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成英|醉击珊瑚金谷园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链接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

——闲话古代文人雅集(四)

范成英

晋臣荣盛更谁过,常向阶前舞翠娥。

香散艳消如一梦,但留风月作烟萝。

——摘自古诗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的春末夏初,正是“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的好时节。在京都洛阳城郊的金谷园里,一群大约三十人左右的浮华公子正在“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的举杯畅饮、班荆道故。他们是当朝权臣贾谧的金谷二十四友,如同之前的曹魏建安七子和之后的萧子良竟陵八友及萧纲宫体诗人群体一样,都是以势族为中心的文人团体(注:魏晋六朝的世家大族包括世族、势族、士族、氏族等称谓。世族重时代承袭和家族绵延,势族重政治权势和经济富足,士族重学术传统和文化特性,氏族重血缘流别)。
    这天是征西将军王诩离别洛阳、众人送行他前往长安的日子,当然,类似这种“君家豪爽世无伦,笑我因君醉酒频。人世繁华空作梦,仙源日日自长春”的昼游夜宴活动在东道主的金谷园里是常态。金谷园位于今洛阳城东北的一条金谷涧,曾经做过散骑侍郎、黄门郎、荆州剌史及徐州剌史的当朝卫尉卿石崇,利用大量珍珠、玛瑙、象牙、犀角等奇珍异宝筑建并装饰了这座占地十公顷的金谷别庐(注:现洛阳城八景之一的“金谷春晴”),园中高台飞阁、清泉茂林,有鱼池、假山、青松翠柏和各种奇花异草及舞伎乐队,园中仅柏树就有上万株……
    金谷园,其奢华景致正如送别宴上主人翁石崇在《金谷诗序》中所描绘的那样:“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临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竹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乐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以众贤共送往洞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座,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筝、筑合载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候、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附金谷二十四友人名:石崇、潘岳、陆机、陆云、左思、欧阳建、杜斌、杜育、挚虞、缪征、诸葛诠、王萃、邹捷、刘琨、刘瑰、刘讷、刘舆、许猛、郭彰、陈畛、牵秀、周恢、和郁及崔基。)
    曾做过荆州刺史的石崇(公元249—300)系南皮人,是大司马石苞的小儿子,当朝权贵贾谧文友圈子里的重量级人物,也算得上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为人豪爽、行事高调,他不仅有钱有势,还有才有貌,因而对世族里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还真看不上眼。比如曾经,山都县令王恺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晋武帝司马炎的亲舅,司马昭妻子王元姬的亲弟)骄奢淫逸、专横跋扈,长着一副猪脑子还自不量力向石崇发起挑战,要与他比权势比财富,妄图比出个径一周三来。据《资治通鉴.卷八十一》载:他先是炫耀自家用怡糖水洗锅,以为石崇会惊掉下巴,没想到石崇家却拿蜡烛当柴烧,让他大跌眼镜。王恺不服气,接着又在自家门前用紫丝编织四十里长的夹道屏障。心想紫丝多贵重,得值多少银子,这一轮定会让对方羞愧难堪。那知,正当王恺洋洋得意之时,石崇不声不响在自家门前用彩锻铺陈了五十里远的锦绣车马道。这之后王恺沉寂了好长时间,他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恼羞成怒,于是向当朝皇帝司马炎求救,希望借用皇宫里的珍奇异宝打压石崇,让对方丢尽颜面、永远不敢蔑视他。司马炎虽是掌控朝廷命官生杀大权的皇帝,他也不能为了外戚的脸面杀石崇呀,无奈之下,只好任这个猪一般蠢的舅舅瞎折腾。于是将皇宫里的一株红珊瑚赏给了王恺。
