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

材料一: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很多传统村落已有数百年乃至逾千年历史,它们不仅留存着历史的“现场”,还接续文化传统,记录着一代代人的生活轨迹。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民族记忆。

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把保护与发展割裂开来。有人担心,对传统村落过度保护,会不会影响乡村发展?会不会掣肘乡村振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完全可以做到让村容村貌更美,让村民生活更便利。比如,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镌刻着村落发展的印记,要对它们加大保护,而不是损害、拆除,这样才能提升传统村落的魅力。保护传统村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真正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传统村落进入公共场域,并非坏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走进传统村落,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体会兴于此的一些非遗,更激发人们的保护自觉,也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家也提出“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保护、利用、传承是一体的,光有保护而不利用,或者光有传承而不保护,都是顾此失彼,不利于传统村落发挥作用。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才是真正对传统村落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尤要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让传统村落更有力量实现传承,为时代标注风采,为后人留存记忆。

(摘编自王石川《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

材料二:

日前,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公布,北京市密云区、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等35个县(市、区、旗)位列其中。据统计,目前,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保护了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挖掘了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匣”。传统村落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极具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一方面,每一处形态丰富、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都是鲜活的文化遗产,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自由展现着各自独特的物质、社会、精神文化传统,极具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艺术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传统村落如今仍是“一方人”生活栖居之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保护好“一方水土”,也是意在保护人们始终记挂的精神家园,给当下社会情绪带来调节和抚慰。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让乡愁有“乡”可寻,近年来各地纷纷落实各项举措,积极守护好“一方水土一方人”。历史画廊、文化风情街、沉浸式街区……在湖北,许多传统村落改造秉持“修新如故”的理念,创意打造休闲旅游景区、展现乡土生活方式,保存并发扬着村落历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和鲜活魅力。永子、乌铜走银、彩陶……在云南省保山市的板桥古镇,非遗、文创商家纷纷入驻,村民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推介人”笑迎八方游客,传统村落中的烟火气让人流连,村民生活水平也随“非遗+旅游”深度融合而持续提高。传统村落连接着历史与现代、乡土与人情,诸多实践生动表明,如此丰富多彩、极具现代魅力的文化风貌还需更多独特的“打开方式”,助力其传承发扬。

与此同时,还应当关注到,传统村落保护如今仍然面临一些客观难题与困境。从现实状况来看,有的地方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演出节目,却忽略了传统内容和特色道具,不恰当地加入现代元素,许多村民无法理解,参与度自然也低;一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落后,保护性开发不到位,仍需专业统一的设计改造,为村民提高生活质量,为游客提升旅游体验;还有地方对传统村落内涵与价值的认知不深、对传统村落申报不够积极,部分未进入保护名录的古建筑得不到妥善保护。

“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总体原则。一方面,应当挖掘并运用好传统村落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激发其传承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还应积极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让更多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焕发生机和风采。

传统村落文明价值的挖掘、传承与发扬离不开人。如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将目光放长远,多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重视当地群众意愿、态度及生活质量,调动村民积极融入传统村落的保护行动,主动诠释乡土特色禀赋;还要注重聆听广大游客真实反馈,及时回应大众物质、精神诉求,从而打造更宜居宜游的村落“新颜”。相信在各方积极关注、共同努力下,传统村落一定能够更好地焕发时代崭新风貌,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摘编自陈之琪《焕发传统村落的时代生机与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大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不仅不会影响乡村发展,还能够提升传统村落的魅力。

B.保护传统村落,积极守护好“一方水土一方人”,需要更多独特的“打开方式”,助力其传承发扬。

C.保护传统村落,应该把挖掘并运用好传统村落自身资源禀赋放在首位,而不需要靠加入现代元素。

D.打造更宜居宜游的村落“新颜”,要多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注重聆听广大游客真实反馈及诉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保护传统村落,不过材料一更侧重于论述当前保护传统村落的得失与前景。

B.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让其进入公共场域,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激发人们的保护自觉。

C.材料二既肯定了近年来各地落实的保护传统村落的各项举措,也指出了所面临的一些难题与困境。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读者能更好理解所论述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广西某地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把村中居民全部迁出,打造村落旅游景点。

B.福建某地模仿欧洲古城堡的样式对古村落的古建筑进行改造,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打卡。

C.安徽某地对某古村落进行修缮,拆除现代建筑,并拒绝游人进入,让其完全保持原汁原味。

D.北京某古村落既保留了天井、老树,又增加了容纳更多住户之能,满足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4.“相得益彰”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指相互配合得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请根据此说法对材料一进行分析。(4分)

5.保护传统村落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而不需要靠加入现代元素”分析错误,材料二第5段指出,应积极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

2.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更侧重于论述当前保护传统村落的得失与前景”说法错误,材料一并没有论述当前保护传统村落的得失与前景。

3.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相关知识的能力。D项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符合材料一的观点。A项,“把村中居民全部迁出”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发展。B项,“模仿欧洲古城堡的样式对古村落的古建筑进行改造”不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C项,只保护不发展。

4.①保护传统村落,要保护与发展相配合。既要保护传统村落,也要让村容村貌更美,让村民生活更便利。②保护、利用、传承是一体的,不能顾此失彼,只做好其中某方面不利于传统村落发挥作用。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才是真正对传统村落负责。(每点2分,能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意思接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情境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给出了“相得益彰”这一词语,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注意找出二者的关联点。

5.①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民族记忆。②保护传统村落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③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匣”。传统村落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极具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④保护传统村落,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交融,能让更多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焕发生机和风采。(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能结合材料分析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要从两则材料中找答案,分别找出与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内容,再概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材料)(词语)关于“保护传统村落”
让“美丽乡村”留住更多“乡愁”
让乡魂不丢“魂”乡愁不剩“愁”
乡村景观提升方法:乡村够美,才记得住乡愁
【作文365】内江一诊:守护“乡土中国”,留住古村落
寻求传统村落和城镇化的平衡与和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