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岛二中灵山岛地球科学考察 探索海岛的奥秘

开展地球科学、地理和天文三类奥赛校内培训和选拔,天文台日常观测科研以及地球科学野外考察课程研发以及地球科学steam课程研究,青岛二中与各高校地球科学专业的衔接探索等内容

2019年5月12日我校近20名师生以及10名家长组成的科考队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家们一起,成功的进行了灵山岛地球科学考察活动。本次科考活动的学术指导教师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余宽宏博士和杨田博士以及我校宫恩超老师。本次科考活动得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和领导的鼎力支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老师们为我校的学生特别设计了考察路线以及精心编辑了精美考察手册。

灵山岛又名水灵山岛,位于山东省胶南市黄海海域,总面积7.66Km2,岛内海拔超过200m的大小山峰有56座,最高峰歪头山海拔513.6米,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距青岛市22海里,常住人口3000余人,分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海岛人以打渔和养殖为主。所用电力由大珠山铺设的海底电缆输送。饮用水取自于水井,岛上的淡水资源十分宝贵。

到灵山岛目前只有一条水路,即从积米崖港区坐船,半小时抵达岛西侧的城子口码头。上午8:30考察队伍从积米崖码头准时出发,在船上的同学们对壮丽的海上风景不为所动,认真的研读考察手册,两位专家也耐心的为前来求教的同学答疑,忙的满头大汗。

近岸登岛,迎面是浮翠亭,路边耸立一块巨石,上书“水灵山岛”。而岛屿东南受海水侵蚀,形成造型奇特的海蚀地貌,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望海楼与浮翠亭是岛上标志性的建筑。森林覆盖率达70%,灵山岛宛若一碧蓝的翡翠浮在海面,是黄海难得的一方“海上绿洲”。

第一站: 背来石剖面考察点

灵山岛呈南北向,南部宽,北部窄。地势呈南部高,北部低,东坡陡,西坡缓。登岛后按照提前设计好的野外设计路线,乘车最先到达灵山岛最北端的背 来 石剖面考察点。

背来石现为岛上的一个景区。 关于此石,传说它是一块东海龙宫的镇海石。 有一年,龙王的女儿“水灵”周游四海,路过此岛被海上仙境所迷倒,就爱上了这里的山光水色,住了下来 并回龙宫偷偷背来这块千年灵石与她朝夕相伴。 龙王发现后,派人把水灵姑娘抓回了龙宫但灵石留在了岛上。据传 这灵石有灵性,与之有缘的人在灵石前祈祷,可证悟今生吉凶和前途, 所以,灵山岛的灵气因此而来。 加之灵石是水灵姑娘背到此处故名“背来石”。 后来为纪念水灵姑娘的善举,此岛改叫“水灵山岛”。 这也是“背来石”、“灵山岛”的由来。

杨田博士给同学们介绍考察点的地质地貌概况以及本考察点考察线路

深灰色的背来石,在岛东北端一处海蚀崖壁前,嵌入潮间带。涨潮时在浪花簇拥、波浪拍击之下,显得玲珑剔透,像一块深灰色的玉。退潮后它赫然于礁群,犹如巨大的荷蕾,花瓣似乎即刻就要怒放绽开,宛如一幅“梅花怒放荷吐蕾”的石板画。在背来石景区无论冬夏,海风凌烈、空气潮湿。背来石周围皆是蜂窝石构造的岩石,是海蚀崖褶皱层掉落的巨大浊积岩块,造形奇异,千姿百态。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被海蚀出露的一套深灰色、褐色中薄层——中厚层长石砂岩与页岩互层以及含砾砂岩、砂砾岩。

余宽宏博士为同学们通过讲解沉积岩结构、构造特征,观察和描述方法以及通过特征分析其成因,为同学们普及野外地质考察的方法。

受到海浪声的干扰,同学们听讲受到严重影响,但大家还是认真的做着笔记。不一会儿讲解现场被四周赶来的游人围得水泄不通,游客们自愿加入了听讲的队伍,甚至有的游客侧着身子,伸长了脖子,努力的听清楚讲解内容。

随后同学们进行自主观测、讨论活动,就海水侵蚀、盐风化、沉积岩层等问题不断的向两位专家求教。面对大量的问题,两位专家应接不暇,但是都是认真耐心的为同学们解答。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侵蚀剥蚀台地,岛上地质构造较简单,基本上属单斜构造,地层呈近南北走向,倾向东偏南,倾角15°~70°,可以看到张性断裂。出露的安山岩及安山角砾熔岩,与下伏地层呈喷发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外还可以看到岩浆侵入形成花岗细晶岩岩墙。

讲解的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两位专家补充了很多基础知识,设计了很多体验活动,耐心的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第二站:灯塔剖面考察点

随后我们乘车赶到灯塔剖面考察点。 灯塔剖面岩性总体较细,以细砂、粉砂和泥岩互层为主,旋回底部可见中砂、粗砂甚至砾石,剖面顶 部和底部层状砂泥岩厚度较大,约 30~70cm,中部岩 层厚度较小,以厘米级纹层状细粉砂岩为主,最薄纹层可达 0. 2cm,但分布稳定。剖面中发育至少 4 套软 沉积变形褶皱,中间两套斜歪褶皱连续性较 好,褶皱 轴面倾向南东方向,角度在 40°~60°。

两位专家讲解之后,安排同学们自主观察并讨论软沉积变形构造形成原因。

第三站:千层崖剖面

千层崖剖面与灯塔剖面相距约 100m,大家步行到达目的地。

千层崖剖面与灯塔剖面 相距约 100m,剖面长度超过 1000m,剖 面主要是黄褐色中薄层粉细砂岩与灰黑色 泥岩互层,总厚度近百米。岩层分布稳定,横向延伸较远且不发生变化。

剖面底部地层中发育火 焰构造、砂球-砂枕构造、粒序层理、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等。

杨田博士为大家讲解千层崖剖面鲍马序列及异重流沉积

一上午紧张又充实的科考活动很快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为了让同学们有充足的考察时间,两位专家和同学们把午饭的时间都给省掉了,仅仅在路上啃了点干面包。家长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考察收获非常大,有不少书本上描述繁琐、很难理解的知识,结果通过实地考察非常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在这次考察活动中同学对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的精神赞叹不已,受科学家的感染很多同学们对地球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掌握了许多野外考察的方法。

再一次感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两位专家和领导的鼎力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说|当地质专家走进灵山岛
美炸了!青岛这三个海岛入选“齐鲁美丽海岛"!
在青岛我想玩海岛,你会给我推荐哪里?
高德地图
在孤岛,自成天地——我在灵山岛的一天
美在广西:北海涠洲岛(叶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