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9张建珍艺术成长之路

    曲艺与戏曲不同,一般来说,戏曲演出要有一个完整的班子,包括管事,演员,乐队,道具,服装等等。阵容比较齐全,结构比较严密,是以“后台老板”为中心的固定团体。后台老板自己也可能就是演员,名角,是戏班子里的头目。梅兰芳,梅老板就是后台老板,他担负起整个梅家班子的领导,管理和演出。班子里的所有人员,惟向老板负责,且各司其职,各个部门要素也都比较稳定,在此团体中,老板和个人的利益也相对地平衡一致。

相关链接 张建珍选回选曲开篇专题(视频专辑)01/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1e54b50102ysnw.html


    曲艺却不相同,没有班子,没有团体,就评弹来说,都是“个体户”。单档就是一个人,即使拼档演出,关系也很松散,上下手一分,拆成比例一定,就可上台,而且拼档并不固定,经常更换。因此,众多的评弹艺人需要一个机构来协调,沟通和联络,管理业内的事务,制定公认的行规行风。评弹界的行会组织,就是由于这样的需要而产生的,符合艺人的利益,也健全了行业的运作秩序。

    光裕社是评弹界成立最早,参加演员最多,存在时间最长,以及对评弹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由此产生的影响,都是最重要的行会组织。二百多年来,光裕社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素有“千里书声出光裕” 之美誉。其成立的时间难以确考,或说在清康熙年间,或说在嘉庆年间。也有说之详尽者,那是在清乾隆帝南巡之时,召姑苏弹词名家王周士说书,帝大悦。后随驾进京御前弹唱,并赐七品顶带。被后人誉为“御前弹唱,七品书王”之号。而后,王周士发起创建“光裕公所”,后再改称“光裕社”者。

    有文字记载的光裕社历史是从马如飞、许殿华、姚士章时开始。时已在咸丰、同治年间。光裕社有严密的章程,规定“凡弟子勿犯师长”,“以尽师生之礼,违者议罚”,同行社友,提倡礼让等。每年举办会书,促进艺术竞争,交流切磋,培植后学。此外还创办了裕才学校和其他一些公益事业,对贫困社员的生活有所帮助等。

    光裕社多方面的管理章程甚是严格,规定艺徒凡要学习评弹者,必须拜师,师傅也必须是光裕社内一员,并注册公示于众,学业有成者,方可独立,可以跑码头说书,谓之“出道”,“出道”仪式规矩隆重,定要办拜师酒,称为“出大道酒”,并交纳出道费,才有资格在光裕社购得一本《出道录》,表示永记师门规矩。以遵遗训。“出道录”就像是文凭一样,出师出道“及第”之证也。作为评弹发源之地,“出道”一词,很快被苏州老百姓接受并消化,成为了日常生活俗语而用。

    光裕社的行规,也有保守的一面,对外来艺人限制甚严,若在苏州演出,不准像模像样,高上书台,只能在平地演唱, 犹如玄妙观广场上的“书摊”,此乃歧视外地打工仔,维护地方利益的地主狭隘观念。并且,在很长时期内,不许女子说书,更不准男女同台,封建意识潜移默化,根深蒂固,超脱万难!

    即使本地艺徒,若是非“出道”而说书者,与外来艺人并无太大差异,必遭歧视,排斥,真是霸道。光裕社以为保护了“自己人”,却对艺人是不公平之举,排斥评弹艺术的多元化。

    马如飞,马调创始人。马调后已成为评弹的主要唱腔之一,节奏明快、朴实流畅。太平天国之后,马如飞主持重整光裕公所,并被推举为该公所司年。

    马如飞的父亲马春帆,当年也是弹词名家,以弹唱珍珠塔著名。仕途为重,望子成龙,不许承继说书之业。马如飞只得寒窗苦读,可惜命运不济,应秀才不第。马春帆去世之后,家贫,还是继承了父业,改行说书。求教于表兄桂秋荣,桂却居心叵测,不肯真心,无奈只得偷学揣摩,依仗学文高甚,很快超越胜蓝。

    马如飞、桂秋荣两人擂台相争,同在苏州说唱同一部珍珠塔,为期十天换场,结果,马如飞大胜,赞赏受誉,一举成名,站稳脚跟,成为大家。

    珍珠塔一书,出于明代,据说吴江同里古镇陈家牌楼,是其原型,陈家小姐陈翠娥,就是故事主人。故而,同里镇在原地恢复了一处占地面积27亩的园林:“珍珠塔园”。 但“九松亭”,“白云庵”到底在何处,实难查考。恢复园林此举,亦为商业旅游之考量,“珍珠塔园”,不过也是一座假古董尔。

    马如飞的父亲马春帆,之前已经对明代抄本有过改编。马如飞成名之后,又对珍珠塔进行了从结构到词句,多方面加工修改,使珍珠塔成为了结构严谨,词句工整,叠句层出,气势充沛的书苑珍品。细腻精致,入情入理,晰毛辨发,穷幽极微,剖析心理,清晰动人。

    珍珠塔是一部可代表苏州评弹水平的佳作。马如飞对苏州评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光裕公所评弹前辈之愿望,只为评弹事业能光前裕后,遗惠子孙尔!

---------------------------------

张建珍,江苏苏州人,弹词艺人。1992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现为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2008年江浙沪评弹金榜大赛“女状元”。
张建珍早年师从弹词名家徐慧珠,而后又拜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江文兰先生为师,擅唱”俞调”和“祁调”。
张建珍形象素美,台风端庄,气质淡雅,说表清脱,唱腔甜美,在唱腔和音色的运用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处理人物感情方面则细腻精准,深得评弹观众的喜爱。有媒体赞誉,”张建珍就是用琵琶和弦子弹出来的关于苏州声音的名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1.弹词开篇《唐寅》张建珍弹唱「苏州评弹」
书写评弹
【苏州评弹】长篇弹词《文武香球》周希明季静娟陈琰张建珍弹唱(共30回)
苏州弹词主要流派(三)
说书大家姚民哀(朱兰庵)讲述书坛秘辛
苏州评弹 弹词选曲《珍珠塔:七十二个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