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理由与“常识”和“知识”

材料一:

人们所说的“常识”首先是指知识性的常识。知识性的常识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判断力,或是众人接受、无须解释或论证的意见观念,这种“直觉常识”有的真实,有的不真实。知识性常识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同一社会中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应该有或会有的知识,即“普通知识”,如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等。

在知识性常识之外还有一种常识,那就是逻辑性常识,它体现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定式。例如,发生在前的为“因”,发生在后的为“果”;一件事情不能既发生过,又没有发生。从来没有学习过形式逻辑的人也有这种逻辑性常识,他们在说理时会建立某种“因为”和“所以”的联系。当然,这种关系是否可靠合理需要检验后才能确定。

说理中的普通知识有些是不可靠的,不能因为是常识就深信不疑。在说理中,对待普通知识与对待专业人士所拥有的专门知识一样,都需要仔细检验其是否可靠。这种检验不是故意抬扛,不是你说是,我就偏说不;当一个人检验对方说理是否真实可靠的时候,也是在搞清楚自己是否有理由怀疑对方。

逻辑性常识同样需要检验。与形式逻辑不同,逻辑性常识依靠的不是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受制于与他人共同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或来自某种文化的先在假设。说理中的逻辑性常识之所以会有谬误,往往与依赖于这种未加检验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有关。

总之,常识是不纯粹的知识,混杂了很多无知与偏见。我们对常识可能存在的谬误和可能受到的扭曲应该保持警觉。

(摘编自徐贲《理由与“常识”和“知识”》)

材料二:

哲学家伽达默尔将常识解释为:同一社会中关于公共事务、社会取向与价值判断的合理共识,是普通人都能理解、掌握和表达的平常知识、基本道理与通俗规则。常识认知简单易懂而晓畅清晰,既能诉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从而实现通情达理的说理艺术。

诉诸常识成为公共说理的主要方式,这与常识的时空特性相关。一方面,常识具有时间持久性,它在较长时间内流传而形成,并在时间流逝中不断消化与吸收新观点、新见识,不断为公众所接受、认可;另一方面,常识亦具有空间共同性,它是特定范围内主体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它未必正确,但一定是在较广范围内为大家都承认的知识和信念。回到常识是一种回溯到日常生活、伦理习俗与道德风尚的实践智慧,它不仅描述了社会生活的日常景象与平常样态,而且指引了应有的价值准则与道德取向。诉诸常识正是基于这一情感共鸣、理性共识与道德共性而得到公共认可与辩护,也才使得公共说理得以可能。

但常识不是灵丹妙药,公共生活与社会认知既有在常识之外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有因对常识的过度诠释与泛滥使用而造成的认知偏差与理解误区。为此,我们应对常识认知的局限与风险保持警醒。

常识认知拘泥于经验主义,存在着常识思维泛滥的风险。在常识的众多来源之中,经验无疑是首要和主要的。但经验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特点影响了经验性认知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公共说理倘若完全诉诸常识认知,就会走向常识思维泛滥的误区,导致一系列低级错误。比如,诉诸多数人意见的“少数服从多数”,如果用错地方,就有可能造成损失甚至严重的后果,有人还会因为“罪不责众”的常识思维而无所畏惧。又比如,诉诸固定模式的静态思维,建立在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守成不变的认知后果之上的常识,可能使人们的认知陷入静态封闭的思维窠白。

常识认知倚重于道德规范,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受到泛道德化批判的影响。道德规范是常识认知的重要依据,经由常识而达成共识的前提在于它符合多数人的道德直觉与道德经验。公共说理所依循的“人之常情”即是来自群体共有的道德情感与集体维护的道德信念。但基于常识认知的道德评价也有可能走向泛道德化批判,具体表现为:将非道德对象道德化,如对偶发个案进行舆论申讨与道德围剿;将底线道德拔高为理想道德,把个人美德提升为道德义务,如强行要求捐款等慈善行为;将道德批判范围盲目扩大,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中对社会生活进行全盘否定甚至虚无化,如社会躺平论、文化虚无论等。

常识认知的根本意义在于其守护了日常生活的直接性与明晰性,捍卫常识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理性尊严。但生活的丰富性、社会的复杂性与实践的多样性,也突显了常识认知的局限性,特别是身处当今这一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分流与世界大变局的历史时刻,更需合理慎思常识认知及其可能的风险。

(摘编自潘斌《合理慎思常识认知及其风险》)

1.下列对于材料一中提及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识,是由直觉常识、普通知识、知识性常识和逻辑性常识这四类常识组成的。

B.常识可分为知识性常识和逻辑性常识,知识性常识可分为直觉常识与普通知识。

C.直觉常识和普通知识均属于知识性常识,差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D.专业人士拥有的专门知识和普通知识都属于常识,但其可靠性都需要经过检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意抬杠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讲道理;合理质疑应当建立在检验对方说理是否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B.大家都认为无须论证的意见观念以及人们共有的思维习惯、心理定式,都有可能混杂了无知与偏见。

C.常识流传时间长,认同范围广,公众认可程度较高;如果不能诉诸常识,公共说理将变得十分困难。

D.常识认知能使复杂生活变得直接而明晰,彰显人类的认知能力与理性尊严,所以我们应当捍卫常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理时合理使用形式逻辑等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仅仅借助逻辑性常识,能减少说理的漏洞和谬误。

B.由于各自思维习惯、心理定式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中国与西方的常识必然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

C.“少数服从多数”的常识认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往往因为它已陷入静态封闭而无法适应时代变化。

D.为老人让座作为社会常识因符合人们的道德直觉与道德经验而成为共识,但不应变成强制性的义务。

4.为何说“理所当然”和“向来如此”的常识有时并不可靠?请结合材料分析。  (4分)

5.下列对常识的认知分别存在什么偏差?可能导致怎样的后果?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观点一:常识代表人类的基本信念,具有直接性、明晰性和普遍性,哲学应以常识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体系。

观点二:常识的重要性仅限于日常生活,根本不符合科学理论的标准;科学和常识一旦发生冲突,常识必须为科学让路。

【参考答案】

1.B(A项,这四类常识有重叠之处;C项,“直觉知识”包括“众人接受、无须解释或论证的意见观念”,这部分内容同样需要通过后天学习;D项,专业人士所拥有的专门知识并不属于常识。)

2.D(原文“常识认知……守护了日常生活的直接性与明晰性”,并不意味着“常识认知能使复杂生活变得直接而明晰”。原文意思是:日常生活具有直接性与明晰性,而常识能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破坏。)

3.C(原因是常识思维泛滥,将“少数服从多数”用错了地方。)

4.答:①““所所然””的常识,受于于与人人同同的思维习、、理所式,,有的经检验,可能混杂无知与偏见。②““来如此””的常识,立在日日复日日的检验累、、守成不变的认知后果之上,可能无法适应现实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每点2分,同4分)

5.答:(1)观点日:夸大常识重要性。容易忽略常识包含的无知与偏见,可能导致所论体系出现谬误。(2)观点二:低估常识的重要性。容易无视常识中的所性同识与道德同性,可能使科学缺失所性指引,甚至违背道德规范、走来歧途。

(每点2分,同4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懂这一点,读再多书也没用
《观念学》理论介绍
小学阶段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大全,内容齐,知识性强!暑期预习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我只是想把金针度与人,但昨天又又被违规删文了
提升思维,必须拥有结构化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