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业迷思 | 财富管理的7张图

今天还是聊聊财富管理的话题。

在开始正式的内容前,先说几句题外话。最近基金投顾的话题似乎又热了起来,很多人跑来问我怎么看基金投顾这件事。对此我只能说,在去年11月的文章中我想说的都说了,并没什么要补充的。

基金投顾 | 新物种的十月怀胎

事实上,基金投顾只是给了我们从业者一个践行财富管理的手段,如果你只是从牌照的层面去理解他,我只能说可能你还没想明白。

好了,题外话就到这里。今天想给各位看7张图,其中有些是我最近摘录的,有些则是为了这次的内容新做的。

希望通过这7张图,和各位分享我最近的一些思考。

1

2019年是个好年份

第1张图是2013-2020公募市场各年份的份额变化图。其中,2020年的预测数据用的是前2月的数据年化得到,不可深究,但看个趋势没太大问题。

其中可以重点看下2019年行业的增长特征。显然,2019年和之前的年份相比有TA的特殊性——

一是原来作为份额增长贡献大户的货基受到银行系流动性产品的影响,份额不增反降,全年下滑了近1万亿。

二是受益于金融机构营改增、银行表外转表内等方面的主动推动,债基这一品种自2017年起快速增长,2019年的增速更是进一步加速,不仅填了货币的窟窿,还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

三是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热度快速增加。如果说股票型基金份额的增长可能还受到ETF换购和机构投资者进入的影响外,混合型基金2020年前2个月的火热(2020的年化增速位列所有品种第一),毫无疑问意味着市场的温度已经起来。

综上,虽然总量上,2019年可能并不能算行业增长的大年,但结构上,很明显市场里高风险偏好的资金相较往年更多了,不再大部分靠货基充数。

所以,通过第1张图我想说的是——

作为财富管理机构,如果你发现去年高风险产品卖的不错,别开心太早,觉得是不是客户的财富管理理念觉醒了。可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19年本身就是个不错的年份。

2

赚钱效应

第2张图是2013-2019年全市场股票及混合类等高风偏产品的赚钱效应的统计表,衡量的是这些基金当期表现超过上证综指的数量与比例。

图中的比例越高,意味市场的赚钱效应越强,也意味着越多的基金最终表现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同时,普通投资者也就越有可能把原来交易的资金或者理财的资金转入到公募市场。

重点还是看2019年,去年市场的赚钱效应是93.90%,这就意味着有93.90%的权益及混合类基金最终表现超过了指数,而且这一水平在过于4年中是最高的位置,仅次于2015年和2013年。如果仅考察正收益的话,相信这个比例会更高。

所以,通过第2张图,我想说的是——

2019年是市场赚钱效应非常明显的一年。尽管很多财富管理机构都宣称自己有能力为投资者挑选优质的产品,但这个能力事实上在2019年是很难体现的,因为大部分产品的表现都不错。

3

浮盈加仓

第3张图描述的是投资者什么时候更有可能追加投入,内容节选自景顺长城、中国基金报及蚂蚁财富三方在年初联合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

调研结果显示,盈利受访者中超过73%的人选择继续追加投入,而亏损受访者中愿意继续追加投入的只有47%。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020年前2月市场的各种基金(特别是混合类基金)首发会如此得到市场的追捧,无他,大部分投资者在2019年赚到钱了。

所以,通过第3张图,我想说的是——

广大的个人投资者更习惯在盈利的情况下进一步加仓,而不是相反。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随着市场的上涨,他们的仓位往往也是一个逐步向上的过程。

4

加仓买什么?

第四张图引用自基民柠檬老师的微博,内容是蚂蚁财富最近一周热销的基金。

这里我不想对图中的基金的表现做评价(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些基金最近的净值曲线),但毫无疑问,这些基金都属于'热点'和'风口'的范畴。

结合第3张图的得到的结论,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市场的上涨大部分投资者加仓的往往并不是之前低位拿的稳健型产品,而是更高风险偏好的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浮盈越是增加,他们越有动力追加资金,同时追加的还都是近期最热的产品,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

所以,通过第4张图,我想说的是——

普通投资者在风险资产的配置上,基本和市场是同向的,但波动性更大。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当市场低位的时候,投资者会比市场更悲观,会低配权益类资产;但当市场逐步走向高位时,他们会比市场更乐观,会超配高风险资产。

