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少则得,多则惑”︱投资茶话

【 题记 】 

一边读老子一边读巴菲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人感觉到顶级智慧之间竟是如此异曲同工。老子和巴菲特虽然年龄相差了2500岁,从事的是完全不同领域的工作——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一个是投资家——但是两人所讲的道理却高度相通,毫无时空的隔膜。

基于这种智慧的联通,产生了老子和巴菲特之间这组跨越时空的虚拟对话。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也参与其中,小舍则是这场对话的聊天助理,协助对话的顺利进行并在每次讨论后记录下了自己的旁听心得。

此为双方的第六场对话,讨论的是如何在投资中处理“多”和“少”的关系。

少则得,多则惑

小舍:各位老师已经聊了五个回合,精彩纷呈,小舍旁听收获良多,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想向各位老师请教。

老子:那不如直接请小舍来主持我们今天的对话吧。

巴菲特:附议!

芒格:附议!

小舍:荣幸之至,那我就勉为其难了。

话说上回各位老师聊到“致虚极,守静笃”,我的理解,不论是修为还是投资,有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只有心静了才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好的机会。今天我想问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也就是多和少的问题。首先请教巴菲特和芒格先生,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是多好还是少好?

巴菲特:“在与商学院的学生交谈时,我总是说,当他们离开学校后可以做一张印有20个小洞的卡片。每次做一项投资决策时,就在上面打一个洞。那些打的洞较少的人将会更加富有。”

小舍:所以您觉得多不如少,您的策略是集中投资?

巴菲特:没错。

小舍:这好像与生活的日常哲学相反,人们常说“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巴菲特:投资不同,“投资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小舍:这么做的原理是什么?

巴菲特:“我认为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投资多元化都是犯了大错。你熟悉的生意可能不会超过六个,假如你真的懂六个生意,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所有多元化,我保证你会因此而赚大钱。

如果你决定把钱放在第七个生意上,而不是去投资最好的生意,那肯定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靠第七个生意赚钱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是因为最熟悉的生意而发财的概率却很大。”

小舍:这么说来,在投资中多元化只不过是对无知的一种保护?

巴菲特:可以这么说。比尔·罗斯曾很形象地形容过度分散投资的麻烦:“如果你拥有40位妻妾,你一定没有办法对每一个女人都认识透彻。”

小舍:这个比喻很生动,那么如果需要给一个具体数额的话,您建议投资多少个标的是合适的。

巴菲特:“我认为,对任何一个拥有常规资金量的人而言,如果他们真的懂得所投的生意,六个已经绰绰有余了。”甚至,“只要你能顶住价格的波动,拥有3只股票就足够了。”

小舍:您拥有的可不是常规资金量,而是巨额资金量,总不能只投六只股票吧?

巴菲特:我投的股票自然比六只要多,但跟我的资金量相比,仍然是很少。有人还真为我做过统计,1977年到2015年38年间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披露的公司一共仅为76只,平均每年2只。

另一份统计显示,在1977-2004年长达27年的时间里,我投资3年以上的股票仅有22只,但投资61亿美元仅仅选股22只就为我创造了318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5.2倍以上。

小舍:这些读者真是有心。那么,芒格先生,您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

芒格:我的看法大体一致。对此我曾说过两句话,现在重复一下:

“认为投资应该越分散越好是一种发疯的观念。”

 “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将会十分平庸。”

小舍:芒格先生总是一阵见血。接下来请教一下老子,巴菲特和芒格先生的集中投资方式是否与您所主张的哲学观念有相通之处?

老子:我刚才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巴菲特和芒格先生所讲就像是我的话的现代翻版一样。

小舍:哦,您也论述过多与少的关系?

老子:当然,《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里就有这么一句:“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小舍:怎么理解这句话?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贪多反而弄得迷惑,圣人谨守着一个原则(道)作为天下的榜样。

小舍:用大俗话说就是贪多嚼不烂吧?

老子:没错,用我的另一句话来解释,“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小舍:深奥!麻烦解释一下。

老子:其实很容易理解,颜色太多容易让人眼花缭乱,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纵情驰猎让人身心发狂,稀奇的宝贝,常常让人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

小舍:精彩!然而这些道理虽然简单,却很难做到,人人都喜欢多,不喜欢少。都喜欢寻求刺激,不喜欢平淡。所以关键要怎么才能做到呢?

老子:我有一句话可以算作建议:“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小舍:还请老子用大白话讲讲。

老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做学问要做加法,一天一天积累,越积累越丰富,但是修为要做减法,一天一天减损,减损到最后就是无为。”

小舍:“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

老子:不。这也是对我的最大误解之一。“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是顺势而为。如果能够做到无为,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

小舍:听到这里我有点明白了。不知道巴菲特和芒格先生对此有何评论?

巴菲特:我想我与老先生之间又找到了一个观念共通点。

芒格:同感。

小舍小得:投资既是做加法,也是做减法

投资是“为学”和“为道”的结合。

一方面它像“为学”,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他必须看得懂企业,为此需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数学、财务学、会计学等。他也需要懂得市场,而市场由人组成,为此他必须懂得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政治学等。

另一方面,投资又像“为道”,需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当今世界,颜色越来越艳丽,声音越来越动听,味道越来越美妙,于是内心世界也越来越难以把握,人性的贪婪、恐惧、嫉妒等弱点均被急剧放大。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正是投资人需要避免的。所以“多少之辩”和“动静之辩”是一体两面,是另外一种逆人性。

善于克制人性的躁动是成功投资家的共同特点。巴菲特老师之一菲利普·费雪——巴菲特曾说他的投资哲学85%来自格雷厄姆,15%来自于菲利普·费雪——就是这方面的模范。1987年,费雪在一次罕见的媒体采访中透露了他的投资哲学,其中的核心便是“少就是多”。

他的核心股票只有4只,此外,他会用少量的钱去买一些有潜力进入核心股票池的股票,通常是5只。他从30年代的两只股票开始,50年间总共发现过14只核心股票,这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但是,它们为费雪赚了很多钱,其中最少的都有7倍的投资回报,最多的收益甚至能达到几千倍。

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在众多的股票中找到几个十年不遇的大赢家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如果你有10种股票,其中3种是大赚特赚,一两种赔钱,余下6-7种表现一般,你就能赚大钱。如果能找到几个翻3倍的好股票,就不会缺钱花,不管同时选了多少赔钱的股票。”

西谚说“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与“少则得,多则惑”的东方智慧本质上殊途同归。

(按:为了如实地呈现老子、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对话中多数是他们说过的原话,并以直接引语的方式标出,未以直接引语标出的部分则是为了对话流畅的需要所设计的串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07:不失其所者久(上)
老子对话巴菲特:变亦不变
最基本的原理永不过时
为什么说价值投资永不过时?
巴菲特、费雪、芒格等投资大师无一例外地都在强调长期投资的价值 股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二:自胜者强︱投资茶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