    王恺有了皇上赏赐的珊瑚后,觉得自己稳操胜券,于是底气十足,立马约了石崇来欣赏他的绝世珍宝,心想这次一定能翻盘,一定得好好羞辱羞辱对方。为了炫耀,还在家中大摆筵席,邀请了京城一大帮世族阔佬。酒过三巡之后,王恺搬出了那株二尺多高且艳丽夺目的红珊瑚,他陶然自得地接受着客人们的恭维,似笑非笑的斜着眼睛瞟石崇。谁知石崇镇定自若、一脸不屑,对王恺的珊瑚宝贝视如敝屣。就在客人们虚与委蛇、继续推杯换盏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石崇突然拿起王恺家案几上的铁如意砸向了珊瑚。刹那间,刚刚还熠熠闪光的宝贝顿时碎了一地,所有人都惊呆了:砸了皇上赏赐的宝物,石崇你疯了吗?石崇真的疯了吗?!不,彼时他心里明镜似的,只不过借着酒精佯醉一回,干一件心里想干的事,尽快结束这种无休无止也无趣的无聊。就在人们惊慌失措之际,只见他没事人一般吩咐侍从去自己家搬珊瑚,说要赔给王恺。果然,半个时辰不到石崇家的下人就搬来了十几株珊瑚,说是任王恺挑选,株高二尺至四尺不等的珊瑚树,将王恺的客厅照得明晃晃的,珊瑚颜色有大红、橙红、黄色和白色等等,较之王恺家碎了一地的那件宝贝,乃天地之别。这一攀比、一斗富,王恺彻底凉凉了,从此消失于富人圈子之外。
    珊瑚是什么,别说古代西晋,即便现代也是稀世珍宝,很少人见过它的真面目。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听到癌症这个病名时,有人就说珊瑚可以治疗食道癌。其实珊瑚是生长在深海里的珊瑚虫堆积而成的,生长缓慢且不可再生,是类似珍珠、琥珀一样的有机宝石,能否治疗癌症未知,但具有定惊、明目和止血、散热等药用功能。红珊瑚色泽艳丽,质地莹润,是东方佛典中的七宝之一。
    送行征西将军王诩的金谷园雅集,按东道主石崇的《金谷诗序》所云:“…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于是潘岳、左思、陆机等参与者诗思泉涌、梦笔生花,谁也不愿被罚酒三斗呀。潘岳曰:(节选)“…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回溪萦曲阻,峻畈路威夷。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注:金谷园宴集诗稿基本无存。)
    坊间艳羡“貌比潘安”的潘岳(公元247—300),乳名檀郎、字安仁,河南荥阳中牟人。西晋文学家,与宋玉、兰陵王、嵇康、卫玠等美男子齐名,为河阳一县花。少时出门常遭妇人围观掷瓜果,因而每每总是载瓜而归,而与他才华相当的左思境遇则恰恰相反,每次出行归来车里全是被人扔的石子,为什么?左思相貌丑陋呀。可见自古以来颜值乃第一重要。
    不过,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万里挑一。潘岳虽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却性情轻浮、趋炎附势。相传他每见贾谧出行便望尘膜拜,极尽奴颜媚骨之能事。有人曾讥讽他道:“心画心声忌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在纳入二十四友文人团体之前,潘岳曾因憎恨尚书仆射山涛、吏部王济而写歌谣于宫廷门柱被朝廷迁离偏远的怀县当县令,之后做过长安县令、河阳县令。在河阳时,潘岳的确做了很多实事,他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大量种植桃花,其浇花息讼深得当地百姓赞扬,称其为河阳桃花县令、或河阳县花潘安。庾信云:“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李白曰:“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才貌双全的潘岳留有作品《秋兴赋》《闲居赋》《怀旧赋》《沧海赋》《登虎牢山赋》《哀辞》《悼亡诗》等。
    左思(公元250—305)系齐国临淄人,字太冲,西晋文学家。虽其貌不扬,但才华出众,一部《三都赋》竟让洛阳纸贵。相传左思为写《三都赋》耗费十年,他不仅到实地考察,为了方便查阅资料还特地请求到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省任职。只可惜,作品问世之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左思日夜焦虑、忧心如焚,直到拜会世族名门医学家兼史学家皇甫谧才迎来转机。于是皇甫谧为他写了总序,张载为他其中的《魏都赋》作注释,刘逵为其中的《吴都赋》《蜀都赋》作注释并作序。刘逵序文曰:“观战国以来作赋的人太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章,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至于《三都赋》,不精研细审的人不能详知文章中蕴含的深意远旨,不通晓众物的人不能统摄文中所涉及的殊物异闻。世人都崇尚古代作品,却没人肯花心思去了解古代作品的实质。”后来,陈留人卫权又为其作了《三都赋》略解……从此,文章身价暴涨,洛阳城里的世族竞相传抄,一时间造成洛阳纸贵。

