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痕迹的“画味” I 张辨坚油画作品赏析

张辨坚


艺术简历:

      张辨坚,著名油画家。1982年出生江西吉安。先后毕业于中国美院,汉堡美院,获博士。曾访学Anselm Kiefer工作室。代表作《一瞥系列》近年数次人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曾在德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东营美术馆,汉堡ART CHINA美术馆等收藏。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汉堡。


部分展览/参展:

2019年参加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9年 油画作品《一瞥系列之十二》入选第八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作品展并获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9年 油画作品《一瞥系列八》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区

2019年 作品《一瞥系列 六》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展区,获进京作品

2019年 作品《一瞥系列九》入选“逐梦·威海卫”2019全国风景、静物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9年 作品《一瞥系列之四》获美丽黄河口·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9年 作品入选《江南如画》全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学会主办)

2019年 参加《美术档案》全国油画名家展 

2019   '大潮涌进”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两件作品同时获优秀奖)

2018年 作品《一瞥系列之二》入选第七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8年 作品《一瞥》入选全国油画作品展并获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7年 中国南方油画家作品邀请展(浙江油画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齐鲁美术馆)

2013年    德国汉堡小副油画作品展(Loock  Galerie)

2011年 德国汉堡举办个展.(Galerie  Corone)

2009年  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春天》研究生群展

2009年 作品人选中国美术学院“世纪之星”油画作品展(最高奖)

张辨坚老师创作中

       辨坚在艺术上勤奋,刻苦和执着。他努力在自己的油画作品中探索将传统的写实手法如何与现当代风格切合,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            

——  白仁海教授(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自述

       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换句话说画家的作品往往离不开自身环境的影响。《一瞥系列》是近两年来我比较重要的系列作品。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内最高级别规格的大展,我没有刻意去寻求题材,而是延续了平时的创作思路,这个系列作品有两张参加了这次全国美展。一张在综合绘画展区(进京作品),另一张在油画展区。 

       作品《一瞥系列》的思路形成其实也是生活中突然被某个瞬间触动到,自身文人的角色,身边的朋友也大多是同样的境遇,趋同的品味取向。画的是朋友,其实画的亦是自身。古有文人名士的各式雅集,他们阅历丰富,博学多才,今亦有才华横溢的先生、才俊。吾时常梦游古境,现实中亦穿梭文人道场,不断得到点化,不断受到熏陶。清代书画大家恽南田说,群必求同,一个群体必然有同。我也一样,在这个群体里得到广泛滋养。油画本为舶来艺术,从汉堡留学归国后,我深感西方油画体系与中国油画体系异同。我愈加学习传统,进而反思自己。吴冠中等先辈已然在中西油画的融合之路上硕果累累,而如今中国的油画一片繁荣,处在最好的时代,如何进一步把中国油画推向新的高度必是我们这一代人穷其一生的追求。作为画家个体,博大精深的历代文化精粹无疑是我的营养,没有先辈传统文化底蕴和滋养,创作之源必将枯竭。

      从绘画方式上讲,我习惯于调动感性的积极性。《一瞥系列》首先在布局上显示了强烈的俯瞰视角,营造一种不刻意的瞬间,在草图上反复调整观看角度,敏感的神经系统在被触的那一刹那,画家的身体也随之进入了布局。这亦是创作成败的前提。另外,在画画这件事情上,我具有双重性格。我既吸吮着传统先辈们的营养,迷恋学院教会我的直接面对对象写实的先验,又割舍不下当代绘画新的构建秩序所引发的哲学式思考。很显然,信息爆炸,图像泛滥的时代,我失去了安全感,眼帘终究疲劳。于是躲进了工作室,本能地将中国画家骨子里的文化,直接“书写性”宣泄无遗。画家个体的品位取向各有不同。我习惯以厚堆颜料和有力的笔触来表述画面内容。通过源于自然的图像心里处理、视觉角度把控画面的韵律呈现,提升自身的学术认知跟进体验,用激情的猪鬃毛刷,刮刀分割着自然、人性、社会等的关联……讲述着“看”到的价值。关于《一瞥系列》的创作方法论,我采用的是直接画法。弗洛伊德对国内油画家的深远影响,单刀直入的方式,恰好符合中国传统的“书写性”(书法)。我时常做个厚底于画布,底色未干之前再画局部,这样方便用笔流畅,颜色交融自然,直接呈现绘画痕迹于观众。强调“画味”。在观看方式上先要看到自己心里的“物像”,继而“写”在画布上,我津津乐道于画布上偶遇的惊喜,“写” 的过程犹如中国文字书写,写的痕迹极具“画味”。
      西学东渐,西画东迁,许江老师认为真正让国人焦心的是如何坚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根源性的体用关系。创作过程中无疑会是困难重重的,既要有对油画来自西方身份的警觉性(纯正油画味),又要在内心深处立足东方。作为画家个体,唯有理性地吸纳与钻研西方油画的纯正并且立足自身的境遇,学习民族精髓,对话当代境遇,方可不断突破自己。  80后的一代画家,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年轻人, 已渐次步入成熟。在新的时代,我反思身为画家如何就当今社会的发展进行艺术表述,以回馈社会。 国外的学院学习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国内外师友们的创作方法论也深深地影响着我,赵无极,尤恩等先辈的中国讲学故事也激发我重新寻找绘画的可能,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实践无疑也打开了我的国际视野,我感谢这个时代对画家的重视与关注,同时又警示自己勿忘初心,凭着对油画这门艺术的热爱,努力学习老一代画家倡导的油画本体语言,在创作道路上勇攀高峰。

作品赏析


   

2019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展,获进京作品

《一瞥系列之六》

布面油画

170x180cm

2019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展

《一瞥系列之八》

布面油画

170x180cm

2019

获美丽黄河口·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奖(最高奖)

《一瞥系列之四》

布面油画

90x180cm

2020

《蔬菜小品系列08》

布面油画

60x80cm

2019

《有鱼的静物》

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17

《发酵系列二》

布面油画

120x50cm

2017

《发酵系列三》

布面油画

70x50cm

2017

《有藕的静物》

布面油画

120x80cm


2016

《沿坑岭》

布面油画

80x60cm

2016

沿坑岭之二

油画

30x25cm

2016

《生物链8》

布面油画

80x50cm 

2016

《孤村》

布面油画

30x25c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占峰油画作品展
花如梦——李猛油画作品
重拾的风景|画家王晓龙2022油画作品欣赏
【全国艺术名家作品展】陈齐堃绘画作品展
润物无声——李猛线上油画研修群半年作品展(上)
【九零创作画社】社员个人集——刘贤晖作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