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影集#之老城厢(2)

老上海影集#之老城厢(2)


11:城隍庙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占地12亩,乾隆年间扩至37亩。清末以后成为上海商业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图为城隍庙内的戏台和看台。


12:城隍庙里,“前殿为霍,后殿为秦”。在秦裕伯入主前,邑庙的原址是专祀汉代名将霍光的“金山神主庙”。霍光不算是“城隍老爷”,是配祀。图为1920年城隍庙入口处。


13:明代之上海,财富暴发得厉害,造园成风,大有追赶苏州、扬州之趋势。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其父,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建造豫园,时为江南第一园林。图为1859年的湖心亭和九曲桥。据传,豫园构造之美,令京城内外大员垂涎三尺,有人向皇帝打小报告,要查潘家财产来源。潘不得已,为避“嫌”,只得将湖心亭和九曲桥划到园外,赠予地方,充作公用。

14:“孵茶馆”为上海人所喜好。不少茶馆又是书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有茶馆64家,至1919年发展到164家。要说上海的茶楼,远近闻名的莫过于湖心亭茶室。图为一组清末民初的湖心亭。


15:豫园建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由园林高手张南阳设计。占地七十亩,造了十九年始成规模,真可谓“慢工出细活”,加之潘氏父子深谙营造之术,在园内做足了功夫。图为豫园一角。


16: 在上海县修筑城墙六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恩的次子潘允端科场失意落榜归来,在自家住宅西面数畦蔬圃之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营造小园,聊以自娱,这便是豫园的始建。






17: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豫园终于建成。它是一座规模恢宏、景色旖旎、盛名一时的私家园林,当时即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奇秀甲于东南”,为后人留下一份弥可珍贵的文化遗产。


18: 文庙位于文庙路215号,始建于元代。原设城东县学旁。小刀会起义后被毁,1855年移建至西门内现址(明海防道署旧址改建)。图为文庙图书馆(左)和奎星阁(右)。


19: 文庙是当年上海县城唯一的儒学圣地,是历代帝王尊孔重儒和培养封建官僚的场所,每年的秀才考试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图为1937年文庙前街。


20: 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圣地。文庙内单体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奎星阁、崇圣祠、藏书楼等。庙内建筑均为1层或2层,唯奎星阁为3层木结构塔式楼阁。图为1937年文庙前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魔都老城厢,聚起是烟火,摊开是阿拉的欢喜
上海老城厢(一)【图文】
晚清的城隍庙
【记忆】傻傻分不清!豫园和老城隍庙是一个地方吗?
36年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上海足迹
老城厢从这逛起就对了!不止109岁的菜馒头,天知道我还发现了什么暗藏角落的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