附《三都赋》总序节选: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见“绿树猗猗”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居”则知素野西戎之宅。故能居然而辨八方。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戏海若,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徵…”。

    因此,左思在创作《三都赋》过程中,他不会如上述文人那样仅仅只用辞藻润色,而是如同撰写历史教科书一般虔诚,实地考录。左思说:“余既思慕《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属…”。因而,左思如此考究的作品,后人自然辑有《左太冲集》流传于世。
    二十四友中的刘琨年少时曾与祖逖同做司州主簿,两人同床共被,常在半夜鸡叫时分便起床读书练剑,数年如一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祖逖后来当了征西将军,刘琨也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州、冀州和幽州三地军事。成语“闻鸡起舞”应源于此。后人评说中的“潘才如江、陆才如海”里的陆机也才高八斗,可谓美人香草、蓝田美玉。只不过,金谷园的诗人们表面看起来风光,实则各有难处。他们忧心忡忡,并不快乐。陆机曾曰:“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人生无几何,为乐常喜宴。…”其实,无论他们“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的求生状态,还是“珠帘昼半卷、银烛夜高烧”的醉生梦死,我们从他们的诗中已经嗅到了风声鹤唳、唇亡齿寒的危险气息。后来的结局果然被潘岳“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一语成谶,当然那是后话。
    二十四友雅聚最高峰值期正是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期,也是皇后贾南风、贾氏家族势倾朝野、厝火积薪的黄金期。贾氏权贵源自魏晋权势较劲时期的贾充,贾充是谁?贾充就是那个在司马府带兵阻击魏帝曹髦,并怂恿太子舍人成济杀了魏帝的罪魁祸首。魏帝与司马氏权力之争时贾充是曹氏天下的大将军司马、右长史职务。贾南风、贾午均是他的女儿。而贾谧是贾午与韩寿的儿子、贾充的外孙,本名韩谧,原本应续韩氏香火。只因贾充积恶余殃、断了香火,韩谧才改姓为贾谧。说起来,韩寿还是西晋美男,李商隐诗“贾氏窥帘韩掾少”里的贾氏便是贾午,韩掾则是韩寿、是“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张敝画眉、沈约瘦腰”等风流典故中的故事主角。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崩,传位给了只知肉糜、不知粮食的弱智儿子司马衷晋惠帝。晋惠帝的弱智故事很多很多,比如有一次夜里在华林园水池边听到水里的蛤蟆叫,他不解。问左右侍从“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此蛤蟆是为官叫还是为私叫)左右听后笑得肚子抽筋、却又不敢出声,只好一本正经的回答:“在官池为官叫,在私池则为私叫”。又比如有一年天下大旱,农民颗粒无收,灾民饿殍遍野,惠帝也是不解,他说:“何不食肉糜?”(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晋武帝司马炎临终前原本留下遗诏,令自己的岳父杨骏和宗室大臣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遗诏存放在中书省。杨骏却因害怕武帝死后司马氏宗亲擅权、杨氏失势,他以借阅的名义骗走遗诏并篡改。计谋得逞后独揽大权、亲掌禁军,期间其专横跋扈、凌上虐下的行径激起了朝廷大臣及皇室宗亲的强烈不满。于是,做了十多年太子妃、好不容易熬出头当上皇后的贾南风秘密联络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进京讨伐杨骏,同时设计让弱智皇帝下诏称杨骏谋反、下诏废太后杨芷(晋惠帝司马衷生母杨艳的堂妹),将杨氏所有人囚禁于洛阳城郊的金墉城(皇室监狱)继而杀害并灭三族。自杨氏一门被夷三族那天起,潘多拉魔盒便被拉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开始了。(附八王之乱参与者: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河间王司马瑀、东海王司马越、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囧。)
    西晋司马氏从司马懿那代起就人强马壮,他有兄弟八人(人名略),九个儿子(分别为: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亮、司马伦、司马京、司马彤、司马骏、司马干、司马佃),第二代司马昭虽然只有两个儿子(司马炎和司马倏),但第三代司马炎却又有五个儿子,他们是:司马衷、司马炽、司马玮、司马义和司马颖。这司马氏的几代儿郎个个都是怙恶不悛、背槽抛粪的穷凶极恶之徒、西晋王朝内乱的角斗士。
