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代经济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台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代经济”现象:代购、代跑腿、代遛狗、代排队、代相亲……“代经济”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以上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本题属于热点现象评析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即时评作文。

材料第一段立足生活实际,叙述材料背景,列举了新技术催生的各种“代经济”现象,这些现象既包括多数人都熟知的代购,也包括让人匪夷所思的代相亲,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大事,一个省略号说明“代经济”似乎无所不包,材料甚至总结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充分展示了写作任务选点的热度,给学生创设了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感的写作情境。

从中可以看出,命题人努力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习练和提升正确认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立意时,考生要恰当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等哲学观去认识“代经济”现象,从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角度平衡分析评价的尺度,使观点有分寸,有尺度,恰如其分,体现思想的深刻性。

考生写作时,需要围绕“代经济”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可以追问“代经济”出现的原因,也可以审视“代经济”的时代意义,可以反思如何正确面对“代经济”现象,可以推想“代经济”发展下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可以由“代经济”这一社会现象引入对如何做人做事的思考。

无论选择什么角度,考生写作时首先要亮明态度,评判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肯定它,就要分析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否定它,就要分析原因,说明理由,揭示危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或归纳,或演绎,或具体,或抽象,或逆向思考,或假言判断,或正反对比,或因果探究,或层层推进。要注意的是,可以辩证分析问题,既肯定意义,又揭示问题,但不宜平均用力,要重点突出。

考生写作时也可以广泛联系社会生活中其他的“代经济”现象,比如代驾、代订酒店、代购机票、代扔垃圾、代上坟、代打游戏、代写作业、代写论文、代喝奶茶等,对不同现象分类评析,辩证认识,既可以开阔写作思路,又可以扎实说理基础。

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如同在乱流纷扰的时代如何正确选边站队,考生必须围绕作文材料所提供的生活表象,从生活、社会、历史和未来等多方面理性思考,得出正确认识,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为态度鲜明的观点。很多时候,作文拟题就要体现审题的准确,体现思考的高度和深度,从而聚焦读者的目光,让自己的作文锁定在较高的起评分,所谓“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立意】

以下这些作文题目的作者运用了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哲学观点,注意了对立与统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能体现作者审题的准确和思考的深度。

《“代”来终觉浅,此事须躬行》

《“代经济”不能代发展》

《桑田碧海须臾改,莫让人情付水流 》

《“代经济”崛起,真生活何在?》

《代办,还是代替?》 

《别让“代替”成了“取代”》 

《“代”需有度》

《别让“代经济”成为代生活》

《莫以疏懒代奋斗》

以上题目,或者使用对偶或对比让人印象深刻,或者利用设问发人深省,或者使用祈使句态度鲜明,一读而可知都是通过对“代经济”泛滥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的分析,提醒人们“代经济”应适度,做事要躬行,做人要讲真情,发展经济要务实,可谓立意准确,思考深刻。

《适度替代,时常用心》

《代经济,创未来》

以上题目,用简介的4+4和3+3的语言形式,适度发展“代经济”有助于便利生活、创造美好未来的观点鲜明,可谓言简意深,生动形象。

 【佳作展示】

代办,还是代替?

科技在一天天发达,生活在日趋简单,然而,由互联网催生的代办文化,却值得我们警惕,生活质量的提升,就是对生活做减法吗?

生活不是结果,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线段,一端是生,一端是死,那么两个端点之间的,才叫生活。人的生活,绝非只追求结果,因为再强大的人,它的结果也不过一抔土,如此而已。

代办,它把生活中的琐事免去,直接把结果送到你的面前:东西买了,狗遛了,队排了,你的生活也由别人为你代办了,这好比把吃饭定义为充饥,把看将电影定义为打卡,把散步定义为健身。

生活的美好来自于过程,这份过程不一定是顺风的,平静的,反而有可能是痛苦的,坎坷的,但正是这份坎坷,催化了幸福与美好。

无泪不欢,无苦不乐,人生的快乐源于波澜,源于变化。以我个人为例,正是学习的劳累,使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月假;正是同家人的分离,使我懂得了团圆的美好;正是危难到来了,平日里安静的生活,才弥足珍贵。唯有经历才懂得珍惜;学会珍惜,才能见到美好。正是“负箧曳屣,行于山谷之中”,才能体会到“犹幸预君子之列”的美好。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向往海景别墅的生活,他们拼命工作,换来别墅后,嫌弃打扫工作繁杂,便将别墅大小事物交给保洁去办,自己则继续工作,去追求下一个目标了。而当保洁结束一天工作,坐在沙发上,望海景,带着小狗悠闲散步的时候,似乎她才是这栋别墅真正的主人。

因为生活的美好,来自亲身的感受,而非简单的占有。即便天下最好的美味放在面前,不吃也是没有用的。曾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愤愤地说自己“不及江南富足翁,日高三尺犹拥被!”将一切付诸代办,最后或许他自己也难以分清,是他过完了一生,还是别人代替了他的一生。联想起近日昆明翠湖“外卖喂鸥”,饲料买主们要求将喂海鸥的视频发来,正是体现了过程的不可或缺。倘若没有疫情,如今的昆明翠湖定当人满为患,代喂海鸥会少很多。

