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条故事|“创作可以无意识,但不能无意义”——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系青年教师翟羽佳专访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位集美丽与才华于一身的青年教师,她就是我们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系的老师翟羽佳!


教师个人简历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教师

201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导演专业

2015年毕业于美国DREXEL UNIVERSITY艺术管理专业

曾任爆笑话剧《初恋是个仙儿》执行制作人

80后集体怀旧话剧《李雷和韩梅梅》执行制作人

北京嘉比德文物公司活动策划人

《跨界》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策展人

“漆器·China”文物收藏展 策展人

2017、2018年度中国美术学院联欢晚会 总导演

 



她专程为同学们写了一封信

来分享她对大学生活的看法

来美院任职至今将近两年。相比较大学和研究生加起来那6年的经历,这两年显得格外短暂却不仓促,可以说是迅速自我成长的关键点。

 现在让我聊曾经学生时期的经历,一时不知该从哪里说起,因为对我而言,人这一生都是学生时代。不是我进入了社会,为人师或者以后为人妻为人母我就彻底毕业了,我就能说自己是个大人了。想跟大家聊聊我对所谓“大人”的定义:在我看来,所谓“大人”不是磨平了棱角拔光了刺、不是满嘴的道理、更不是告别了理论上的校园时光就算是个“大人”了。大人,是大气仁慈宽厚的人;大人,是可以包容“小”又能直视“大”的人;大人,是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且为什么要这么做的人。虽然我不敢说自己已经是个成熟又成功的大人了,但我一直和你们一起在这条去往大人的路上努力奔跑。

记得刚进美院的时候,正是油菜花疯长的季节,满校园的黄绿色让一切看起来生机勃勃。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个长满长青藤,夏夜充满烟火气的北方校园。当年我读书的时候中戏还没有新校区,所有老师学生都聚集在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里那个比美院南山路校区还要小的校园里。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培养出了中国一大半的专业戏剧工作者,人很少但是每一个人都散发着无限的光芒。如果要我说北京哪里最亮,那一定是中戏夜晚排练室的灯光了。那个时候不管是哪个系的同学都是要上导表课的,而排练室就那么几间,能不能抢到全靠人品,还有就是和排练室门卫阿姨的关系。每天下课后的21点到早上6点之间,整幢排练楼人声鼎沸、灯火通明。现在想起来,所有在那幢楼里排练过的剧情好像就是我们这一生的缩影。哭过、笑过、争吵过、被骂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着。

在我看来,美院和中戏很像。都是艺术生,一样的“怪”,一样精神丰腴又年轻,一样满腹才华,一样为了能让作品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熬夜赶工,一样时常饱受非议却依旧想坚持自我。这样的人聚到一起才能擦出火花,才会产生所谓的创意。没有人可以定义艺术,艺术本身是向内的,艺术存在的意义才是向外的。特别喜欢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的一段话“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那作为艺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它都要让人可以感受到艺术家本身想传递的能量。作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和学生们一起探索能量的发生、构成以及可达到的效果。艺术之间是互通的,无论是音乐、戏剧、电影、美术还是舞蹈,其实都是用某种形态让人有画面感、故事感以及对话感。所有形式的艺术都需要观众,进而就有了显性和隐性的交流,用艺术作品与观众产生关联并进行对话是高级的也是复杂的,所以在教学理念中,我推崇立体教学。以点穿线,由线建面,最后通过面组合成不同的立体结构。

