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由于该蛇具有较大药用价值,常被人类捕杀,数量不断锐减。另外黑眉锦蛇现发现共有9个亚种分化。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黑眉锦蛇
  • 中文别名:眉蛇,家蛇,锦蛇,菜花蛇,黄长虫,慈鳗蛇,称星蛇,花广蛇,双线蛇,三索蛇。
  • 二名法:Elaphe taeniura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 纲:爬行纲(Reptilia)
  • 亚纲:双孔亚纲(Diapsida) 、鳞龙次亚纲(Lepidosauria)
  • 目:有鳞目(Squamata)
  • 亚目:蛇亚目(Serpentes)
  • 科:游蛇科(Megapodiidae)
  • 属:锦蛇属(Elaphe)
  • 种:黑眉锦蛇
  • 分布:辽宁﹑河北﹑山西﹑甘肃﹑西藏﹑四川﹑安徽﹑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河南﹑陕西等省(区)。
相关搜索
乌梢蛇
王蛇
赤链蛇
红点锦蛇

体态特征

正在加载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为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

黑眉锦蛇的主要明显特征是眼后又2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延伸至颈部,状如黑眉,所以有“黑眉锦蛇”之称。背面呈棕灰色或土黄色,体中段开始两侧有明显的黑色纵带直至末端为止,体后具有4条黑色纹延至尾梢。腹部灰白色,体长约1.7米以上,大者在2.3米左右。

生活习性

正在加载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善攀爬,生活在高山、平原、丘陵、草地、田园及村舍附近,也常在稻田、河边及草丛中,有时活动与农舍附近。

此蛇喜食鼠类,常因追逐老鼠出现在农户的居室内、屋檐及屋顶上,在南方素有“家蛇”之称,被人们誉为“捕鼠大王”,年捕鼠量多达150-200只。

此蛇虽是无毒蛇,但性情较为粗暴,当其受到惊扰时,即能竖起头颈,离地20-30厘米,身体呈“S”状,作随时攻击之势。

此蛇卵生,每年5月左右交配,6-7月产卵,每次产卵6-12枚。孵化期约为35-50天,但卵的孵化受温度影响很大,最长者可达2个月之久。

摄食行为

黑眉锦蛇摄食多以游荡方式觅食,经常在小动物出没的地方游动,捕食率特别高。当外界气温升至24-31℃时,其捕食旺盛,活动较频繁,也变得凶猛许多。若遇陌生人接近时便猛烈出击;若投入小白鼠时,便见它迅速做出反应,头转向小白鼠的所在方向,同时体前部昂起做进攻扑咬架势;随后快速出击,其速度之快有如离弦之箭,一般能准确扑住猎物;如小白鼠逃窜,蛇便再次伺机扑咬,直至捕住猎物。咬伤后便不再松口,并以身体进行缠绕、挤压。有时可见小白鼠的眼、鼻、口角等部位流血,直至猎物窒息死亡后它才松口,然后找寻到猎物的头部再行吞食。偶见饥饿者有时从鼠的后部开始吞食,其吞食速度视猎物的大小而定。大多情况下,吞食50克左右的小百鼠只需3-5分钟;若吞食的猎物较大,需要的时间便会延长。吞食量大于250克时,便见其将喉伸出口角外,以保证正常呼吸,约需25-40分钟才能将食物顺利吞进腹内。

分布

正在加载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和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花锦蛇 Elaphe moellendorffi | 西部异宠联盟
黎师教你识药材(四十):乌梢蛇的鉴别
亚马逊树蚺
秤星的由来
自然之美:绿眉翠鴗
斑 纹 周晓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