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百练:韩赵魏与智伯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吾与之地,智伯必骄,骄而轻敌,智氏之命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襄子曰: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B.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C.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D.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射御,文中指射箭、驾车,是当时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中的两种。

B.伎艺,也为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或有技艺的人。文中指前者。

C.为政,指执掌国政,也指执政者。这里指智瑶继承了王位执掌国政。

D.万家之邑,意同邑万家,指拥有万户居民的封地。文中即为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宣子要立智瑶为继承人,而智果则主张以智宵为继承人,并详加剖析利害,阐释智瑶当政的严重后果,但被智宣子拒绝。

B.赵简子有两个儿子,伯鲁与无恤,赵简子将自己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并以此考查二人,最终赵简子立无恤为继承人。

C.智襄子当政后,曾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欢宴;席间,智襄子戏弄韩康子侮辱段规,智国听说后劝谏,而智襄子不以为然。

D.智伯先后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索要土地,尽管三家均答应割让土地,但智伯仍率兵攻打赵襄子,迫使其逃往晋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译文: 

(2)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

译文: 

5.赵襄子为何走晋阳?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之”作“问”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C其辞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句意:过了三年,赵简子询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大儿子伯鲁说不出来,让他拿出竹简,他说早已丢了。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他则熟练地将竹简上的话背出,问他竹简在哪儿,他从袖中取出奉上。

2D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文中的万家之邑,应是拥有万户居民的土地而非封地

3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尽管三家均答应”错,原文是“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是韩康子、魏桓子答应给予土地,但赵襄子予以拒绝。

4.(1)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认为尹铎地位不高,不要认为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把那里作为归宿。

2)主公不如给他土地来使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对付智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无以,不要认为;,地位低下;,归宿。(2,使……骄傲自大;择交”,选择盟友;“图”,图谋。

5.①赵简子未雨绸缪,派尹铎治理晋阳。尹铎奉行保障政策。晋阳政宽人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要求尹铎把晋阳建为一道保障,并且对无恤说: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可见,赵简子能够未雨绸缪,派尹铎治理晋阳。尹铎按照赵简子保障哉的要求,损其户数,可知,尹铎奉行保障政策治理晋阳。晋阳是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可知,晋阳政宽人和。

【参考译文】

当初,智宣子准备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不如立智宵的好。因为智瑶比别人贤能的地方有五点,却有一点短处。他留有美髯,身材高大,是一贤;擅长射箭,驾车有力,是二贤;技能出众,才艺超群,是三贤;巧言善辩,文辞优美,是四贤;坚强果决,刚毅勇敢,是五贤。虽然有如此的贤能,但他唯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他运用这五种贤能去驾驭别人,而用不仁之心去力行,谁能受得了呢?如果立智瑶为后,智氏种族必遭灭门之灾。”智宣子对此置之不理。智果为了避灾,改依别族为辅氏。

赵国大夫赵简子的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即将选定继承人的时候,赵简子不知道立哪一个为继承人会更好,于是他把日常训诫之言刻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道:“用心记住这些话!”过了三年,赵简子询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大儿子伯鲁说不出来,让他拿出竹简,他说早已丢了。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他则熟练地将竹简上的话背出,问他竹简在哪儿,他从袖中取出奉上。通过这件事,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便立他为继承人。赵简子派尹铎去治理晋阳,尹铎请示:“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把那里建为一道保障?”赵简子说:“建为一道保障。”尹铎减少交税的户数。赵简子对儿子无恤说:“晋国如果有祸乱,你不要嫌尹铎的地位低,不要嫌晋阳地方远,一定要以他那里作为依靠。”

等智宣子去世后,智襄子智瑶继位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襄子戏弄韩康子,又羞辱了他的国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便告诫说道:“主公,您不加提防,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啊!”智瑶说:“别人的生死祸福都取决于我。我不降灾落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瑶不听。智瑶向韩康子提出割地要求,韩康子不同意。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割地给他,他一定会讨伐我们,不如答应他。”韩康子说:“好。”便派使臣去见智瑶,同意把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割让给他。智瑶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魏桓子打算不给他。任章说:“我们答应给地,他一定会骄傲。他因骄傲而轻视敌人,智氏的命运就不会长久了。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以助长他的骄横,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对付智氏。”魏桓子说:“好。”于是也把一块万户人口的土地割让给智瑶。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拒绝了他。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进攻赵氏。赵襄子准备外出避难,问道:“我到哪里去呢?”随从建议:“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筋疲力尽才修好城墙,又要他们舍身入死地为我守御,谁能与我同心?”赵襄子说:“还是投奔晋阳吧,那儿是先主的属地,尹铎又待民宽厚,百姓一定会和我们同舟共济的。”于是赵襄子逃往晋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2集
圣人、君子、小人、愚人,谁的“智慧”更胜一筹?
中国最深奥的古书,有人连看十七遍,大多数人看不懂
《资治通鉴》故事:三家分晋
【T8联考】《通鉴记事本末三家分晋》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解析(附译文)
战国时期的周朝君王--周贞定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