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俗】在潭西,我们这样过清明节...


潭西·民俗

  
故乡的清明
潭西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潭西.清明


        潭西人的清明节,是从春分开始的。春分一到,潭西人就开始陆陆续续上山扫墓,祭拜先人。

 无需任何文字说明,下面这张照片,注定要勾起几代潭西人的儿时记忆。

                          






潭西人将扫墓称为“过钱”、“过纸”,或者“过祖”。

  扫墓前,须将先人坟墓周围的杂草锄去。


  接下来,开始“顺碑“(即用毛笔蘸上红色油漆将墓碑上的碑文刷新一遍)

“顺碑”过程中,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往先人坟顶和墓身上撒“过钱纸”(纸钱)。


一些调皮的小孩子,还喜欢穿行于先人坟墓周围的树林里,将五色的“过钱纸”挂在周围灌木丛的枝桠上。


一切就绪后,就开始在墓前的祭台上摆放各种各样的祭品。祭品一般须有五牲(往往是一只全鸡、一块鱿鱼干或者一条咸鱼、一块猪肝、、一块五花肉、一根腐竹)、茶酒、“假发仔”等等。

摆放完祭品,开始点燃香烛祭拜先人了。


等烧过两三炷香之后,就可以献锭(给先人烧银锭、纸鞋帽等)了。

“献锭”完毕,鸣炮。鸣炮毕,就可以回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在这个被称鬼节的中元节里,小心总没错!
【民俗】重阳节,潭西人这样过...
潮汕清明节俗的文化透视及其引发的若干思考
新会民俗探秘|七月烧衣与中元节
中元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俗丨中西鬼节巧撞车,当万圣节遇上寒衣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