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大剧《人生之路》迎来大结局!原来他们的命运早就藏在这句话里了……

央视大剧《人生之路》热播,一代人的命运故事迎来大结局。

高双星为顶替上大学之事向高加林忏悔,失去了学历,回到家乡重头再来;

刘巧珍在上海打拼,开了公司,有了自己的事业;

高加林的小说拿了大奖,当上了主编……

人生之路共走一程,虽行至终章,但这并非结局。

整个故事比路遥的专著小说更精彩,也更有看点,其中高加林父母、高双星父母、刘巧珍父亲的格局,也深深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道路。

而《人生之路》揭露的教育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困难时不放弃自己
才能变得更优秀

高加林,是一个满腹才华的乡村少年,却因为现实的无常和残酷,一次又一次摔倒在泥泞的人生路上。

高考落榜后,高加林在村里的小学做民办教师。他志向远大,并不甘心人生止步于此,所以在教学之外,他还给报纸投稿,并继续钻研学问,以期有朝一日,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天不遂人愿,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他的教师名额,他被迫做回农民。他愤懑不甘,却无可奈何。他赌气似的干着农活,把手掌磨出了血泡也不肯停下。

纵有无数的迷茫不甘,在任何的境遇里他都没有放弃,反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马店小学当老师的时候,他所历所见写成了一篇报告文学《一个孩子的读书梦》,发表在国家一级报纸《中国农民报》。

回家务农后也依然坚持创作,也正因为没有放弃,最终文章获奖,上海领奖成为他命运改变转折点。

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管向左向右都会有得有失,一个人之所以优秀,在于他被命运捉弄、身处泥潭的时候,从不放弃自己,坚守理想。

有人说,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他的”逆商“有多高。从高家村一路闯到大上海拥有一片天地,高加林的”逆商“是优秀的

告诉孩子别和别人比

和昨天的自己比就可以

当高加林的朋友对高加林说:我觉得你是一个不凡的人。

高加林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不用和别人比。社会很大,优秀的人很多,你和别人比,只会越觉得自己普通平凡,会容易焦虑。

和昨天的自己比就可以了。

中国式攀比往往不来自阶级,而来自街坊邻居。就是这种日常而琐碎的攀比,一点一点变成了孩子和家长共同的负担。

孰不知这样做对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说都是件痛苦的事。孩子不是一个流水线上出产的商品,有什么可以对比的呢?

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个体,并且即便同龄,他们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的孩子并不必然就应该能做到甚至做得很好。

所以,我们也要告诉孩子,别和别人比,和昨天的自己比就可以,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是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就不要自我设限,打破内心的这种“心理高度”,勇敢跨越重重困难,获得斩关夺隘的喜悦。战胜与超越自我,让生命发光发热。

不要教孩子投机取巧,走捷径
那样只会害了孩子

高明楼让高双星取代高加林,去上大学。也为高双星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一个隐藏在身边,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

其实高双星人还是不错的,他也有能力,后来还自己考上了研究生,还有了铁饭碗。可惜东窗事发后,一切都沦为泡沫,破灭了。

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教他贪图伪捷径,享受最容易到手的成功。

如果光明楼不给高双星整这些歪门邪道,让他走捷径。

说不定他凭自己的本事,也能事业有成。

一个人一旦选择捷径,就会活在短暂而虚无的收获里,渐渐忘记了奋斗应有的样子。最终,他们成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赝品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曾国潘给儿子的家书中曾写道: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意思是说:“做事情要下慢功夫,不要想着一下子成功,遇到困难的时候,慢慢熬,总会熬出来,这样的成功才是牢靠的。”

 引导孩子走正确的路,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只有得到父母正确指引的孩子,才会在紧要关头做出正确选择,人生道路也会越走越平坦。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人生之路》就是围绕“人生抉择”这个精神内核,真实刻画了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高双星、马栓等平凡个体与时代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实,不管是剧中的主角,还是现实中的我们,命运都藏在了这句话里。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是作者路遥在原著中引用《创业史》作者柳青的话,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你的选择就决定了你的人生之路。

父母要多帮孩子把关。

高双星就是在紧要的关头走错了一步,高考顶替了高家林。导致他后面,虽然通过努力,家庭事业双丰收 。可是顶替的事情暴露,他辛苦经营的一切也都毁于一旦。

还有高加林,高加林当时在县城当记者,被人举报后,他回到了农村。

此时的他,原本已经一掘不振,也非常的怀疑自己。是景老师来鼓励他,叫他勇敢的走出去,不要就放弃。

他才去了上海,重新奋斗,后面在上海站稳脚跟,也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如果不是景老师,也或许有可能,他就在农村了,也就没有后来广阔的天地。

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在孩子重要的路口,多帮孩子把关,让他既不要像高双星一样走错了一步,导致后面步步错。

也让他不要和高加林一样,在重要的岔路口,差点放弃了。

不要过度干预养育
爱孩子就要把主权交给孩子

为人父母,都希望儿女过的好,都想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但如果干预过头,就会适得其反。

高双星生性善良,也很聪明。家庭条件也不错,相信如果没有父亲的过度千预,也会过的很好。

但父亲高明楼,以为让儿子去上大学,去大城市,就是为他着想,为他好。

但双星背负这个秘密,每天都过的小心翼翼,精神压力很大,结果毀了儿子一生。

高明楼的做法就是《适度养育》这本书中,“过度养育型父母”的做法。

过度养育型父母是把原本重要且积极的养育行为做过度了。

本来回应孩子、对他们寄予期望和帮助他们都是好的行为,然而,父母的过度回应、过于期望孩子获得成长,以及过度帮助孩子会将有益的行为发展为徒劳无益。

孩子是他自己人生的主角,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会焦虑,指责或者手足无措。但我们也应该明确这个事件的主角是谁?谁最有权力去解决这件事情?

爱孩子就要把主权交给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肯花时间引导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決问题的技能,相信孩子也能成为解决问题能手,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人。

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引路人,是孩子灵魂和人格的塑造者。

路遥先生曾说: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不管是对于剧中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

请记住,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你当下的努力,能带领你和孩子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每天三分钟,一年365天,帮助家长去处理365个微小的问题,这些小问题连起来就是大的进步。

作者:半小知,部分图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19年专注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领域,20000+海量原创家庭教育案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播收视全国第2,《他是谁》后央视再出王炸,李沁也要爆了?
《人生之路》:双星机关算尽,却在这个老女人身上,栽了个大跟头
央视热播剧《人生之路》隐藏的6条潜规则,读懂两句都够用一生了
回看《人生之路》发现,高双星作弊的人生,一开播就已经有所预兆
《人生之路》结局:高加林成作家 主编,巧珍创业成功,双星成公务员
路遥如果还活着,看到他的《人生》被改编成这样会不会气得吐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