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犹忆故园纳凉时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管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征稿启事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作 者 简 

     李小林,笔名明月照酒,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英山县优秀教师,喜爱写作,在各级各类报刊、阅读平台发表文章(含诗歌)200多篇(首);在三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先后创办了涟漪、烛光、甘棠雨三个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受到了一致好评。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犹忆故园纳凉时


李小林

    小城一到夏天,特别的炎热,尤其到了傍晚时分,每一块水泥砖都吐着热气,一股股热浪在座座高楼狭小的间隙里翻滚升腾,置身其间格外闷热。窒息时,总想找一个心静得下来的地方或纳凉或安睡。
     我想起了儿时的乡村,每到那个“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夜晚,数星星,听故事,摇着蒲扇追赶着萤火虫,该是多么惬意啊。
     我的老家在鄂东北英山县西河边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依山傍水,绿树婆娑,百鸟和鸣。不管走多远,故园的夏夜都永驻我的心间。
   夕阳甫一下山,凉风就从西河的河面上吹过来,丝丝凉意拂在脸上,好像也拂在心上,舒服极了。这时,每一个闷在家里的孩子就纷纷冲出家门,把白天晒得滚烫的公用的禾场打扫得干净之后,就到村前的小河里舀来一盆盆清凉的河水,一瓢瓢泼洒在平整的禾场上,禾场一阵沸腾的烟雾之后就平静凉爽下来,然后大人们搬来竹床或背来门板放在两条长板凳上架好,用洗得干干净净的湿毛巾逐一抹干净,像搭好的戏台一般,干干净净地等候着收工的大人吃完晚饭来纳凉。
   说它是纳凉的乡村戏台,也不为过,那时,我们乡下没有电灯,没有电扇,更不用提电视和空调了,但是,那个夏夜因为有一批“纳凉明星”的陆续登台,我们的每一个夜晚都沁凉而美丽。
    说到故园纳凉,我就想起了国良表哥,其实国良表哥不是我们一个小山村的,因为西河百里换新天,河道西移,西河边多出了很多的沙田,荒芜了可惜,大队就每个小组分一点,国良表哥家分得了八分田,插秧薅田割稻常常要从我家门前经过,湾邻喜欢国良表哥的鼓书——《薛仁贵征东》,所以,只要是国良表哥经过,蒲扇凉茶是早为他准备好了的,有时一碗葫芦刀切面也为他临时打尖,大家不图别的,就想听听他的鼓书,一边纳凉一边倾听最解劳动的疲乏,表哥也知道,那时家家并不富裕,一碗面,一碗茶,那是待客的,想听他说书的这点想法他是十分理解的,有时挑秧时他就把那小红鼓随担担过来,因为方便,他很喜欢临时放在我家。
    傍晚,一海碗葫芦刀切面后,表哥就在禾场中间小鼓一架,不要我去逐家呼喊,开场一通鼓响,就吸引着四面八方急促而至的脚步,大家挤挤挨挨的人头密似天上的星星,表哥先唱一个小段子,要么是忠孝传家,要么是和睦邻里,也有劝人吃苦的励志故事,就像清凉凉的泉水汩汩而出,直入我干涸的心田。纳凉的人个个竖起耳朵,薛仁贵为人正义,打抱不平的形象如在眼前,听得津津有味时,表哥猛一击鼓,“啪”的一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因为湾邻第二天也要下畈,望着偏西的月亮,尽管纳凉的人都意犹未尽,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禾场。