当生活的苦被代办,生活的乐,必将大打折扣;当日子让别人过了,快乐也自然落于他人手中。美好生活不是应有尽有,而是想做就做。

【精彩点评】

本文开篇把材料中的“代经济”上升为“代办文化”,既扣题,又使“代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见识不凡。同时,作者直指“代办文化”产生的根源为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努力在让生活更加简捷,因而引出思考,生活质量提升是否就是“生活做减法”?语言简洁而不简单,思维跳跃而不牵强。

接下来,作者通过比喻论证和演绎推理,得出了“生活的美好来自于过程”的论断,接着以自身感受和三个故事为例,论述了坎坷才能催化幸福和美好,亲身去感受才是人生的真谛。

最后一段,作者用一句“当生活的苦被代办,生活的乐,必将大打折扣;当日子让别人过了,快乐也自然落于他人手中”启示人们,生活不可被过度代办,美好生活就是“想做就做”。

作者熟练使用对比、对偶、排比、引用、顶针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凝炼,富有哲理,于中学生而言,实为难能可贵。

莫让“代经济”代替我们的生活

诚如材料所言,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享受便利的代服务,用金钱换取节省的时间和劳动似乎无可厚非,可是如代相亲、代遛狗这类需要我们切身去体验的活动,让他人替代,真的没有问题吗?

代经济能够发展起来,一定是有原因的,“存在即合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那么针对一些繁杂且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代经济”出现似乎是必然的,又或是自身条件不允许,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情让他人“代行”,似乎也不失为一件美事。试想一些场景,人在外地请人代喂鸽子,孕妇居家请人跑腿代买菜,老人腿脚不便请跑腿代买药,确实代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可是,当“代行”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他人之手渐渐代替自己的手,“躬身力行”是否就失去了意义?换句话说,“代行”真的能如我们所愿的,解决一切问题吗?

当我们每次遇到寒冬都点外卖,一个冬天都不用出几次门时,可曾想过我们失去了品尝雪花滋味的机会,失去了酒足饭饱后街头漫步、谈天说地、看星星眨眼、听北风奏乐的机会;百年老店装潢精致的门口,排起长队的不是食客,而是外卖小哥,老板不再能看到顾客享用自己的美食时享受的表情,顾客不再能闻到店面里沸腾飘香的气息,而是只能看到外卖盒上的精致广告语: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过于缺少人文气息?经济社会的便利取代了人们的“躬身力行”的麻烦,对于我们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

“代行”越多,我们体验到的就越少;过程越便利,我们的记忆就越不深刻。当“代行”取代你所能做的一切时,那么对于他人来说,你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们所有的情感、记忆和精力,都应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得到的。“代跑腿”永远无法让你体会肌肉的酸胀,大脑的烦躁;“代遛狗”永远无法让“你”和它建立友谊;“代相亲”永远无法让你找到灵魂伴侣,只能找到物质上的正确配偶;“代排队”无法让你体验到现场的人声鼎沸,水泄不通。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认知,都只有我们自己体验过,才能得到。“代行”,也许意味着生活的缺失,“便利”,可能意味着无法体验困苦。

代行,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应将“代行”维持在最低限度,莫让“代行”代替我们的生活。

【精彩点评】

作者以“诚如材料所言”开篇,这是时评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典型的简捷入题法,引出后文抓住材料一个角度定点分析,聚焦“让他人替代,真的没有问题吗”这一话题。

第二段探究“代经济”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为下文思考“代经济”大行其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铺垫,有辩证性和逻辑性。

第四段,作者运用假言思维,同类联想“代经济”过度发展可能导致的后果,如改变社会生活的形态,冲击人文气息,让“'代行’越多,我们体验到的就越少;过程越便利,我们的记忆就越不深刻”的论断顺理成章,“当'代行’取代你所能做的一切时,那么对于他人来说,你的意义又是什么”的疑问发人深省。

第五段,作者围绕“我们所有的情感、记忆和精力,都应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得到的”这一观点,运用归纳思维分析材料中列举的各种典型“代经济”现象的局限性,很有人情味儿和感染力。

有以上论述层层铺垫,“代行,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应将'代行’维持在最低限度”的结论水到渠成!

纵观全文,作者用“让他人替代,真的没有问题吗?”等三个追问结构全文,层层推进,始终牢牢把握着读者的思维,特别是“你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个追问直击人的灵魂,让读者也忍不住拍案:莫让“代行”代替我们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材料作文该怎样审题立意?
【作文咋整?】材料作文要怎么审题立意啊?急!很急!非常急!十万火急!
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大年初一大餐: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作文不会分类审题立意,手把手步步教——二》
揭开材料作文的面纱——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12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0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