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这才是”匾额“的深层意义

提到匾额,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因为我们在旅游或参观古建筑时,经常都会看到。匾额按其性质可分为:楼堂殿阁匾、牌坊匾、祝寿喜庆匾、商家字号匾、文人的题字匾额五类。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匾额的前世今生。

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早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总体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的用途。

匾额在古代可谓是“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它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民间旌表制度。它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就是古代的一种激励机制,它维系着当时社会的一种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中国乡间就有许多表彰牌坊,记录着当地人造福乡里、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了一方水土的骄傲。

加之古代的许多匾额都出自大家题写,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匾文大多也都是凝聚了中华人文要义,浓缩了圣贤的学养精髓,承载着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牌匾无疑是中国经典故事与哲理知识的高度浓缩。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从原来的独门独户改成了高楼大厦,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仍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在当下的“水泥森林”中,再难看到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

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的文化应当普及。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如今正需要一场深入社会肌理的文化启蒙,在那些熟悉的都快被遗忘的细密深邃的角落,却隐藏着司空见惯的文化符号,如筷子、节气、牌匾等,它们是我们对自我身份的有力界定,正是它们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独具个性的样貌特征。

下面就让

我们一起来看看

《故宫》的那些著名牌匾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与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
书法宝典-中华名匾荟萃(1-10)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围观匾额:古建门楣上的文化奇葩
江川文庙:载丰厚历史传千古文化
武威文庙(一)——文昌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