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井的平凉路
SH

平凉路位于杨浦区南部,西端位于虹口提篮桥的东南部,东西走向,全线桥梁一座(跨杨树浦港),为杨浦区南部重要交通干道,跨杨浦区南部定海路、大桥、平凉路3个街道。西起临潼路杨树浦路口,东至军工路黎平路交界处。

路名的来历

历史上的平凉路有两段,而且很有意思,都是用印尼和印度的地名来命名:西段以印尼雅加达旧名命名、“巴特维亚”命名(Batavia Road),东段则以印度地名命名,麦特拉司路(Madras Road),又作“马德拉斯路”。


而平凉路的中文名字,也和法租界的马路不同,并非汪伪政权接收上海时所取,而是在1915年。当时,公租界工部局将东区一批中国工人聚居区的道路改名,这条马路便以甘肃省东部城市平凉,来命名为“平凉路”。

“老杨浦的南京路”

老早辰光,大杨浦的小巴腊子们,对一个叫“八大头”的地方,那是念兹在兹,魂牵梦萦的。长大了才发现,从小读别字,中间这个“埭”字,原来念“dai”。

如今,八埭头附近的建筑,仍多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平凉路上除了康明照相馆、沪东状元楼还在,其它大部分老字号都已易名或消失。

八埭头的兴起

说到八埭头的兴起,必绕不开往昔万千工人聚居杨树浦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商于此开设诸多工厂,江浙农民离乡抵沪谋生者逐年增多。

1908年,天主教会在韬朋路(今通北路)上造了八埭(吴语方言,词义同“排”)二层砖木结构的房子,开间小、进深浅、层高低,外形类似广东的旧式厢屋,以供工人、小贩和低级职员居住。

此后,平凉路、福禄街陆续建成一批旧式里弄,人气渐足,繁华日盛,以通北路、平凉路交汇处为中心,东到许昌路、南近杨树浦路、西至景星路、北迄唐山路,“八埭头”之名不胫而走,成为当地妇孺皆知的商业街市。

据说,通北路134弄,是八埭头的起源地;而平凉路,则是八埭头的主干。

两侧腹地星罗密布着观之不尽、游之如入迷宫的小巷小弄,知名的有三益里、隆仁里,还有建制略显简单的新康里、汾州里。

八埭头声誉日隆的鼎盛时期,汇集了几十家商户,包括著名的和丰泰百货店、协泰祥布店、宏大鞋帽店、同保康国药号、大同南货店,还有米店、酱油店、混堂、照相馆和典当行……

可惜,时代变迁,关的关,撤的撤,最后还剩两家“记忆商店”,倒是都留在了平凉路上。

状元楼和康明照相馆

民国十年(1921年)的时候,状元楼就开在了平凉路上,是道地的宁波馆子。

因为本市早有多家以“状元楼”命名的甬帮菜馆,比如“四明状元楼”、“甬江状元楼”,所以,开在“八埭头”的状元楼,店主就专用“沪东”两字来区别。

至于康明照相馆,那更是“八埭头”老邻舍们的集体记忆了。曾经玩转八埭头的小开们,对“康明”也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愫。

“康明”最辉煌的时候,有二十几个工作人员,三处店面。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摄影师还是很吃香,结婚、满月、做寿,都离不开拍照留念。

到了数码时代,小青年都爱玩自拍、玩PS了,老照相馆便渐渐成了“古董”。即便如此,还是有老客户每年会去康明拍张全家福的——“在一起”的记忆不能丢。


严裕棠和大隆机器厂

如今的平凉路25号,一栋几年前差点被拆毁的历史建筑,就是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商业巨子、严裕棠的家。

严裕棠,1880年生于上海,沪西严家宅人。1902年,在杨树浦太和街和人合办小作坊,取名“大隆铁工厂”,从事纺织机器修理。

很多上海网友曾指出,平凉路1号-25号,过去其实都是严家的产业,包括大隆机器厂也在平凉路上。笔者考证后发现,1912~1914年,大隆开始改业务,以修配纺织机件为主,这时开始迁入平涼路。

一战期间,大隆业务兴旺,逐渐开始涉足下游企业,比如棉纺,甚至还有自己的发电厂,严裕棠也成为了上海、苏南著名的实业家。

当年上海滩四起轰动全市的名人绑架案,其中一件就是绑架严裕棠的。案件发生在1932年的6月,地点就是现在的平凉路1号,当年的严家大院门口。

巡捕房变身公安局

说到绑架案,就来说说平凉路2049号,如今的杨浦区公安局,过去这里是上海近代史上,著名的“杨树浦巡捕房”。

巡捕房大楼西面靠近格兰路(今隆昌路),人们习惯称之为,格兰路巡捕房。

杨树浦巡捕房,顾名思义,最早是在杨树浦路上,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7月。直到1933年9月,杨树浦巡捕房才迁至平凉路2049号。

