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百练:石鼻城(苏轼)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 石鼻城即宝鸡东北15公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参考答案】

1B 颔联上句,即新出来的,刚经历过的,石鼻城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下句残山谓山将尽处,一字,谓度过时的轻松,石鼻城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不同感受。B项,“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说法错误。

2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的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对诗人的观点态度要多方位把握。首联说,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城古今变迁,说的是变,征夫自不闲说的是不变,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说石鼻城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不同,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说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由“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到“道边修竹水潺潺”,由“愁”到“风景变”,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子昂
南来北往
苏轼《元祐八年南轩记梦》(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
《送友人入蜀》(李白)原文|鉴赏|赏析
【微光之城】朦胧之美
情系修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