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物毒性和眼病

有句老话说“是药三分毒”,一般常见的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老百姓已很熟知,但药物也可引起眼睛受损害却容易被人忽视。人视网膜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血流量比脑组织还要多20倍。视网膜和葡萄膜中的黑色素含量很高,且与某些药物具有高度的结合力,因此在长期大量用药的情况下,极易受到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可引发眼病的药物有近百种,药源性眼病除了和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有关,还与长期、大量用药和使用方法途径不当有很大关系。尤其常见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乙胺丁醇、氯喹、奎宁、氯丙嗪、洋地黄以及一些女用口服避孕药等。

药物警戒

结膜炎:有些药物对眼结膜有刺激作用。如眼科用的磺胺醋酰钠、可卡因、硼酸等,以及全身用的利血平、洋地黄等都可导致刺激性结膜炎。也有些药物对结膜有致敏现象,如含有氯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肾上腺素等的眼科用药,还有全身用的抗生素、磺胺类、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保泰松等,都可诱发过敏性结膜炎。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患者注射青霉素后,短至1~2天,长至1周以上,会出现结膜充血,有白色分泌物,不能睁眼,且有异物感,需要及时治疗。有些青光眼患者使用前列腺素类眼药水后出现眼红、涩等结膜炎症状;有许多眼药水为延长有效期,添加了防腐剂,因此长期使用含防腐剂眼药,很可能会引起药源性角结膜炎,导致正常的泪膜受到破坏,角膜上皮细胞也因而出现损伤,严重者则会出现视力下降、眼睛充血等问题。

角膜炎与角膜混浊:将可卡因、丁卡因等局麻药反复滴入眼内或久用疱疹净,可招致过敏性或中毒性角膜炎。长期大量应用氯喹、氯丙嗪、消炎痛(吲哚美辛)、乙胺碘呋酮及维生素D等都会产生角膜混浊等副作用。

葡萄膜炎:抗骨质疏松类(二碳磷酸盐类),抗病毒类(西多福韦),抗结核药(利福布
丁),抗青光眼药,眼内注射药,抗TNFα药物以及疫苗都可能引起葡萄膜炎。 近年来新型抗肿瘤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纳武单抗 、曲美替尼、达拉菲尼等有可能引起眼底改变为主的葡萄膜炎。

干眼:引起药源性干眼的药物有十余类上百种药物,常见的有抗胆碱能受体药物(阿托品);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氯雷他定);抗抑郁症类药物(氟西汀、舍曲林);抗精神病类药物(氯丙嗪,硫利达嗪、奋乃静);激素类药物;抗青光眼类药物(溴莫尼定、噻吗洛尔);以及氨苯蝶啶、呋塞米、异维甲酸等。

青光眼:不论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激素,都可能促使眼压升高,在某些人可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甚至失明。另外,用阿米替林(一种治疗精神障碍类药物)也有可能引起急性青光眼。

白内障:氯丙嗪、三氟拉嗪、白消安、卡马西平、甲硫达嗪等可致晶体混浊。长期或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晶状体混浊。甚至连治疗青光眼的毛果芸香碱及毒扁豆碱滴眼液,也可促使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视神经炎及视神经萎缩:长期大量应用氯霉素,可致视神经萎缩,使视野变小,视力减弱。异烟肼每日200~900 mg,应用10日至2个月,就有发生视神经萎缩可能。长期应用乙胺丁醇约有2%的病人可以发生视神经炎,主要有视力减退、中心暗点以及色觉障碍,少数可引起视野缩窄等。口服避孕药可引起视神经水肿、视乳头炎以及黄斑水肿等病变,造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另外链霉素能引起过敏性视神经炎,使眼睛的近视力和远视力都减退,若不及时控制炎症,对视力的损害很大。

视网膜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视网膜毒性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视力丧失。该类药对眼睛毒性的强弱依次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因此目前国内外眼科界提倡禁用庆大霉素、链霉素行眼部注射。

可能引起眼病的口服药

视觉与色觉障碍:久用氯喹,眼前会出现雾蒙蒙的一片,此称雾视。但看灯光时,在其周围又有类似虹一样的彩环,此谓虹视。应用抗癫痫药三甲双酮,在亮光下视力模糊,看到的东西好像都盖着一层雪似的,称为昼盲。应用洋地黄过量时,多数病人视觉朦胧,并看到物体有闪光点和带有黄色、红色、绿色的光辉。口服抗菌药萘啶酸过量时,可见蓝色或紫色,甚至漆黑一团(此谓黑目蒙),短则半小时,长至7小时才会消失。这些都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视网膜细胞的结果。

复视:如长期大量应用安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卡马西平与阿托品、丙咪嗪、消炎痛、呋喃妥因、长春新碱等都可发生复视现象,一般停药后复视现象即可消失。

屈光不正:使用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新斯的明,能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形成调节痉挛和近视。而用阿托品、后马托品、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敏可静及丙咪嗪、阿米替林等,能使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扁,形成调节麻痹和远视。

上睑下垂:有的药物对交感神经有阻断作用,如巴比妥类、氯喹、胍乙啶、溴苄铵、苯妥英钠等;还有的药物像长春新碱可致眼外肌麻痹;有的药如青霉胺会引起重症肌无力,这些情况下都能引起上睑下垂。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不由自主地摆动或跳动。大剂量地应用安定、利眠宁、巴比妥类与链霉素、多粘菌素及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都可引起这种病;除苯巴比妥可致眼球垂直性跳动外,其他均引起眼球水平性摆动。停药后眼球震颤可消失。

动眼危象:是指两眼突然地、不可控制地向上翻,伴有颈肩部颤动。如止吐药灭吐灵与抗精神病药奋乃静、三氟拉嗪等,都会引起这种反应。

合用药物需遵医嘱

出现以上药源性眼病时,首先要找开药的医生,尽量先停用该药物,并随后就诊于眼科医生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有些眼部症状较轻时,停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能消失,若症状较重或出现已经很长时间时,可能效果较差。

(杨永升博士,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应警惕药源性眼病
有哪些药物可能会让你变瞎
【健康讲堂】眼睛总是干涩发痒要小心!教你如何应对春季常见眼病
眼药水,你真的了解吗?
熊胆丸
这些药会伤害眼睛,99﹪的人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