是一样。黑白正好符合聂隐娘的“一个人。”

         聂隐娘应该是绝情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是她又是斩不断人伦之情的,见大寮小儿可爱,未忍下手。不肯杀掉田季安,说着原因是怕魏博大乱,就连道姑最后主动挥刀刺向她的时候,她都没有杀掉道姑,只是后者的衣服上多了两道剑痕。她的绝情和留情一半一半。

        整部电影最喜欢的一段是聂隐娘刚回家的时候,回忆娘娘教他抚琴,然后读的那一段《鸾鸟诗序》。


       

       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

       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可惜不过是,一个人,没有同类。



老师点评:阅读是需要门槛的,看电影也一样


       王老师发来陶睿这篇没有题目的影评时,有点抱怨和不满意,她觉得陶同学的脑子里都是图像和感觉,比如能从黑白片联想到看国画的感觉,音乐从摇滚到水声叮咚,这一点很精彩。就是没观点,没看法,因为不明白道理,所以讲不出道理。

        我倒没这么觉得。

        陶睿一向是感性的,形象的,通感很好。

        这篇影评虽然按严格的意义上没有讲什么观点和道理,但是“一个人,没有同类”的主题,她get到了。还有道姑公主教诲的“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她也没有错过。

       她写的看了三遍睡了三遍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看的很困难,但是打起精神看每一个镜头,都美到极致。”这就是老师强迫你们看美的东西的原因。

        就像阅读是需要门槛的,看电影也一样,把电影看懂,看明白,其实并不容易。

       《刺客聂隐娘》里的历史事件,中央和藩镇的争斗背景,甚至公主降嫁时嫌破旧的翟车长什么样子?后来换上的金根车又长啥样?老师都一一剖清。

       陶睿在电影中简洁利落地把电影的样貌讲清楚了,又把自己的观感说得很文学:从电影到海明威的小说,从开头的黑白到后来的彩色,讲自己在中国美术馆看画的经历,她个人的喜好,有独特的见解。

     她讲聂隐娘的绝情和留情一半一半。极准。

     鸾鸟诗序中的故事是最有画面感也最悲绝的,陶睿的文章以此开头,以此收尾,首尾照应得上。

        鸾鸟可以是降嫁魏博的公主,也可以是没有同类的聂隐娘,更可以是被蓝绿两营同时攻击的侯孝贤。

        陶同学首次写影评,有新意,有自己的见解,已经很好了。

        所谓好影评要的不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吗?陶同学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在这篇影评里出现了,写作从来不单是技巧的事情。

        另据王老师透露,这篇影评是她用外卖的一份咖喱饭换来的。

经验宝贵,实测有效,供诸妈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人没有同类(电影《刺客聂隐娘》推广曲)
电影 刺客聂隐娘
[电影]刺客聂隐娘
如果你没看过这些,怎么能看懂《刺客聂隐娘》?
影向标|14位影评人解读《刺客聂隐娘》14个镜头
刺客,还是红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