   我用《艺术创作与展示》这门课程作为教学案例谈谈立体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法。美院的传统是所有学生在基础部念完大一后才会分到各个二级分院,这一年的临摹和写生使他们的基础绘画功底大大加成,可同时又是让他们丧失部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年。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进入美术学院后的知识储备量仅仅局限于美术本身,而对于相关文学领域、社科领域以及其它艺术领域的认知依然停留在高中。这样一来,对于创作而言,他们只会模仿借鉴已有的美术类作品,却不曾挖掘已存在的优秀作品背后的创作思路以及知识结构。所以当我问他们什么是创作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大致说出那么几点对于创作这件事儿的自我理解,但当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时却毫无思路。第二个严重的问题是美术生少有团队合作精神,从学画画开始就是一个人一张画板,这样就只有单线交流而非多种想法相互碰撞从而引发思考及辩论。基于以上两点,《艺术创作与展示》这门课程在一开始就进行了分组,大家通过类似于拍卖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挑选各自欣赏的组员。这个阶段主要是了解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特长,有效的让学生了解拍卖流程的同时对课程产生初步兴趣。接下来我规定了一个很宽泛但又非常考验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目《爱》。学生们想出了一万种爱,却不知道要如何在作品中呈现。我问“:有哪些的创作原点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举手的寥寥无几。所以我留了个需要大量阅读的作业,让每一组的同学去找与爱相关的诗歌、散文、小说、电影、戏剧、音乐或舞蹈。与此同时搜集自己所喜爱的与“爱”这个主题相关的现有艺术家作品。通过学习和阅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现有的不同艺术形式和搜寻有关“爱”的感知。我希望学生们能在其中找寻到某些与自己相关联的故事、情感或者情绪。在此后,各组分别讲述了初步构思与创作内涵。其中,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无法从自我出发和不知道怎样将想法落实到创作中。我采用了每组依次演讲,其他组提问和提建议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组员之间的合作性和积极性,而且能让全部学生一同动脑,交换思维方式。在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我引入了策展的相关基础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策划一次展览的难度、策展的步骤、展览的多种方式、展厅布置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将所有作品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内在与外在关联。在布展前每一组都需要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完成一本完整的策划书,其中包括:思路导图、作品简介与内涵、创作草图、展厅布置图、工作时间表、展览预算以及策展人的话。这份策划书就像是一根线编织的网,将从创作到展示的全过程连结到一起。从一个点辐射出去找到相关线索,再将线索组合起来成为事件或现象,最后将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这门课程不是要去教会学生任何技法,而是培养他们掌握一套完整的思路并拓宽视野。当展览开幕,学生们面对自己用心去创作并布展的作品时,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太阳。这些光芒耀眼又坚定,照亮了他们艺术创作之路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让别人喜欢自己作品的前提一定是让自己先喜欢,创作可以是无意识的,但不能是无意义的,人也一样。人总是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学习固然是人终其一生的课题,但是如今毕业二字更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崇高切口。有篇文章曾经提到过:“所有的动物里,只有人是开放的,或者说是敞开的;人的时间须敞开的,人的时代,也须敞开,每一个人所走进的时代,也须敞开。”在大学时光里,可以攀爬探索的不仅仅是书本,将自己局限在被动单一的求知路上,那么你可能会感到窒息乏味,其实路边的风景值得驻足,所以谈上一场恋爱似乎听起来也不错。生命的意义是多元的,当我们无法深入就不具有评判的资格,故而何谓成长?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自我探索与反思,比起在角落中独自苦恼,我更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站在人前自信从容的底气,不羞愧于反思人生的意义。

 最后想描述一个我记忆深刻的故事场景。在抗战时期的茅草屋里,一名老教授因为雷雨声过大、四处漏雨而无法继续讲课,他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静坐听雨。

 现在,我想把这四个字送给你们。




刚一开始和翟老师相处,

或许大家会觉得

她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

但逐渐相处之后

其实大家会发现

她在业余是个

非常可爱有趣的女生,

要是我不说大家

绝对不会发现

她是我们的老师








她的课堂是这样的,

大家都在激烈的讨论着,

思想的碰撞时翟老师课堂的特点





同学们对翟老师的印象


初见翟老师是在学生会里,当时她负责学生会的活动统筹与安排,当时就觉得她是一个很棒的老师,后来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会发现她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幽默风趣,兴趣涉猎也很广;她还是一个有强烈个人特质和个人魅力的人,无论是对待工作和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与节奏,她与同学的相处也更多是朋友的关系,她喜欢与人交流,她会时常在很多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建议和帮助。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学生会主席 胡果蒲



翟老师是一个很酷的老师,她上课的方式很特别特别的,从来不会限定上课的地点和形式,无拘无束。总是能想到很有趣的方法激励我们,比如分组讨论、讲演创作思路之类的……上她的课是会感觉很轻松愉快的,但是确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学期结束就没有多少机会上到翟姐的课了,想想就觉得可惜。

------  16级教师教育学生


虽然跟翟老师接触的不多,但是翟老师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每次翟老师的出现总是会成为人群的焦点。她发言是铿锵有力,做事干练,活力四射,与学生们的相处也十分融洽。给我的感觉她是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一个集合体。

———— 17 专升本同学


翟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翟老师的上课方式特别容易被我们年轻人接受,而且她很好的为我们拓展了视野,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式,个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棒,很酷的老师!

————16级公共美术教育学生

翟老师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位好朋友的形象,她授课的方式并不是一味的做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我们形成一个成熟的逻辑去完成我们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她的教学方式

————16级公共美术教育学生

工作翟的精彩瞬间




不论工作还是生活

翟姐都是一位认真投入的人

是不是感到了

一丝反差萌呢!





主题展《puzzle》




在翟老师是的教学引导下

同学们发挥各自的专业技能

完成了一次完整的

作品展示





最后小编将引用

翟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何谓成长,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

自我探索与反思,

比起在角落中独自苦恼,

我更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站在人前自信从容的底气,

不羞愧于反思人生的意义。”

看完翟老师的介绍,

是不是有种想上她课的冲动呢?


供稿: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编辑:朱铭瑞

校对:吴诗倩 

审核:团委 


如何投稿

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信邮箱

tw@caa.edu.cn
小伙伴们可将美文发到该邮箱,

务必注明作者和联系方式,

我们期待你的投稿哦~


 

  喜欢就加入我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美院教授李睦: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致敬经典」潘行健:我的老师刘其敏
上好“云上的美术课”
列宾美术学院2016年教师雕塑作品展【Академияхудожеств выставк...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取得可喜成果
书画天下 湖北美术学院2014年度教师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