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书重读/何谓"茶道"?中国茶道流变轨迹如何?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余悦

编者按

编者按: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特转发《图说中国茶》一书。该书出版于2014年,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今天推送的是该书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茶道的轨迹"导语。短短的导语,扼要阐述了:何谓"茶道"?中国茶道流变轨迹如何?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传统的中国茶道认为,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还远未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对周边国家也发生了影响。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到了明代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诞生。从唐至明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中国茶道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大到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晓根源才能尊重文化一一茶艺文化
丁文《品茶论语》
浅谈中国茶道
悟其性,茶道之道——“和、静、怡、真”
【茶会】茶道的传承
茶道研究 | 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