    杨氏被灭后,朝廷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大臣卫瓘辅政。短时间内歌舞升平、祥云似锦。老百姓也“梦里常吟池畔草、客中相对广陵花”,安居乐业、岁月静好。然而好景不长,利欲熏心的贾南风利用司马玮自持功高和与司马亮的矛盾,以惠帝名义下密诏给司马玮、让其杀了司马亮和卫瓘,之后又诬司马玮伪造密诏枉杀朝臣,名正言顺的杀了楚王司马玮。自此,贾氏一族独揽朝权,亲戚党羽鸡犬升天。
    其实,晋武帝在选接班人时就犯下了致命错误,就为日后司马氏自相残杀埋下了祸根。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傻儿子不是当皇帝的料,只是因为傻儿子的儿子,即孙子司马遹少小便与众不同,聪明伶俐、有帝王骨相。于是,出生于公元278年的司马遹年少时便被晋武帝封为广陵王,食邑五万户,公元290年又被晋惠帝立为太子。如若不出意外,若干年后便会顺理成章登上帝位。只是——,这大千世界总在人们不经意间上演“人间未注黄金榜、天上先成白玉楼”的“惆怅西风泪雨流”悲剧,只不过皇室悲剧其剧情更复杂、上演也更频繁。
    这不,眼下司马衷父子的悲情人生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开始了,起因只是因为太子非皇后贾南风嫡出、而是才人谢玖所生。在弱智晋惠帝的眼皮子底下,非皇后嫡出的太子就得成宫廷斗争的牺牲品。紫阁丹墀的奢华皇宫中,一场置太子于死地的诬陷由贾南风导演、贾谧实施,他们配合得如此默契,如此天衣无缝。他们先用酸酒灌醉太子,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篇逼惠帝退位的檄文让烂醉如泥的太子抄写,没有抄写完或遗漏的地方又仿照太子笔迹补上。
    第二天皇帝早朝,贾南风当着满朝文武拿出了那篇太子的亲笔檄文,并在朝堂上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假戏真做做得入木三分。我常想:这世上所有的弱智其实大多不是全傻,他们都是七分傻逼三分清醒,那三分清醒里就包含着维护自己利益的智慧(麻城土话叫作裹进不裹出)。因而当晋惠帝看到这篇言辞犀利的檄文时,可以想象他是多么震怒和失望,即便是自己的亲儿子又如何?于是,一脸懵逼的太子在亲生父亲的歇斯底里下被关进了金墉城,只等刀斧手来砍自己脖颈的日子了。
    赵王司马伦当年是太子傅,按理说他应该舍命保太子,但他听信了下属孙秀的一番馋言饽论,孙秀说你现在保太子是尽了太子傅之责、做了好人,但太子登基后他未必记得你的好,趋炎附势的人太多了呀。与其救太子的命,不如放手让贾南风杀了他,我们再以为太子报仇的名义讨伐贾氏,那样岂不是更能轻易成功。
    人说“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果然,太子司马遹一死,赵王司马伦就与梁王司马彤、齐王司马囧一起带兵进京,他们打着为太子报仇的名义逼贾南风喝下金屑酒而死,继而贾氏一族整体覆灭(包括贾谧)。随后,司马伦废了晋惠帝并将其关进金墉城,自导自演自己做了皇帝。彼时,八王之乱已经达到了高潮。
    再说金谷园里的二十四友,尽管外面的世界血雨腥风、天翻地覆,已经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世界末日了,他们依然“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的醉生梦死。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麻木还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绝望?每天,他们除了饮酒赋诗就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金谷园有歌妓美妾上千,其中有一名名曰绿珠的女子是石崇以十斛明珠聘请来的。绿珠仙姿玉色如同琥珀琼瑶,琴棋书画、玉笛紫箫无一不通,是金谷园里的绝世佳人。
    彼时,西晋王朝的宫廷内乱已明火执仗,洛阳城里苍生涂炭、哀鸿遍野,昔日极尽奢华的金谷园也像一轮血红的夕阳摇摇欲坠,不知那一天就会触机落阱、玉碎珠残。没承想,这一天很快就到了,这天,赵王司马伦手下的孙秀带领一帮兵士闯进了金谷园,且进门就指名道姓索要美人绿珠。石崇见对方来者不善,忙陪着笑脸又是银子又是珠宝的奉送给他,并唤来十多名美女任孙秀挑选。那知,孙秀非绿珠不可,并口出狂言侮辱石崇,摆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石崇是什么人?石崇是趟过大江大河见过世面的世族富豪,靠阿谀奉迎起家的孙秀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只令人讨厌的苍蝇。
    俗话说宁愿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这则前人的智慧至今仍价值连城。就像狗咬了你一口,你总不能也去咬狗一样。与小人、与心穷的人讲道理你永远输在起跑线上、永远都是讲不通的。只可惜,从古至今,君子最终都会栽在小人手里。比如此刻,索要绿珠不成的孙秀就在司马伦面前告了石崇的黑状,诬陷他是贾南风的党羽而将其抓走,与石崇被抓的同一时间段,潘岳等多名金谷园文友也以同样罪名被抓。
