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4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1)选择题备考策略与技巧

备考指导

一、选文趋势

(1)以新奇为优,多涉及各类发现。

可以理解为要聚焦最新、最奇特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局势格局、考古发现以及科技发明等方面的内容,尽量提供具有新意和独特性的信息。

(2)结构相仿,主要阐述概念。

这意味着文本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通常会围绕某个核心概念展开讨论,对该概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和解释。

(3)条理分明,详述细节。

在阅读时,需要特别关注文中的关联词、程度和范围的副词、因果逻辑关系以及概念的解释和理解,以确保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内容。


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尊重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原文的每个细节都给予高度关注,确保在转换说法时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使表达更加专业和严谨。


三、技巧点拨

【阅读核心技巧】

关键词锁定,回溯原文定位。


四、解题步骤

【解题口诀】

在解答问题之前,首先要对题干和选项进行仔细审查,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精准定位关键词,对常见陷阱保持警惕,并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不符合要求的答案。

科学答题详细步骤(带着问题去阅读)

(1)【一看】问题(约30秒)——关键词筛选,题文信息逐一比对。①确立关键词,回归原文定位。②详阅各选项,于原文中寻找相应内容区位。

(2)【二看】文章(约2分钟)——回归原文定位,找依据,确定选项。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①对于关键名词术语的阐述。②留意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性词语,以及具有指代意义的词汇。③关注关联词的使用。④识别中心句、要点句及过渡句。⑤理解特殊句型,如判断句或具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以及疑问句等。


五、十莫字诀

题目要求莫看错;原文定位莫忽视;

弄清概念莫粗心;修饰词语莫忘记;

已然未然莫混淆;因果关系莫倒置;

夸大其词莫当真;解释引申莫过度;

绝对表述莫选取;推测选项莫失据。


六、常见命题设陷

1. 有无

这种设错方式也是命题中常见的设错方式,可以理解为原文中没有提及的内容,选项中却凭空捏造了一个事实。对于这种设错方式,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回归原文,逐一比对。


2. 因果

在选项中设置因果错误,通常有两种类型:因果倒置和强加因果。这种设错方式不仅在信息类文本阅读的选项中很常见,也经常出现在其他文本阅读的选项中。经过大量的真题研究,我们发现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往往在因果关系上设置陷阱。因此,当遇到涉及“因果”的选项时,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例】(2022新高考Ⅱ卷)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于文无据,材料一“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而不是“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选项表述不正确。

C.材料三“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是说“我”感兴趣的,而不是“学界”,选项偷换主语。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强加因果。原文是说“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


3. 绝对化

绝对化表述,对于我们而言,不算陌生。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是不变的真理,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绝对化描述的选项多为错误选项,选项方式常采用绝对化表述。


4. 时间

经过大量真题研究,我们发现当选项中出现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时,通常会围绕该时间点设置题目,特别是关于事物或事件的起始时间。


5. 对象

对象错位中,最易考的便是观点持有者的张冠李戴。

【例】(2023新课标Ⅰ卷)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解析]“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张冠李戴。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可见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秘鲁城里人、利马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6. 题干

选项正确不一定等同于正确选项(即选项的表述正确并不意味着其在题目要求下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7. 范围

在谈及范围时,以偏概全往往成了命题时高频的设错方式。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阅读时可用笔标出。

【例】(2022新高考Ⅱ卷)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梳理材料内容的能力。图表内容是从翻译主体、翻译思想、翻译立场和语言特点等方面比较霍克思和杨宪益的译本,可以判断内容出自材料二和三。

B.材料二“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由此可见,霍克思的省译不是为了迎合读者,故选项梳理不正确。

C.材料一“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等特点”是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特点,而不是杨宪益译本的语言特点,故选项不正确。

D.材料三“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选项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超越了《红楼梦》的字面意义,并且,霍克思译本追求艺术性和探求两种异质文化观念,并没有说“增强译作的思想深度”,故选项不正确。



真题演练

【2023新课标Ⅱ卷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些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参考答案】

1. B【解析】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引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情况针对的是“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仅靠“不欺骗”。

2. C【解析】C.“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合“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分析可知,被调查者“防备”是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此“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消除不了他们的防备心理。

3. B【解析】B.“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典籍“谁来译”
张鸿彦||《孟子》在俄罗斯的译介
古文典籍《女儿经》原文·译文
教科研基础知识7:教育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拨云见日探海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