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峰故事会】龚增元 | 三 姑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作者简介

 龚增元,湖北罗田人,年愈古稀,微信昵称老者,现居乡下老家。大学文化,从亊中学教育近半个世纪。酷爱文学,退休后尝试写作,所写文学作品多发表于纸媒、网络公众平台,《九天文学》特约编委。著有《耆年杂集》,《乡土情缘》。

三   姑

罗田县骆驼坳镇茶园冲村 龚增元

 胡湾的小强快奔四了,还没找着对象成婚,同塆的同龄伙伴,早都结婚生子,有的孩子都快上小学了。为小强婚事,可把小强父母急坏了。小强家庭条件也好,人也长得帅气,高中毕业,文凭不低,不是因为找不着,而是东挑西选,这个不好看,那个看不中。看中他的姑娘,他看不中人家,他看中的姑娘,人家看不中他。就这样挑来选去,成了大龄青年,也就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了。最后,父母托媒人说合,才找到了三十多岁已结过婚的三姑。

 三姑叫杏娟,重披嫁衣嫁给小强时,别人开玩笑地说他们是“一对靓夫妇,新旧两东西”,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有人说,小强身高马大,是个帅气的青龙哥儿(指还没结过婚的年青人),找个过房嫂,太亏了。

 三姑娘家家境殷实,三姑长相甜美追求者众。先前嫁的夫家生活有点逼仄,丈夫人好心好帅气。丈夫为改变困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夫妻十分恩爱,婚后生下一子,为小家庭平添了一份快乐温馨。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丈夫出了车祸意外而亡。陡然给三姑一个晴天霹雳,三姑痛心之极。在父母、亲戚、塆下的姑嫂长辈人劝慰下让她再嫁,这才经媒人说合嫁给了小强。

 三姑虽说三十多岁,结过一次婚,可模样依然俊。又丰满又充满灵气,修长的身子丰腴得恰到好处,细皮嫩肉的,像熟透了的香瓜一样。尽管小强三十五六,三姑没有几分姿色,他或许还看不中,何况是二婚。三姑嫁给小强后,也许觉得自己是二婚,内心实处十分珍惜这份婚姻,从各个方面表现得更十分贤惠,十分温柔,十分勤快。

 三姑一嫁到小强家,就让小强家里里外外发生了悄悄的变化。住了近二十年的老房子,每天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丁点灰末屑儿,各种鞋齐齐放在进门左边墙的鞋架上。桌子椅子凳子摆放有序,整个家被她收拾得干净清爽,里外整洁。

 三姑一日三餐还做得一手好饭,家庭生活大为改善。青菜色艳味鲜,炖猪蹄喷香爽滑,鸡蛋汤浓郁鲜甜,山野菜也弄得津津有味。做的汽水粑闻闻就觉得麦香爽口,蒸的雪花粑一层一层的,黑的是芝麻糖,白的是熟粘米粉,邻里乡亲无人不夸。

 再嫁小强一年后,她又生了个乖儿子,现在都十余岁了,天真烂漫,阳光活泼。在镇小读三年级,成绩不错。当初那些笑说小强找三姑,找个过房嫂亏了的人如今不得不承认小强找了个好媳妇,都说小强积了八辈子的德,有好福气,找了一个好媳妇。

 因为家里家外,畈里畈外都被三姑侍弄得井井有条,插秧栽油菜种花生,秋时打板栗割谷菜园种萝卜,三姑全包干了,小强快活了许多。小强可以放心的在外地务工挣钱,过年过节回来,一家人幸幸福福的过日子,小强还可以悠闲的打打麻将,斗斗地主,玩得很是开心。因为家里有能干的三姑撑着,他根本不着急担心。每晚三姑还做两三个好菜,让小强喝两杯小酒,对小强知冷知热。小强娶了这样的媳妇,过着这样的日子,让那些塆里的同龄人那真是“羡慕嫉妒恨”呢!