    纳凉时,还有一个核心人物要登台,那就是我的三爷,三爷是个传奇人物,纳凉时听他讲传奇那是必须有的科目。三爷人高马大,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到过那时我还没听说过的很遥远的地方——西藏。三爷说援藏不是儿戏,国家把你派到西藏,是瞧得起你,你往西藏高原一站啊,你就是国家大干部,要好好干,自己因为太潇洒,所以在异域他乡格外显眼,一个已有家室的美丽女子看上她了,但好像被对方的丈夫发现,怕有不测而影响不好,三爷一口气从西藏跑回,听他讲述一路上翻山越岭的传奇,很有吸引力,他有时学豺狼嚎叫有时做鬼哭状,三爷总讲得津津有味,虽是悲剧,但他一讲起来也很有几分自豪感,讲累时三爷只是偶尔叹一口气,“遗憾哪,好多好东西都没带回”,怕冷的缘故,三爷只带了一床藏毯,至今还保存完好,像是三爷的故事一样,永远新鲜。
    纳凉时,最不能忘记的是继刚哥,继刚哥长得潇洒,而且格外有才气,很会谈吐,会唱会写,因为地主家出身,升学就无望了。傍晚,比较郁闷的继刚哥就掇一靠背小椅子,禾场边一坐下来,他的二胡就悠扬起来了,继刚哥拉二胡的历史不短,他喜欢拉黄梅调《娘劝女》,有时一边拉一边唱,有时婉转有时高亢,有时高兴有时悲戚,二胡曲子拉完了,我喜欢纠着要听继刚哥讲故事,他喜欢讲《牛郎织女》和《三笑》,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课本之外的善良的织女和风流的唐伯虎。当然,今天,我喜欢偶尔用二胡来一曲黄梅戏也与当年纳凉分不开啊。
   每天晚上的纳凉也是小村一次小小的聚会,听继先哥谈天气,看星象,继先哥能预知哪一天下雨,哪一天多云,他喜欢趁着天气早早安排农事,如哪家的秧田要灌水,争取不插八一秧,哪一家的秧苗要接肥,他会逐一吩咐安排;他的安排没结束,道干哥喜欢中途插一句,要么说后天要去送一个升学礼,一下子把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于是大家一起掰着指头数哪几家孩子今年升学,哪几家孩子争气,很会读书,贴的奖状最多,于是我们这些读书的孩子就被湾邻们一一点评,今天想来,这对我的读书和进步该有多大的激励啊。
   五叔最会“挖古”,总喜欢把李氏家族的历史大事数来数去,他常说我们“道”字辈的这一代人还要加倍努力,“明”字辈的明儒、明奎、明星、明夷等叔叔都很吃苦,很会读书,说到这里,湾邻们就会想起远在台湾的明奎叔和东北辽宁的明星等几个叔叔,此时,远望着天上的星星,大家顿时也有了几分相思。
   母亲最贤惠,总把泡好的大碗茶准备好,她不怕麻烦,很喜欢替每一个纳凉客一一斟上。母亲很喜欢那些能说会唱的文化人,很多时候她轻摇着蒲扇,听躺在竹床上的我唱歌,我最爱唱《洪湖赤卫队》和《闪闪的红星》里的歌,记得一唱到韩英狱中对着母亲哭诉的那一段“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葬在洪湖边”时,母亲都要停下蒲扇或者轻轻的拍打一下我,她不要我唱,那时我很不理解,现在我知道了,每一个纳凉夜,母亲的大蒲扇,驱走蚊子的同时也希望她的每一个孩子平安健康啊。
   故园的夏夜,也有趁大人纳凉时我和小伙伴们跳下竹床抓萤火虫的时候,也有跟着大人学《增广贤文》《教儿经》的时候,有时候,数星星数着数着就有陪着星星在屋外睡个通宵的情形,没有闷热,没有喧嚣,没有烦恼,那一段时光啊,真的让人留恋。
    离开故园多年了,我成了小县城里的一个小市民,蜗居斗室,耳旁响亮的是日日夜夜生意人不厌其烦的呐喊或是麻将室里传来的阵阵欢呼,倍感孤独,特别是夏夜到来时,我的心里闷得慌,睡不安稳,关窗开空调吧我怕风声,又怕得感冒;开窗又怕刺耳的喇叭声或刺眼的灯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每每总忘不了故园当年的纳凉夜,思念极了的时候,哪怕是深夜,我喜欢一人站立阳台,遥望故园的夜空,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李小林作品链接:
难忘母亲“老片香”

“在看”我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文坛]吴高升的随笔《闲聊乘凉》
乡土散文:蒲扇的情结
罗精文:七 夕
儿子给老母亲自制个电动蒲扇
聆听:李春仁【散文】那时的伏天
金霞:大表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