    孙秀是谁?孙秀原是潘岳父亲手下一小小书童,出身寒门、无任何背景。他油嘴滑舌、惯会见风使舵,潘岳从小就看不惯他的刁钻狡黠,常拿鞭子抽打他。殊不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潘岳抽打在他身上的每一皮鞭,他都牢记于心,只待有朝一日乾坤颠倒,他再疯狂报复。这不,借刀杀人的机会说来就来了。
    性情刚烈的绿珠不愿青蝇点素、让孙秀玷污自已。就在石崇被抓的那一刻,绿珠泪如雨下,她哭着对石崇决绝的说:“大人有恩于我,今日绿珠报答您了!”,话完的瞬间,绿珠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她就纵身一跃,从楼上跳下去了……最终,石崇全家十五口均被司马伦诬其乱党惨遭杀害并夷三族,潘岳、欧阳建也被赵王诛杀、夷三族。临刑时,潘岳还不忘幽默两句,他道:“俊士填沟壑,余波来及人”(你石崇是俊士,是英雄,你填了沟壑还要连累我啊)。其实他这是回复石崇的不解:“天下杀英雄,君复何为尔?”(是呀,孙秀司马伦要杀的人是我,怎么把潘安你也扯进来了呢?)。谁都知道,刑场上的石、潘对话其实是他们间最后的调侃,潘岳怎么会不明白孙秀记恨着往日抽在他身上的皮鞭呢。还有在刑场被杀的欧阳建,他临死之际也才顿悟:人在生死之间、玄学是多么苍白,飘然出世又是多么艰难。
    其实潘岳至情至孝,早期的《二十四孝》还记录了他的事迹:“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三年。”天可怜见这次的祸端也牵连了七十岁的老母遇难,据说正是因为老母受牵连,后来宋人在修订版的《二十四孝》里剔除了他。在八王之乱中,金谷二十四友中的陆机、陆云、杜斌、杜育也未能幸免。(刘琨、王萃和诸葛诠后来也在五胡乱华中被石勒杀害,当然那是后话。)
    金谷园从此荒芜无人,奇花异草零落成泥,与这个世界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诗人杜牧云:“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又:“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司马伦废晋惠帝而自己称帝的行径引起众诸候王的眼红和不满,于是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瑀纷纷起义讨伐,司马伦毕竟寡不敌众,兵败后与贾南风的结局一样也被灌下金屑毒酒,这是否应了那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谶言。囚禁在金墉城里的晋惠帝也终于熬出了头被解救出来并复位。七分弱智三分清醒的晋惠帝复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冤死的石崇以九卿之礼重新安葬。
    就在众人都以为皇上已复位、赵王司马伦也已死、从此天下太平的时候,齐王司马囧却又因讨伐赵王、解救惠帝有功而大权独揽,被河间王司马瑀、长沙王司马义联手讨伐,混战中齐王被杀。此次混战司马义是首功,首功自然又要独揽大权,结果又被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瑀率兵20万讨伐,双方死伤无数,司马义被活活烤死。战争结束后,司马颖官拜丞相、司马瑀官升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皆大欢喜。期间司马瑀上疏奏请皇帝,要求废太子司马覃,立皇太弟司马颖为储君,丞相位置不变。按理说,年方28岁的司马颖确实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可是,谁不想当储君、谁不想立马就坐上皇位呢!即便年近古稀也贼心不死的大有人在,何况血气方刚的诸王们,古今如此。于是,从爷爷辈就与(司马懿辈)司马颖不是一根藤的东海王司马越率兵10万偷袭了对方。公元306年,年仅28岁的司马颖和他的两个儿子均被杀害,那个举荐他当储君的司马瑀也人头落地、随他而去。随即,司马越拥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惠帝的亲兄弟)。
    八王之乱历时16年(公元291—306),这疯狂内乱的十六年,不仅使司马懿韬光养晦打下的西晋王朝基业快速沉没,还导致整个中原进入近三百年的大分裂时代,北方先后出现“五胡乱华”、南方进入东晋、南朝,直至最后进入隋朝、大分裂才彻底结束。“五胡乱华”是华夏汉族遭受的又一次大灾难,北方汉人基本被胡人屠杀殆尽、十室九空、衣冠南渡,妇女则成为胡人白天供宰杀(人肉充军粮)、夜晚供淫乱的两脚羊。整个中原尸骨累累、血流成河。(注: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部落。)
    “五胡乱华”史称“中原陆沉”,晋怀王被杀,皇室宗亲三万余人无一幸免,数万被胡人掳掠的妇女被杀光,未来得及杀的八千女子最后也全被丢进河里溺毙。“五胡乱华”自公元304年始,至439年才结束。百余年的战乱惊天动地,骇人听闻。

