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景泰蓝,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珍珠串,景泰蓝,玉器玲珑看不完”说的是一种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它是有玉石一样的温润,珠宝一样的光泽,瓷器般的细腻,金银般的灿烂。它,就是工艺美术四大花旦之景泰蓝。

作为600年从未走出皇宫的宫廷艺术,景泰蓝与皇家乃至帝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就像我们今天有幸走进故宫——昔日的宫廷,仍能看到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陈列于各大宫殿,仿佛诉说着辉煌的过往和威严的帝尊。

景 泰 蓝 起 源 之 谜

 

景泰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流光溢彩、极度奢华的掐丝珐琅制品,一直以来都作为皇室御用的工艺品,在民间几乎无从觅得。对于景泰蓝的起源,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尚难以定论:

 

其一,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我国。

越王勾践剑

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铜镜,镜背面的花纹上就涂饰着各色珐琅。中国金属工艺中,珐琅的运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其二,景泰蓝工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元朝。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忽必烈西征时,俘虏了一批西亚的能工巧匠。阿拉伯地区的金属胎珐琅制品便这样传入中土,我国古代的工匠们很快地掌握了这门制作技艺,并结合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技法,几经改良,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此时,珐琅的译名有十几种,如“佛林”、“佛郎”、“发蓝”等。

景泰蓝为何物呢?景泰蓝,跟朱祁钰肯定脱不了关系。这位皇帝非常喜欢这种工艺品,参与设计图案,选择颜色,甚至连制作的作坊都搬进了皇宫,因此这种工艺在景泰年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制作的颜色多以蓝色为主,所以人们叫做“景泰蓝”。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炉

明景泰帝在位不足七年,且这期间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败,各类御用器皿的生产均陷入困境。以瓷器为例,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几十年间,官窑青花瓷品质大降,且不落年款,于是后人称之“黑暗期”。在这种形势下,成本高、工艺难度大的金属胎起线珐琅器何以能力排重难,独得巨大发展呢?

乾 隆 为 雍 正 祝 寿,留 下 一 件 天 价 景 泰 蓝

清雍正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拍出了一对清雍正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成交价是1.29亿港元,开创历代景泰蓝拍卖最高天价。

这对掐丝珐琅双鹤香炉除了器形巨大、做工精美之外,其双鹤为一组的造型也颇为罕见,因为两岸故宫、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香炉都是一对单鹤。此件器物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弘历作为太子的时候,为其父雍正皇帝贺寿而特意定做的,因此才有“大鹤+小鹤”的造型。 鹤象征和平、长寿,大鹤口中之桃子也寓长寿之意。桃子是小鹤送给大鹤的礼物,也表现了弘历祝贺父亲雍正长寿的意愿。

 

史 上 最 大 景 泰 蓝 究 竟 有 多 大?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弘历先后两次下旨烧造大型掐丝珐琅佛塔,每次烧造6座。这12件巨大的佛塔分别陈设于紫禁城东北的梵华楼与西南的宝相楼内,其高度相同而形制各异。这12座雄伟的珐琅佛塔需要众多工匠进行纷繁的工艺协作,工程庞杂,耗银近70万两。作为空前巨大的珐琅精品,显示了乾隆年间殷实的国力和高度成熟的珐琅工艺。

掐丝珐琅七层塔

塔内金佛

 

明 清 两 代 怎 样 确 保 景 泰 蓝 绝 技 密 不 外 传?

 

明清两代的帝王分别设有“御用监”和“造办处”,皆设“珐琅作”专门生产供皇室使用的金属珐琅器。景泰蓝工艺繁缛,大小工序达108道,所有皇家御用工匠分工协作,终其一生只能掌握其中一至两道工序,不仅将皇家景泰蓝御用器制作的臻于完美,还有效杜绝了这门宫廷技艺的外传!

曾设立珐琅作的养心殿

 

曾设立珐琅作的武英殿


清 代 景 泰 蓝 已 是 国 礼?

光绪清政府赠美国大白舰队国礼景泰蓝瓶

 

1793年,大英使节团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为首的马戛尔尼代表大英帝国将代表先进科技的天文地理音乐钟献给乾隆帝。作为回赠,乾隆皇帝将宫廷御用的景泰蓝“赏赐”给他们。

 

这是景泰蓝以中国传统艺术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的开始,带着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泰蓝立刻得到大英使节代表们的喜爱,接下来,景泰蓝便接连在国际舞台登场,到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国礼的首选。

光绪清政府赠美国大白舰队国礼景泰蓝杯

 

1908年清政府光绪帝赠送给美国大白舰队之“国礼”为中美两国国旗交织镶嵌景泰蓝瓶和景泰蓝杯子。

 

景 泰 蓝 何 时 走 出 宫 墙? 

 

乾隆五十四年(1789),宫廷珐琅器的生产一度停止。嘉庆年间“珐琅作”又恢复生产,嘉庆时期景泰蓝在满足宫廷使用外,开明的嘉庆皇帝将它变成了商品,富丽堂皇的景泰蓝成为清政府出口创汇的经济手段之一,在天津、广州、扬州等地开设作坊,这些作坊皆属官办,为王公大臣、富商、外国人制作高级礼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看:从皇家御用到大国国礼——景泰蓝的前世今生(上篇)
掐丝工艺
经典工艺-- 景泰蓝掐丝珐琅欣赏
大揭秘!鉴定掐丝珐琅方法?别再吃亏上当
皇家御用瓷器掐丝珐琅彩
帝王御用器掐丝珐琅亮相龙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