5

首发规模与市场表现

第5张图是2013年以来首发基金份额与沪深300指数的关系。

这张图应该很多人很熟悉,每当市场首发基金的规模达到顶点时,往往也是市场阶段性的高点。

放这张图的目的有两个:

一方面是再次证明了我们前面的判断,每当市场高位的时候,也是投资者热情最高涨的时候;

另一方面也是想说,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市场的顶部进入了市场,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间。

通过第5张图,我想说的是——

大部分的普通投资者的大部分仓位都是在市场的顶部时增加的,且可能还都是最激进的仓位,那么一旦市场开始调整或者出现波动,接下去等待着他们的就是非常难受的持有体验。顺人性的投资策略,可能只有买的时候最开心。

6

2019年的市场特征

第6张图是我在理财杂谈第二期(理财杂记 | 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何设定合理预期?)中的一张图,对应的是2013年以来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不同年份的收益、波动及回撤分布情况。

注:蓝色代表股票型基金,橙色代表混合类基金

继续回到市场的讨论上,从图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混合型还是股票型基金,2019年整体的收益、波动及最大回撤大体在过去7年中位列2-3位。

这一方面印证了2019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环境,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市场的表现很可能并不会有2019年那么优秀。2020年,收益可能会下降,回撤可能会增加,波动可能会上升

这个观点我在2月初的理财杂谈中已经提了,当时可能很多人还将信将疑,但不妨再看看今天的外围市场表现。

这里并不是定论2020年市场的表现一定会很差,会有负收益,只是可能他不会有2019年那么好。

通过第6张图,我想说的是——

作为财富管理机构,2020年的难度一定会比2019年更难,不仅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升了,客户的仓位也更重了,同时他们的持仓成本也是不断上升的。

7

做正确的事,还是做容易的事

作为这个市场长久以来的观察者,我一直期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让大家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层面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市场以及客户的特征。

而前面6张图,就是我个人对于2019年财富管理市场的一个速写,其中既包括了行业的规模变化,也包括了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还涉及了对于市场未来的判断。

很多人都说2019年是行业财富管理的元年,但我想说的是,作为行业转型的元年,TA真的有着非常多的特殊性,很多2019年适用的经验,到了2020年可能未必适用。

打个比方,资产规模的增长是每个财富管理机构所必然会追求的指标,但怎么实现增长,可能不同机构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顺着投资者的短期需求,随着市场的上涨及情绪的升温,不断满足投资者的冲动,为他们推荐当期市场最热门的产品,这是一种选择。

逆着投资者的短期需求,随着市场的上涨及情绪的升温,始终坚持为客户推荐更优质、更稳健的管理人,不断引导投资者通过多元配置来实现风险的分散,这也是一种选择。

两种选择都会带来资产规模的增长,但背后的逻辑是截然不同。

写到这里我想引入本文的第7张图,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即:

如何看待规模、敞口、信任三者的关系。

首先,规模TA是一个业务指标,他能够为企业带来当期的业务收入,所以销售能力必然是当前阶段任何一家的财富管理机构能够立足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规模TA也是一个客户指标,资产规模的背后对应的都是客户不同的风险敞口,不同的资产构成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的持有体验,顺势还是逆势,虽然两者带来规模相同,但对于客户的体验是不同的。

最后,规模TA还是一个长期指标,他是客户信任的度量。客户每一次配置就是一次测试信任的过程,每个金融机构都希望能够管理客户全部的金融资产,但长期中,客户只会选择自己信任的机构为其配置资产,谁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就更有机会替客户管理更多的资产。

所以,通过第7张图,我想表达的是——

规模-敞口-信任是一件事情的3个位面。

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我们在追逐规模的同时,也需要同时考虑后两者,后两者可能短期中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恰恰决定了前者的潜力与上限。

尽管要同时兼顾与平衡三者,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正确的事从来不是因为容易做才是正确的,而是因为他本身是正确的。

8

结语

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2019,风不动,幡不动,所以心未动。

2020,注定风动、幡动,心动不动,就看各家的选择了。

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实多元化:始于远见 贵在坚持
银谷财富在线:说说投资那些事
220907基金业如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大资管时代财富管理行业将何去何从?
私人财富管理|2023下半年财富管理行业分析与展望
服务7亿人,赚了4.36万亿!最新大数据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