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百练:战国策•楚、魏战

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于魏,魏不与。管浅谓秦王曰:“王何不谓楚王曰,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倍寡人也。王何不与寡人遇。魏畏秦、楚之合,必与秦地矣。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是王以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矣。魏弱,若不出地,则王攻其南,寡人攻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效上洛于秦。齐、楚之交善。秦与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遇,魏之绝齐于楚信明矣。齐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客谓秦王曰:“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秦王乃留景鲤。景鲤使人说秦王曰:“臣见王之权轻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来使也,闻齐、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与楚为昆弟国。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无楚也,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楚知秦之孤,不与地,而外结交诸侯以图,则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王乃出之。

(节选自《战国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

B.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

C.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

D.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责,秦责赂于魏的“责”,理解为索要,与成语“求全责备”,中的“责”含义相同。

B.扬言,楚王扬言与秦遇的“扬言”理解为对外宣扬某种言论。

C.益,因不罪而益其列的“益”与《师说》中“是故圣益圣,”中的“益”含义不同。

D.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古代指五谷之神,后用“社稷”来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陉山之战中,魏国承诺割让上洛之地给秦国,以此来断绝秦、楚联合,最终获胜。但在获胜后,魏国并没有履行诺言。

B.管浅建议秦王拉拢楚王,这样可以威慑魏国以达到目的;若魏国不把上洛之地送给秦,秦、楚可对魏国采取军事行动。

C.楚王认为景鲤的行为会让齐国误以为楚国暗中同秦、魏有来往,破坏楚国与齐国的邦交关系,为此恼怒并要降罪于景鲤。

D.有人在楚王面前游说,认为景鲤的行为可以让秦国、魏国和齐国互相怀疑,这对楚国是有好处的。楚王认可了这种观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倍寡人也

(2)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

5.景鲤所派之人如何游说秦王,从而让秦王释放了景鲤?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B(句意:景鲤是楚王所喜爱的大臣,大王不如把他扣留下来,用他去换取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答应了,那么我们不用兵力就能取得土地;如果楚王不答应,那么我们就把景鲤杀掉,再和才能不如景鲤的人打交道,这可是一举两得的计谋。“爱”作“楚王”的谓语,“甚”是修饰“爱”的程度,不能断开,可排除CD;“不如景鲤者”作“更与”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可排除A)

2.A(A.“责”含义不同。“责”,索要/要求。句意:秦国向魏国索取上洛这块土地/以尽善尽美要求人。B.句意:楚王也明确表示要与秦王联合。C.“益”,增加、提升/更加。句意:于是没有降罪景鲤并且提升了他的官位/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

3.D(D.“景鲤的行为可以让秦国、魏国和齐国互相怀疑”错误,应该是“无罪景鲤”的行为让秦国、魏国和齐国互相怀疑)

4.(1)魏国答应把土地给我,现在魏国战胜,魏王却背叛我。(4分。“许寡人以地”,状语后置,应为“以地许寡人”;“许”,答应;“倍”,背叛;各1分,句意1分)(2)现在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齐国没有相信魏国联合自己跟秦国进攻楚国的理由。(4分。“与”,参与;“遇”,会面、会见;“无以”,没……的办法;各1分,句意1分)

5.①从正面指出秦国跟楚国交好的重要性;②从反面指出秦国跟楚国交恶的后果。(3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楚、魏两军在陉山交战。魏国答应把上洛之地送给秦国,以此断绝秦楚联合。后来魏国取胜,楚军在南阳战败了。这时秦国向魏国索取上洛这块土地,魏国却不给。秦臣营浅对秦王说:“大王为什么不对楚王说,魏国曾经答应送给我土地,如今他们取胜了,魏王却背叛我。楚王何不与我会盟一次。如能会盟,魏国害怕秦楚联合,一定会把土地送给我们秦国的。这样魏国虽然战胜了楚国却把土地丢失在秦国;这也就等于楚王把魏国的土地恩赐给了秦国,将来秦国醮报楚国的资财--定更多。魏国软弱,如果他们不交出土地,那么大王去进攻他们的南部,我们去截断他们的西部,魏国就必遭灭亡。”秦王说:“对。”于是派人把这番话告诉了楚王。楚王也明确表示要与秦王联合,魏王听到这事之后十分恐慌,便主动把上洛送绐了秦国。当时齐、楚邦交和睦亲善。秦王、魏王在边境上不期而遇,将要用亲善齐国的策略来断绝齐国同楚国的邦交。适逢楚王派景鲤出使秦国,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楚王恼怒景鲤,担心齐国会认为楚国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暗中同秦、魏有来往,将要降罪予景鲤。有人为景鲤对楚王说:“臣下向您祝贺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秦王、魏王会见,将要用联合齐、秦的策略来断绝齐国同楚国的邦交。现在景鲤参与了秦王、魏王的会见,齐国没有相信魏国联合秦国进攻楚国的理由,齐国又惧怕楚国暗中与秦国、魏国有来往,-定会尊重楚国。所以景鲤参与秦王、魏王的全见,是大王重要的凭借。现在如果景鲤没参与秦王、魏王的会见,魏国想断绝齐国和楚国邦交的行动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齐国听信了秦国、魏.国,--定会轻视大王,因此大王不如不降罪景鲤以表示齐国有秦国,魏国的支持,齐国-定会重视楚国,而且会使秦国、魏国怀疑楚国同齐国有牢固的联盟。”楚王说:“好吧。”于是没有降罪景鲤并且提升了他的官位。有人对秦王说:“景鲤是楚王所喜爱的大臣,大王不如把他扣留下来,用他去换取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答应了,那么我们不用兵力就能取得土地;如果楚王不答应,那么我们就把景鲤杀掉,再和才能不如景鲤的人打交道,这可是一举两得的计谋。”秦王于是扣留了景鲤。景鲤让人给秦王传话说:“我预见到大王的权势将被天下人所轻贱,并且土地也不可能得到。我刚要出使的时候,听说齐,魏两国都打算割让土地来事奉秦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秦国与楚国是兄弟之邦。如今大王扣留我,这就在天下诸侯中显示出秦国失去了楚国的邦交,齐国和魏国又怎么会尊重孤立无援的国家。当楚国知道秦国处于孤立之中,不但不会送给土地,而且还会在外边结交诸侯来图谋秦国的,那秦国必然危险了,我看不如把我放出去。”秦王这才放了景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谋略与雄辩宝典--《战国策》精华全解析2
战国策·秦策二
[评论随笔]楚怀王
楚怀王为何宁愿在秦国为囚而终,都不愿意回国当王?
【国学典籍】《战国策》秦(四)
品读史记(卷70-3):张仪列传第十【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