上海解放后,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接管杨树浦、榆林路警察分局。1949年6月,分别建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杨树浦分局、榆林路分局。

同兴纱厂

在如今的平凉路1777弄内,有多幢历史保护建筑,这就是原日本同兴纱厂工房及老板住宅。

这一片原来就是住宅区,由单幢别墅和联排住宅组成,大约在1928年到32年间建造,和洋折衷日本近代住宅,室内设榻榻米和移门,平面布局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日本传统特征。

除了同兴纱厂外,平凉路上还有一处公大纱厂,在近代上海也是非常有名,而且和同兴纱厂一样,在平凉路沿线建造了大量职工宿舍。

照片来自本地知名博主 @高参的博客,照片中的平凉路250号别列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笔者考证一番发现,这里曾是日军沪东宪兵队部所在地,后来成为了我党组织发展纱厂工人的学校:“老怡和纱厂职工妇女补习夜校”。


“东宫”的记忆

杨树浦工人聚居,自然要说说这里的工人文化宫。

笔者这代人,小辰光都晓得“东宫”和“西宫”,笔者也没少去“西宫”打游戏机。这两个地名,其实就是市总工会沪西和沪东工人文化宫的简称。

“东宫”,始建于1956年,1958年10月1日正式落成对外开放,是上海三大工人文化宫之一。

曾经有人写过这样一段评论:“如果已经不记得童年是什么样子,那么就去东宫转转;游艺机娱乐场,还有那家牢牢的东宫电影院......有着80后太多的回忆。”


“足球基地”

上海足坛有很多著名球员都是从大杨浦走出来的,其中,最有名的一个“育苗基地”,就在平凉路上,这就是平凉路第四小学。

平凉路四小的前身,是创办于1936年的上海市公大纱厂子弟小学校,1959年改用现名,位于现在的平凉路2767弄5号。

除了正常的小学教育以外,最出名的,就是足球训练的传统。
平四小学走出来的球星

四十余年的足球办学理念背后,先后孕育出了一大批,知名足球运动员,有:李龙海、鞠李瑾、贾春华、刘军、申思、虞伟亮、黄震华(退役)、刘谢栋(宁波华奥)、孙吉、孙祥、王佳玉(上海东亚)。

1978~1990年,平四小学在各项小足球比赛中获41次冠军、19次亚军,14次代表上海市小学参加全国小足球比赛。

1989年,以平四小学为主组队,代表上海赴日本参加国际少年足球赛,获第三名。


惟兴里

从地图上看,惟兴里位于同济大学东南方向,靠近黄浦江的平凉路与通北路交叉处。

《杨浦区志》记载,惟兴里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惟兴里并入公余里而统称为公余里,这一点与当地的居民的叙诉似乎有矛盾之处,当地大多数居民认为其建于1923年。

惟兴里大门的门牌上,也写着“1923”的字样,后来我们才了解到,惟兴里分老惟兴里和新惟兴里,其中老惟兴里建于1920年,而新惟兴里于1923年建造。

杨树浦平民学校

1924年4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工会运动委员会负责人邓中夏,为发展上海工人运动,提倡创办平民学校。

上海大学学生杨之华(中共党员)、张琴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当年转为共产党员)及湖南转来的共产党员蔡林蒸等人,接受党组织派遣,到沪东地区筹办杨树浦平民学校,校址设在惟兴里900号。

当年《民国日报》对于杨树浦平民学校的报道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沪东最早创办的一所面向工人的学校。学校分为男女两部,共有学员150名,大多是各纱厂的工人。

1925年初,民族资本家朱思恩资助扩大校舍,学校从弄内迁到了平凉路的弄口,也就是今天,平凉路396、398号。

公余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拆迁;而关于惟兴里拆迁的消息也是一直不断。

弄堂里上海人、外地人都有。留下的上海人多是老人,他们已经习惯了跟老邻舍彼此熟悉,融洽相处。而这里的外地人,除了和上海人是房客和交租关系外,基本没什么交往.....惟兴里跟很多老弄堂一样,像极了这座城市的现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隆昌路南段一瞥
杨浦“南京路”,再也回不去了!
图忆:杨树浦路,近代上海工业第一街 (中)
上海话讲述老上海记忆~杨浦区~杨树浦路、八埭头、东宫、控江路
(11)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示(普陀区.杨浦区)
118岁「隆昌公寓」,百年隆昌路,要再见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