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恋地情结

材料一:

“因为干渴,我们才认识了水,因为海洋,我们才了解了陆地。”离开“旅行”与“异乡”的概念,家园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城市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轮船或电梯,空间狭小幽闭,给人压抑窒息之感;在公共场合或开阔地停留又有难以逃离的窘迫、尴尬与焦虑。这是一种失去家园感的城市病症,在某种程度上,广场恐惧症也是因幽闭恐惧症才具有意义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是诗人对乡村之爱的描述。处在不同时代,人们却有相似情感:明白城市生活的喧嚷与诱惑,渴望在乡村里寻找一份安宁。

一旦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与精致起来,人们就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大自然了。尽管城里有着复杂精致,便利的基础设施也令人愉悦,但始终无法为人提供全部的满足,这是家园感丧失、恐惧症与幽闭症衍生的源头。故而对乡野的情感只有在大城市出现时才会充盈,政治的压力与官僚化的生活方式,会让乡村的宁静变得很有吸引力,不断向被城市病症压抑的人们召唤一种摆脱喧嚷与诱惑的“家园感”。这样的情感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它并不等同于对大自然真正的理解,而且它还夹杂着伤感。当人们隐退到乡间,开始舒适的独处生活后,他们的心里还会反过来惦记繁华的城市世界,所以他们始终得不到满足。

美国第三任总统希望将国家财富与权力置于乡村农业理念之下,该观点获得了美国公众的赞同。在19世纪,吃苦耐劳、品德高尚的农民形象成为了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样的理念并没有阻止或妨碍财富的积聚与技术的进步,美国依然发展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大国。然而,该理念绝非一种空洞的修辞,它具有的情感渗透进了美国的文化当中,表现在看低城市、迁往乡村、乡间欢度周末的行动当中,以及自然保护运动等方面。这样的理念在政治层面上也表现得很明显,例如表现在因“地方主义”的兴起而反对国家体制化教育的行动当中,表现在国会农业部门握有的权力当中,表现在政府对农业的特殊补贴当中,表现在选举系统允许农业人口的投票权重超出其所占总人口比例的规定当中。

(摘编自段义孚《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恋地情结》,有删改)

材料二:

沈从文《边城》创造出一个诗意的、纯洁的农村童话,躲避工业革命后都市生活的嘈杂。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表现现代性已经渗透进去的当代农村,但农村人的思维还没有完全都市化,还留有很多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久居农村的人,或是为了工作,或是为了团聚而前往都市;在城市疲惫的人,本想回家渡一轮岁月静好,目力所及,却是人约黄昏,荒草丛生。

赵树理《三里湾》的乡村贴近尘土,与现实发生的事件息息相关,它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莫言《红高粱》既有对高密东北乡那片大红的高粱地的热爱与赞美,也有借此排解伤感忧郁的情感寄托。《平原上的夏洛克》中的主人公保留了农耕社会很多习惯,他的性格被农耕社会所塑造,他是处于现代性夹缝中的人,是当代的黄昏守夜人。在这里,导演徐磊是在认清现实后,着力表现当代农民对生活的真实态度。

沈从文《边城》侧重于用乡土情结批判现代性,导演徐磊则在给予农村深情凝视的同时,尽量客观地呈现农村现代生活中既有的事实。前者美化农村,将其幻化成淳朴过往的象征;后者侧重于表现城乡对立、农民在接受现代性时的吃力。步入今天来看沈从文或徐磊,他们都在乡土意识上挣扎。现代性不再是城乡对立的标志,沈、徐两人及其作品下的人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慢慢接受现代性,一方面眷恋乡土。时代逼着他们前进,可他们半截身子还留在过去。

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相对更复杂,他对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又不想在乡村困守一生。他有自己自私、虚荣的一面,也有自己改变世界、成为英雄的抱负。他像一个更具有理想气也更有反省意识的祁同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角色),当他的“城市梦”幻灭,他回到最初的地方,听从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无论他们对农村有多少眷顾,城市都已成为大部分人用脚投票的选择。我们寻不到淳朴的农村,就像我们再也回不去童年的故乡。现实中,农村只是他们一年回一次的存在,大部分农村在悄然间已经如同荒凉的废墟。