忍弃书剑说旧年,怆然回首泪潸潸。

人喜梦中裁锦句,谁思暮丘漫紫烟。

    匆匆写完这篇文章后,近日我唯一想做的,就是深切哀悼那些在战乱或灾难中逝去的生灵,愿天堂没有战争,愿天堂没有灾难!

向上滑动阅览

范成英《浮生十记》相关链接
(一) (二) (三) (四)1节  (四)2节  (五)
(六) (七)(八) (九)1节  (九)2节  十)
高山雪莲|《浮生十记》电子书(附录古体诗)
范成英《往事不如烟》相关链接
1.水乡泽国的记忆片段
2.大别深山的凛冽岁月
3.西域边陲的别样风景
4.岭南以南的江湖世界
5.清雅如莲的灵魂相约
范成英《底层人生》相关链接
1.泣血的求学梦

2. 缥缈的文学梦

3.破碎的烟霞梦

4. 苍凉的人生梦

5.皎洁的昙花梦

6.另类富二代

素简与丰盈

范成英《故乡的曾经》相关链接

1、龙脉之地红旗岗

2.青青的大龙山
3.御赐的奉笔张家
4.当年相遇梅花驿
范成英《闲话古代文人雅集》链接
1. 梁园踏古梁园歌
2.千古风流魏王才
3.竹林聚散云相似

“在看”我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富倾家为红颜,美婢跳楼报恩主:西晋爱情故事的历史真相
五胡乱华系列三:八王之乱之四:贾后之死与赵王篡位
石崇惜一小妾而全家被杀
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61)八王之乱
是谁精心谋杀了美男子潘安?
【读通鉴】07 司马伦晃点贾南风,废太子惨死卫生间;兼谈司马遹究竟是谁的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