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十七卷常人与大家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

 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

[述论]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之旅遇有坎坷,遭到不测,甚至飞来横祸,亦当是常事常理,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些意外变故。所幸的是“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何也?“心动于警励也”。为什么正常人突遭祸患可警励于心,再决其兴呢?根本在于,人们存不息于心的进取之志。甚至不少人“因祸得福”。生活的坎坷,人生的磨难,意外的打击,能促使人更加奋发进取,迎难而上。

  一方面,挫折的刺激使其“励”于心,促使他更加努力,也即“愈挫愈奋”;另一方面,又使其“警”于行,促使他更加谨慎,选用合适的方法,取得更大的成就。宫刑之辱,使司马迁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亡国灭族之灾,使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

   高位截瘫之难,使张海迪奋然与命运抗争,研习文学,苦读外语,专研医道,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成为时代的楷模……古者今人不一而足。即使那些“经不起打击,一蹶不振”的人,也决不是再无兴起的可能。实际上,只要内外条件一旦成熟,他也必然重新振作。可见人的进取精神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日月星辰运行,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但是,为什么“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家庭、一团体、一国家日趋衰微,逐渐败亡,的确是难以挽起的。究其原因,虽然极为深刻复杂,但“势成于因循”却是最根本的。势成于因循,就是说在大家都感到十分安全的情况下,对日益积累的各种弊端、陈规陋俗,熟视无睹,对已发生的危机视而不见,对行将走向灭亡,亦无所警察。及至家将败、国将亡,才思兴利除弊,企图逃脱厄运,但却已为时太晚了。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俭,与其他亡国之君相比,不可谓没有头脑,不可谓不奋发图兴。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王朝至此,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民怨沸起,内乱外侵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纵使他崇祯力行挽起,亦回天无力,劫数难逃了。

  集体安全意识,最易使人形成“天塌下来有人顶,别人能过我也能”的消极思想。众人皆墨守成规,承袭陋习,不思改革,如此循环往复,在无忧无虑、安乐详和中走向死亡,其真乃可悲可叹。

  当今之人,特别是领导者,得应常警励于心,树立忧患意识,警种长呜。莫待船到江心才补漏,应常审社会之弊,常察国家之危,不妨跳出“三界之外”,静观“芸芸众生”。断不可人云亦云,晕晕糊糊,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见微知著,防范未然,及早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使国家社稷有常兴生机,趋道昌盛繁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的意思
感受心语(一百二十一)
鬼谷子:老实男人想成功,牢记7条金律,人生时来运转越过越顺!
每日一悟|人生最大的祸患
勤,改变命运; 善,改变人生
诸子百家10句格言,字字珠玑,终身受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