《平原上的夏洛克》表现了农村离当代年轻人越来越远,这根源于城市定居者对农村想象的匮乏。导演借助一个美好的农民形象,呼唤我们这个时代日益稀少的品质,比如:仁义、诚实、团结、互帮互助等。朋友有难,我不能见死不救,这是仁义;知道你不是肇事者,哪怕你是有钱人,我也不讹诈你的钱,这是诚实;老哥的车陷进坑里出不去了,深夜我也要开车去帮忙,这是团结。

(摘编自周郎顾曲《从沈从文到<平原上的夏洛克》:留守农民在城乡巨变中的身心矛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与精致起来,人们就会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大自然了。

B.吃苦耐劳作为美国精神象征,未妨碍财富积聚与技术进步,美国依然是制造业大国。

C.美国文化表现在看低城市、迁往乡村、乡间欢度周末,也包括自然保护运动等行为。

D.美国政府重视农业,表现在选举系统允许农业人口的投票权重超出相关规定的比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美国,“乡村间的乐园能让人们的美德发扬光大”这一理念或能登上政治的舞台。

B.城市疲惫的人向往诗意的农村及躲避工业革命后都市生活的嘈杂,渡一轮岁月静好。

C.有理想气也更有反省意识的祁同伟,“城市梦”幻灭时,对黄土地怀有更深厚的感情。

D.《平原上的夏洛克》借助一个美好的农民形象,呼唤我们这个时代日益稀少的品质。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沈从文的《边城》展现的湘西的农村风光。

B.路遥的《人生》对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

C.莫言《红高粱》中东北乡大片的红高粱地。

D.《平原上的夏洛克》展现当代的农村画卷。

4.某市举行学术论坛,聚焦于“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这类现象。作为一名受邀进行主题发言的学者,你如何向与会者介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发言要点,并简要阐释。(6分)

5.《边城》与《平原上的夏洛克》在呈现农村时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B项错置条件,曲解文意。原文为“在19世纪,吃苦耐劳、品德高尚的农民形象成为了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并非只指吃苦耐劳。

2.C【解析】C项张冠李戴,原文指的是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

3.A【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城市生活有喧嚷与诱惑,人们渴望在乡村里寻找一份安宁。A项,《边城》描绘了诗意、浪漫、纯洁的农村童话,质朴、清新、近乎“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现出仁厚、淳朴的土性乡风,展现了人们所渴望的安宁的乡村居所。B项,《人生》侧重于表现“寻不到淳朴的农村,就像回不去童年的故乡”。C项,《红高粱》侧重于对乡土的热爱与赞美以及排解伤感忧郁的情感寄托。D项,《平原上的夏洛克》侧重于表现城乡对立、农民在接受现代性时的吃力,农村离当代年轻人越来越远。

4.①它表现为一种“城市病”:城市不少幽闭狭小的空间会引发心理的压抑、窒息,人停留于公共场合会产生内心的窘迫、尴尬与焦虑。②它产生于城市的复杂精致:虽能提供各种便利,但始终无法为人提供全部的满足。③它召唤一种乡村的“家园感”:摆脱城市的喧嚣与诱惑,在大自然、乡村里寻找一份宁静。(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分析,能结合材料言之成理亦可)

5.同:眷恋农村(或:深情凝视农村),将淳朴美好的农村当作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又表现出人物在时代下的身心矛盾(或:又有人物情感与理智的挣扎)。

异:①前者侧重于批判现代性,后者侧重于呈现既有的农村事实。②前者着力美化农村,将其描绘成诗意、纯洁的童话,幻化成淳朴过往的象征;后者侧重于表现城乡对立、农民在接受现代性时的吃力。

(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能结合材料的其他合理归纳可酌情赋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原上的夏洛克》:两个农村老头的荒诞旅程
《平原上的夏洛克》:“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没有一个明星,《平原上的夏洛克》却成年度黑马电影
乡村大爷当侦探!这部土掉渣的电影,凭啥让吴京、姚晨组团推荐?
影评:没有夏洛克,只有老伙计
宁浩都夸这新片够幽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