 三姑还有美德无人不在传颂,她对待婆婆孝心感天动地。

 三姑婆婆患风湿性心脏病,中风瘫痪在床五六年,俗话说,床前无孝子,久病妻也嫌。可三姑却不是这样,嫁过来后,男人小强在外务工挣钱,料理婆婆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三姑的肩上,三姑对待婆婆比亲生闺女还贴心,两千多日夜,坚持不懈无怨无悔。

 每天早晨,先送一壶酽茶给婆婆,婆婆一生爱喝酽茶,她嫁过来后知道婆婆的习惯。三姑将半身不遂的婆婆扶起来,背后垫上厚厚的棉被,将茶壶茶杯放在床头边的床柜边,倒上茶,送到婆婆的嘴边。吃早饭时,掇一碗粥和拿一个汽水粑,一口一口喂给婆婆吃。饭后为婆婆煎中药、喂药。中午一只蒸鸡蛋,一盘青菜,瘦肉炒辣椒“两荤一素”是标配,晩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手擀面再次又一口一口喂给婆婆吃。因为吃的多,水喝得多,婆婆的大小便也多,三姑不顾脏,不怕累,给婆婆洗身子,换衣服,穿纸尿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无怨言,从不嫌弃。

 她把婆婆的被褥、床垫、洗晒干净,房间地面打扫干净,天天倒污去秽,婆婆房间,身上没有异味,通身干净整洁。

 三姑初嫁来时,那时婆婆能做能动,婆婆总嫌弃她是个过房嫂。婆婆脑子里封建意识严重,三姑哪点不合她意,脸上不满就挂不住,嘴里也就说些一大堆带刺的话。三姑想到婆婆年龄大,是丈夫的母亲,也是孩子的奶奶,从不计较短长,婆媳之间从没有红过脸。现在婆婆不行了,躺在床上,吃喝拉撒,洗换脏衣全靠三姑这个儿媳,买药煎药喂药也是儿媳,婆婆十分感动愧疚难言。三姑反过来安慰婆婆:“妈,您安心养病,这些都是我这个儿媳分内的事,您别多想啊!”

 直到婆婆去世,塆里人都说,三姑的婆婆真是有福,遇到了三姑这么个知冷知热,又有孝心良心的好儿媳,细致入微地料理婆婆这些年,不嫌脏不嫌累,亲生儿子女儿怕也做不到呢。

 三姑不仅对婆婆好,她对邻里也有同情心。塆里有一个婶娘也和她婆婆一样中风瘫痪在床,那婶娘的儿子儿媳在城关务工,白天不常在家。三姑隔三差五去看看,或是送去一壶茶一碗粥或一碗面,那婶娘的儿子儿媳十分感激三姑。

 小强的伯父伯母住在镇上,两老都八十多岁,行动不便,三姑也是每周抽几次空余时间骑上摩托车到伯父家做做卫生,洗洗被褥,做一餐可口的饭菜,伯父伯母也十分感激三姑。伯父伯母的儿子儿媳都在名牌大学当教授搞科研,工作忙很少有空回家。常在微信中嘱咐三姑嫂子抽空帮照看两老,可三姑根本不要弟媳们嘱咐,早就自愿担责,安排的井井有条,料理二老尽心尽力。两老也为有这样的勤劳贤惠的侄媳而心满意足。

 写到这里,笔者也为三姑而感动。笔者若有所思,当今时代,社会进步了,时代前进了,物质丰富了,钱袋鼓起来了,可一些人道德观念下坡了,人性良心缺失了。对父母不孝的儿女有之,对老人不尊重不孝道的儿女有之,儿子儿媳住高楼,父亲母亲住破屋,儿媳毛皮呢料,金银首饰,亮色贵重提包,婆婆百羽破衣,食无荤腥,并不鲜见。心中装着老婆孩子的多,装着父母老人的少,只管自已生的人,不管生自已的人。哪有什么孝道仁德,亲情味淡了,铜臭味浓了。三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她的言行是对这些人无情的鞭策!我呼唤,愿三姑这样的儿媳越来越多!呼唤人的本心归真啊!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链接
【乡村记忆】龚增元 | 满畈嫩绿忆插秧
【云峰故事会】龚增元 | 五叔
龚增元 | 塆名的传说
【云峰故事会】龚增元 | 邻 居

【亲情记忆】龚增元 | 小 姨

【乡情记忆】龚增元 | 八 婶

龚增元 | 重读《红岩》 心潮澎湃

龚增元|乡村超市

“在看”我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婶娘
致敬培增伯父申娣伯母
刘彩云 || 我的父亲
苦竹洼中苦竹情
思念
赞杨伯父汤伯母八十同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