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看景与听景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到实地看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所给材料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即“看景”与“听景”,“有人”暗示这是部分人的认知。第一层想告诉我们的是在这样的认知中,“看景”不如“听景”。

第二层次,“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到实地看景”,这一层同样在谈“看景”与“听景”这两个概念,一个“但”字明确了这一层与上一层是转折的逻辑关系,而“更多的人”明确的是拥有这样认知的人群范围更大。第二层交代的是在更多数人的认知中,与其“听景”,不如“看景”。两个层次展示了对“看景”“听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考生可以赞成其中一种观点,也可以对“看景”“听景”哪一个更重要作辩证论述。论述时注意审读两层内容中的“有人说”“但”“更多的人”这些隐性的限定要素。

难点在于“看景”“听景”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解读,理解的深度决定了立意的深度,解读的角度决定了论述的方向。首先,是对“景”的理解,“景”可以是实指的自然风景,也可以是虚指的个人人生的风景、国家建设的风景、民族发展的风景、人类文明的风景等等。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看”和“听”也同样具有实指与虚指两层解读空间,“看”可以指亲临实地的观赏、调查、参与、实践等,是直接的一种行为;而“听”可以指未能亲临实地的听闻、感受等,是一种间接经验的获取。

【参考立意】

“听景”获取的是间接经验,“看景”获取的是直接经验,对待“听景”与“看景”的态度关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据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看景”是一种可贵的实践精神,“听景”纵然美好未必真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听景”是间接经验的获取,藉此形成的审美或认知体验,有助于更好地领略“景”的美妙,因而自有其价值。③既听“景”又看“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可以获取更全面、更真实、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或实践认知。

【佳作展示】

实地看景,真谛在望

“江山如画,望断南飞雁”,一句诗道出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声。我们向往那景,却常常困于眼前之境,于是“听景”成了我们的寄托。然而,“听景”真能满足我们对美的向往吗?我认为,实地看景,才能真正领略生活的美好。

听景,往往如隔靴搔痒,无法触及真实之美。古人云:“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这种对美的想象无法替代实地看景的感受。曾经有人告诉我,西藏的雪山是何等的壮丽,青海的湖是多么的宁静。然而,只有当我亲自站在雪山之巅,俯瞰那青海的湖面,才真正体验到那种震撼人心的美。站在那纯净无垠的雪域高原之上,才能亲身体验到自然的广阔与神秘。这种体验,是任何语言和图片所无法替代的。

实地看景,可以引发对生活深层次的思考。古有苏轼夜游赤壁,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视角,引发对宇宙之大的思考;今有徐霞客遍访名山大川,以脚步丈量国土,以心灵感悟自然。他们通过实地看景,不仅看到了眼前的美景,更领略了生活的真谛。正如《游褒禅山记》中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实地看景,亦如此。

实地看景,让我们有机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体验生命之美。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只有亲身走进自然,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曾经的我,对大自然总是心存敬畏,然而一次走进黄山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心态。在亲眼看到那一片片云海、一棵棵松树和一株株小草后,我发现它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与它们和谐共处。正如《论语》中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实地看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体验到生命的美好,更可以提升自我修养。

也许有人会说,听景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我认为,听景只是间接体验美的一种方式。只有实地看景,才能直接感受到美的魅力。这就像阅读一本书一样,只有真正翻开书页,才能深入了解书中的内容。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实地看景也是如此,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综上所述,实地看景比听景更能让人直接感受到美的真谛。看景不仅是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更是思考生活、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听景”这种间接的体验方式,而应该勇于走进自然、实地看景,以更深入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宇宙的奥秘。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地看景才是我们真正领略美的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冲破吉凶悔吝自然率
【高三.考场作文(3)】想遇更多的美景,是听景还是看景?(卷面图片+文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届安徽百校大联考作文。)
作文指导——立意
注重积累,优化作文教学
转贴:最新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六法
九年级作文指导讲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