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城墙的兴与废

上海有两条特殊的马路,论路龄不过百年,论繁华远不及南京路、淮海路;然而论前世,它们则是上海从普通江南水乡到城厢,再到都市的变迁见证者。从空中鸟瞰,两条马路在黄浦江西侧首尾相接成了一个圈,宛如上海市中心一枚硕大的“钻戒”,最耀眼的“钻石”便是大境阁。这两条马路便是“人民路”与“中华路”。

当代上海老城厢 — 大境阁、中华路、人民路所在位置。

官民共筑“城墙”抗倭

因“无(城墙)遗址可因”“无草动之虞”,上海自元初立县后260多年间,一直四通八达,没有修筑城墙。至明代中叶,上海人口稠密,成为发达的商贸中心,屡遭倭寇劫掠骚扰,损失惨重。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县决定修筑“雉堞巍峨”“金汤之固”的城墙以防卫倭寇的袭扰。

载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刊《上海志》,为现存最早的上海古地图,表现了16世纪初上海县城及县域范围。

说起修筑上海城墙,就不得不提首议筑城的顾从礼。顾从礼出生在当时上海县城内赫赫有名的官宦之家。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入侵上海县时,时任光禄寺少卿的他即上疏筑城,当即得到当时松江府方廉的支持,筑城经费一部分由官府拨给,另一部分为地方人士自筹。一时捐款踊跃,顾从礼个人也捐粟4000石,修筑了小南门城墙。

上海官民众志成城,仅用三个月,一座新城池在黄浦江边拔地而起,改变了上海县建县二百多年来没有城池的历史。城墙周长九里,高二丈四尺。初建的上海县城墙,辟有六座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朝阳门(小南门)、跨龙门(大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还建有四座水门;城墙上建有万军台、制胜台、振武台以及20余个箭台;沿城墙开挖有护城河。

1588年(万历十六年)时的上海城厢图

20世纪80年代的东门

城墙筑成后,有效抵御了倭寇侵袭,保障了上海官民安全。“城外为廓,廓外为郊”。城墙以内叫作“城”,城外人口稠密,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区域才称之“厢”,于是上海县城以及周边经济发达的区域被统称为“老城厢”。

“江皋霁雪”与“凤楼远眺”

明万历年间,倭患平息,上海县城安宁。有士绅倡议,将城墙附近的庙宇搬上城墙,使之成为人们祈神和休闲之处,于是城墙上就有了“殿、台、楼、阁”。“殿”是前面所提的大境阁关帝殿;“台”是今新北门丽水路口的振武台,又叫镇海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建,后改庙宇,供奉真武大帝,遂称真武台;“楼”是万军台上改建的丹凤楼;“阁”是制胜台上的观音阁。在城墙上的“殿、台、楼、阁”中,最负盛名的就要数大境阁关帝庙与丹凤楼了。

1900年前后大境阁关帝庙和北城城墙旧照组图

大境阁关帝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最初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别致的抱厦式三层楼阁。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成三层高阁(即今日之阁)。清道光六年(1826年),两江总督陶澍登阁观光,亲题“旷观”;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江总督陈銮题字“大千胜境”,此为“大境”之由来,从此大境阁关帝殿名声大振,冬日雪后登上大境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映衬丽日蓝天,蔚为壮观,遂成为当时“沪城八景”中的“江皋霁雪”。

而丹凤楼早在南宋就有,是当时天后宫内的一座楼,上海镇市舶司使陈珩为其书匾,然而至元末楼毁匾存。明万历初年,有人建议将丹凤楼重建于万军台上,并将陈珩之匾额献出。由于丹凤楼是“殿、台、楼、阁”中最高的一座,登楼远眺黄浦江、端午登高观赏大赛龙舟的最佳地点,于是“凤楼远眺”就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

