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百练:阳曲傅先生事略(全祖望)
阳曲傅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①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亦曰石道人。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 ān ē)。
②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阉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曾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论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先生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次年,袁公自九江羁于燕邸,以难中诗贻先生,曰:“晋士惟门下知我最深盖棺不远断不敢负知己使异日羞称友生也。”先生得书恸哭曰:“公乎,吾亦安敢负公哉!”甲午,以连染遭刑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有以奇计救之者,得免。然先生深自咤恨,以为不如速死之为愈,而其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凡如是者二十年。
③戊午,天子有大科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恩赐以官。益都密请以先生与杜征君紫峰,虽皆未豫试,然人望也。于是亦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思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大学上以下,皆出城送之。先生叹曰:“自今以还,其脱然无累哉!”及卒,以朱衣黄冠殓。
(有删减)
注:①傅山:明末清初道家思想家。②甲午:清顺治十一年(1654)。③戊午:康熙十七年(1678)。④大科之命:康熙诏命开博学鸿词科,让各省举荐有学问的名士赴京应试。⑤眉:傅山之子傅眉。⑥冯公:冯博,益都人,当时任文华殿大学士。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三上书论之,不得达              (     )
(2)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              (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 乃伏阙陈情           (     )   

         A.趴在台阶前    B.跪在宫殿前     C.隐蔽在空隙处   D.住在宫殿角落

       (2) 许放还山             (     )

         A.流放山野      B.成为隐士       C.出家为僧       D.允许回家

3. 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晋 士 惟 门 下 知 我 最 深 盖 棺 不 远 断 不 敢 负 知 己 使 异 日 羞 称 友 生 也
4..把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

5.第①段中,全祖望介绍傅山“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亦曰石道人”,而官方史书《清史稿·卷五百一·列传二百八十八遗逸二》则仅“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八字,请探究全祖望的写作意图。(3分)

6.全祖望此文为人称道,请以第③段为例,赏析作者如何将“傅山固辞”写得生动感人的。(5分)

【参考答案】

1.(1)申诉/辩护/申辩(2)认为……正直

2.(1)B (2)D

3.晋士惟门下知我最深/盖棺不远/断不敢负知己/使异日羞称友生也

4.他看到天下将要大乱(1分),那些所谓被称为缙绅的达官贵人(1分),多贪腐作恶不值得称道,(1分)他(1分)非常气愤,就坚持自己的气节,一点也不肯迎合(逢迎、迎合、阿谀奉承)当时的社会风气(不与当时社会同流合污/不与社会妥协)。(1分)

5.全祖望私人写作的纪传文,记述(比清史稿)更为全面,更能表现出尊敬。(1分)而清史稿作为官方史书,则有许多约束。(必答)古人字多为长辈期许,号多为自己述志、表情,傅山字青竹、青主,有不阿之气,(1分)家族也是学中表率,字则取色为朱,取物为石,与下文对照,可见其怀念故国,不入新朝为官之坚如磐石。(1分)青竹、青竹、石道人等号体现的拒绝入世的情怀(1分)也体现了傅山其人的道家思想。(1分)(以上四点任意写出两点)

6.(1)情节一波三折: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与皇权的多次较量,从未屈服,老人先后以儿子去世、身体有疾、卧床死拒、痛哭于城门等行为拒绝入仕清朝,(2分)而皇权则先后用有司不可、抬床而行、权臣规劝、恩赐以官等行为强行逼迫。(2分)在两者的拉锯战中,显示出显示出的傅山强大的不仕清朝的决心。(1分)

(2)对比:在傅山与清朝朝廷的对抗中,傅山极弱,朝廷极强,本段在强烈对比中又强化清朝君臣“固请、固赐”之坚定、强势,也强化傅山“固辞”的坚定与决绝,一边是丧子的七十四岁老人称病、死拒、痛哭、仆地,一边是朝臣的抬床、拜访、恩赐、劝说。对比中显示出傅山沉痛的故国之思。
(3)细节描写:权臣冯博率领公卿看望傅山,傅山不迎接不送别。傅山被强行抬到午门,傅山看到故国都城城门,眼泪潸潸而下,不惧康熙不快。傅山被恩赐,不肯谢恩,被冯博强行拽掖谢恩,傅山则倒地不起。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刻画出傅山不仕清朝的决心。也为傅山为故国不惧生死而感动。
傅山一方2分;朝廷一方2分,体现出的人物精神1分

【参考译文】

朱衣道人就是阳曲的傅山先生。最初他字青竹,不久改字为青主。他家世代凭借学问高和品行好成为晋中地区的表率。他看到天下将要大乱,那些所谓被称为缙绅的达官贵人,其实多贪腐作恶,其行为不值得称道,为此他非常气愤,就坚持自己的气节,一点也不肯迎合当时的社会风气。

提学袁继咸被巡按张孙振诬陷,孙振从前是阉党之人。先生约定了他的同学曹良直等人到通政使,多次上书为他申诉冤情,但是没能转达到皇帝手中。于是就跪到皇宫前陈述冤情。当时抚军吴甡也觉得袁继咸为人正直,袁继咸的冤情终于得到平反昭雪,而先生因此名闻天下。先生从小在晋中长大,得到那里的山川雄深之气的滋养,他一心想要凭着济助世人来表现自己,而不屑于发布那些于当世无用的言论主张。第二年,袁继咸从九江被清军俘获,拘系在北京的寓所,因为身处危难之中,就写诗给先生,并说:“晋地的士人当中,只有学生你对我了解最深,我离死亡已经不远了,绝对不敢辜负了知己,使得日后人们以称我为老师而感到羞耻。”先生得到书信后恸哭说:“先生啊,我又怎么敢辜负您呢!”甲午年,先生因为受牵连受刑罚,他严厉陈辞慷慨不屈,绝食了九日,差不多死了。他有一个门生,用奇巧之计救下了他,得以免于一死。但是先生深深地感到愤恨,认为不如早早死在这件事上为好。

戊午年,天子发布诏令举行大考。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把先生作为优秀人才向皇上推荐。当时傅先生已经有七十四岁了,而且他的儿子傅眉也因为疾病早于他死了。因此坚决拒绝去参加考试,但是有司坚决不同意。先生于是假称自己有病,有司就命令差役抬着他的床前往,两个小孙子陪侍在身边。已经到了距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傅山先生以死来抗拒,坚决不进城参加考试。这时益都冯公首先来拜访他,然后其余的官员都来看望他。傅山先生躺在床上,并不施迎来送往的礼节。蔚州魏公就把傅山先生年迈体弱的情况禀报了皇上。皇上就下诏令,免除傅山先生参加考试,并答应放他回家,继续做道士。当时那些受征聘任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中,没有接受职务的那些年迈体弱者,都受到恩赏赐以官职。于是特意加封傅山先生中书舍人的官职来表示对他的宠爱。益都就到傅先生家里拜访他说:皇命格外恩宠,即使你生病了,希望因为我而勉强来到皇庭表示谢恩。先生没有答应。益都就命令其他众多宾客百余人反复劝说他。傅山先生就假称病得很厉害。于是益都就让人把傅先生抬进宫。傅先生看见宫廷的午门,眼泪潸潸而下。益都强行架着他让他谢恩,傅山先生就倒在地上不起来。蔚州走上前说:停、停、这就算是谢恩了。第二日,傅山先生立刻返回,大家都出城来为他送行。他死后,按照道士的丧仪来安葬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曲傅先生事略(清)全祖望
关于傅青主
傅山小楷书《心经》两种
傅山
书画诗话 | 傅山的骨气
清代书法家【傅山】资料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