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卷一百四十六 伤寒门]伤寒后宿食不消
    夫伤寒脏腑未平。脾胃尚弱。或累经汗下。表里俱虚。新瘥之后饮食失节。胃气未营。不能摧化五谷。故致宿食消化也。又云。胃受谷。脾播而消之。伤寒发汗吐下之后。脏腑俱虚。气血未复。脾胃弱不能克化饮食。故令宿食不消也。其状烦热如疟。心胸满胀。噫气酸臭者是也。又云。此谓被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而痛。此为胃内有干粪。挟宿食故也。或先患寒癖。因有宿食。又感于伤寒。热气相搏。故宿食不消也。
    方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冷热不调。气不和。心腹疼痛。食不消化。
    草豆蔻(一两去皮)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槟榔(一两)当归〔半(一)两锉微炒〕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健脾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诃黎勒皮(一两)白术(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麦(一两炒令微黄)神曲(半两炒令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大腹皮(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干姜(三分炮裂锉)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枇杷叶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食即欲呕吐
    枇杷叶(三分拭去毛炙微黄)前胡(一两去芦头)槟榔(一两)草豆蔻(一两去皮)人参(一两去芦头)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
    又方
    (出圣惠方)人参(一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高良姜(一两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痰逆气胀。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前胡(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一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槟榔(一两)白术(一两)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上为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食不消化。头目昏重。心神虚烦
    白术(一两)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人参(一两去芦头)白茯苓(一两)桂心(半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旋复花(半两)五味子(半两)大腹皮(半两)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前胡(一两去芦头)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心腹胀满。宿食不消。四肢逆冷。不
    
    欲饮食。食即丁香(半两)白术(三分)人参(三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三分炮裂锉)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神曲(三分炒令微黄)诃黎勒皮(一两)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槟榔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阴阳气腹痛。胃中有宿食不消。
    槟榔当归(锉微炒)川大黄(锉碎微炒)川朴赤茯苓(以上各一两)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心稍热服。如人行五七里许再服。以利为度。
    橘皮汤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胸膈气滞。
    陈橘皮(一两半汤浸去白瓤焙)槟榔(二两)麦(一两炒令微黄)木香(三分)浓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草豆蔻(一两去皮)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为散。每服二钱。生姜汤调下。不计时候。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虚弱。冷气攻心腹痛。四肢不和。食不消
    
    化。
    木香人参(去芦头)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槟榔(以上各一两)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诃黎勒皮(一两)草豆蔻(一两去皮)桂心(一两)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生姜汤下三十丸。
    高良姜丸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宿食不消。脾胃积冷。多吐酸水。不思饮食。
    白术(一两半)浓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高良姜(一两锉)桂心(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京三棱(一两微煨锉)红豆蔻(半两去皮)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浓朴丸
    (出圣惠方)
    治伤寒后脾胃气虚冷。宿食不消。腹中痛。肠滑。日渐
    
    羸瘦。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丁香(三分)肉豆蔻(三分去壳)人参(三分去芦头)干姜(三分炮)诃黎勒皮(一两煨用皮)木香(三分)神曲(三分炒令微黄)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三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麦(半两炒令微黄)上为末
    麦人参丸治伤寒后胃气虚冷。宿食不消。
    大麦(炒黄)人参枳壳(去瓤麸炒)白术(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木香干姜(炮裂各三分)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温酒送下十五丸。加至
    大麦丸治伤寒后饮食不消。腹胁虚满。坚筋倍力。
    大麦(炒黄一两)白术人参(各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槟榔(锉)半夏(汤洗七次焙)薏苡仁(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各一两)甘草(炙三分)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大黄(细锉用好醋炒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十五丸。加至三(二)十丸。日再服。
    神曲丸治伤寒后脾胃虚冷。食不能化。
    神曲(捣炒黄一两)干姜(炮)白术人参(各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大麦(炒黄)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另研各一两)桂(去粗皮三分)上除杏仁外。捣罗为末。入杏仁同研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日再服。
    疏气丸治伤寒后宿食不消。心腹妨闷。大肠不利。
    京三棱(炮锉二两)牵牛子(微炒四两)干姜(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生姜汤下二十丸。微利为度。未利。稍
    平胃丸治伤寒后胃气不和不能食。纵食不消。
    白术白豆蔻(去皮)枳壳(去瓤麸炒)人参甘草(炙半两)干姜(炮三分)大麦(炒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煎生姜枣汤送下二
    参术丸治伤寒后宿食不消。心腹气胀闷。
    人参白术(一两)木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桂(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槟榔(半两锉)枳壳(去瓤麸炒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木香丸治伤寒后脾胃虚冷。胸膈气滞。宿食不消。
    丁香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槟榔(锉)白术干姜(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诃黎勒皮(炮)桂(去粗皮)郁李仁(微炒去皮尖各一两)甘草(炙三分)吴茱萸(汤洗三次炒干半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二十丸。
    调中丸治伤寒后宿食不消。
    白术高良姜(各一两半)桂(去粗皮)甘草(炙)人参京三棱(炮各一两)红豆蔻干姜〔炮各一(半)两〕枳壳(去瓤麸炒三分)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助胃丸治伤寒后宿食不消。
    缩砂仁白术茯苓(去黑皮各一两)红豆蔻甘草(炙)人参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十五丸。日再服。
    大黄丸治伤寒后宿食不消。大肠气滞
    大黄〔一(二)两细锉醋炒〕葶苈(微炒)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朴硝(各一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米饮下十丸。以利为度。
    快豉丸治伤寒留饮。宿食不消。
    黄芩(五两一方二两)大黄(五两)栀子仁(十六枚大者)甘遂(三两泰山者)黄连(五两去须一方一两)豉(一升熬)麻黄(五两去节)芒硝(二两研)巴豆(一百枚去皮及心熬油研)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吐下为度。若不吐利。更加二丸。忌猪肉、冷水、葫芦笋等。一方治伤食及癖实痰饮百病。有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无栀子仁。名续命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济总录》·卷第三十二 伤寒门(十二)
茯苓丸
[卷三百四十一 妊娠诸疾门] 痰饮
千方百剂:黄耆丸
上焦虚寒
《圣济总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