清代所绘丹凤阁

“南市”的由来

尽管城墙与城门为保障上海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终究抵挡不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1843年,上海开埠,英、美、法列强纷纷在上海建立租界,并且短短的几年内租界的发展大有取代上海老城厢的趋势。因为当时中国习惯将县下面人口密集并有固定商业集市的地方叫作“镇”或“市”,加上租界位于上海老城厢之北,所以当时上海人便将租界称为“北海”或“北市”(今黄浦区),而位于“北市”(租界)之南的老城厢则被叫作“南市”,正如民国三年(1914年)版《上海指南》所讲:“十六铺以北各国租界统称'北市’;十六铺阴暗地方则曰'南市’。”实际上当时的“南市”并不等同于“老城厢”,而狭义地指十六铺以南的黄浦江西岸商业街区,久而久之,“南市”约定俗成地成为上海老城厢的代名词了。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上海也爆发了小刀会起义,上海县城被义军占据。小刀会起义失败后,上海老城厢的城墙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清廷为重修城墙,就以资敌的嫌疑逼迫当时上海老城厢赫赫有名的“沙船世家”郁泰峰出资修葺。当时清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又与列强勾结,英、法军入上海县地助防时,为方便军队及炮车的出入,将北城墙轰开个大洞。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这个大洞被修建为城门,李鸿章提议取名“障川门”,又叫“新北门”,原来的北门则改称“老北门”。

清末俯视晏海门(老北门)护城河上的木桥(日本横滨Kanamaru明信片)。供图:项慧芳。

新北门外马路东侧景象

新北门外“露天通事” 。通事在古代是官名,传递信息者;露天通事,即无办公室的消息传递者。

士绅联名“拆除”城墙促发展

上海开埠与租界设立,城墙越来越成为上海老城厢发展的障碍,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拆除上海老城厢的城墙。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县绅姚文栅等以“上海一隅,商务为各埠之冠,而租界日盛,南市日衰……拆去城垣,环筑马路”上书道台,当即得到道台袁树勋的积极支持。袁树勋上书两江总督更力陈拆城好处:“拆城筑路,非惟无弊,且有四益。就城基改作马路,东西南北环转流通,外而南市沿浦,内而西外门一带马路,可以联络照应,一也。清理城内河浜,填筑马路数条,徐图扩充收效,二也。填河应筑大阴沟,可将城砖代用,有余更可修沿河破岸,三也。房地市价增长,民情振奋,收捐以办善后,事能持久,四也。”

晚清上海县城方浜水门

拆城墙的倡议刚提出不久,便遭到顽固的士绅强烈反对。顽固派们串联一气,组织了“城垣保存会”,或“遣人持籍四出,迫令居民签名,以为抑制”;或借报端散布“拆城之时机未到,而城墙乃有保全地方、消弭隐患之作用”的舆论,甚至多次联名致电两江总督,坚决反对拆城;甚至出现“拆城派”与“保城派”互用报刊攻讦对方,还经常发生两派在街市上对阵斗殴, “保城派”竟扬言要对“拆城派”飨以城砖。然而,拆城之倡议毕竟得到政府和大多数市民的支持,“保城派”不得不接受折中办法 — 在保存城墙的前提下,“多辟城门,以利交通”。于是再辟三个城门,即尚文门(小西门)、拱辰门(小北门)以及福佑门,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上海老城厢共有十个城门。

清末拱辰门,又称小北门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腐朽的清王朝终于落下帷幕,上海光复。姚文栅等人看到拆除上海老城厢城墙的曙光。于是再次联名上书给时任沪军都督府民政部长的李平书,当即得到批准。李平书大声疾呼:“今日时机已至,欲拆则拆,失此时机,永无拆墙之望矣!”

很快为拆除城墙而设立的“城壕事务所”在大境阁关帝殿成立了。当时的拆城墙并无精准的定向爆破,也无强力的大型破拆机械,只有人力锤镐、手工钎凿,以及四野乡民的锄头铁搭。当时拆下的砖瓦当即用于填入早已废弃的护城壕沟,填筑了今天的人民路(当时为“法华民国路”,1949年后更现名)、中华路。而大境阁关帝殿这段城墙因当年设立的“城壕事务所”而意外地保留下来了。

昔日城墙拆除拓路场景

从兴到废,上海城墙走过了350多个年头。现如今,唯有大境阁一段残存的城墙,还可以让我们触摸这段历史。然而,上海人不舍老城墙,墙拆了,名字被沿用了下来,老西门地铁站,老西门街道等,时刻提醒有心人去探寻名字背后的故事。

今天的大境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逝的古城墙
[20211007]上海老城厢的空间演变
话说上海“南市”
上海此处存有大量城墙砖 当年城墙砖拆下后用作建造福源里住宅
两元钱的环上海城墙之旅
小北门,实际上只存在了三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